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生物研究生出路何在?

生物学霸

2301

又到一年毕业季,找工作的同学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国内生物是产业支撑的专业,很多人求职坎坷路上,有逆袭成功,也有一路溃败,不管如何,读之前要想清楚,读了也别太泄气,一个专业毁不了一个人,你学到的也可能在其他地方用得到。本文梳理了饶毅教授在北大的《生物研究生出路何在》讲座上的内容,不论现在在读或将读生物,对你都有参考意义。

你如何看现在的生物研究生?

1、现在很多生物实验室的条件太好了。国家的研究经费以每年 20% 的幅度增长,仪器设备硬件条件都到位了,但是并没有做出很好的研究工作。学院为大家提供了很多优质的学术交流资源,但研究生却没有好好去利用。

2、现在生物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太激烈了。二十年前,大学生人数不多,生物专业的更少,但相对来说职位空缺是很多的,「阿猫阿狗都能在高校谋到教职」。现在的情况是,大学生数量太多,生物专业的人更是过剩,找出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高校招聘的人数量很有限,真正在做生物研究的企业在中国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山寨版,因此对研究人才需求并不大,宏观算起来有超过六成的生物毕业生需要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如果因为导师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现在的形势,就跟不上时代了。

3、现在的同学脑袋太糊涂了。不少人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这个问题别人不能给你答案。寻找自己喜欢的,愿意一辈子去做的事,要自己去 search,不断尝试。

4、现在的同学行动太少了。学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资源,但很少人主动去联系。比如默克公司准备在北京投资十五亿美元建立研究中心,极好的机会,默克副总裁上学期来学院讲座的时候关注这件事情的研究生却非常少。请来的校友企业家安排晚餐会,善于行动的人就会过去跟人交流,建立人脉。

高校研究所现在招 PI 都看什么条件?

最重要看你工作的潜力多大,而不是你毕业的学校发表了多牛的论文。凡是用硬件招聘的人要么不懂,要么不负责任。(此处有掌声……)你发表了很牛的文章可能是因为之前恰好在一个很热门的领域,在一个正好在出好 paper 的实验室,并不代表你的科研能力有多牛。也有本科毕业于北大,博士毕业于哈佛的人找工作被拒,因为发现这个人并不真正会做研究。

现在对科研不很喜欢,也不讨厌,今后的出路该怎么办?

别人没法帮你回答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情境下需要经常想到自己的前途问题,有点紧迫感,get ready for the next step,take care of your own career。如果只是混日子,找工作的难度只会更 tough。研究生阶段不给自己打好基础,以后可能发展得很差很差。

不管以后是否做科研,都要自己去努力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有人进入了跟生物完全不搭边儿的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博士期间选择实验室和作博后找地方,是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重要,还是在那里能得到的训练重要?到底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还是跟着能力走?

前一个问题,方向和训练实际是个乘法关系,大概来说博士期间训练更重要,博后期间方向更重要。

后一个问题,需要个人根据自己情况来回答,长远来看,研究兴趣占得多一些。学会做科学一定需要看东西看得足够多足够深刻,能够提出做什么不做什么。为什么要做一个课题是很深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国内生物研究生越招越多,导师增加不多,招那么多的学生不是坑人吗?

国内现在的情况是,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实际取决于实验室能得到的研究经费,跟生物研究生的市场需求是脱节的。

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和美国的差别在哪里?怎么看 IT 行业和 BT(Bio-Tech)行业在就业方面的差别?

中国生物产业相比于美国差距非常的大。生物产业在美国早就起飞了!现在已经做得相当成熟,收益也非常高。尤其是美国的生物制药产业,一个药物的年销售额比大多数中国二线城市的年财政收入都多,而且大药厂在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巨大。但是中国的生物产业现在还非常差,一个重要原因是搞保健品的人把这个行业做坏了,钱全都投在市场营销上面,根本没有做科学研究,都是在忽悠。保健品就是因为没什么作用,才说自己什么作用都有。

IT 产业的收益模式和生物的很不一样,IT 产品的利润率很低,需求量很大,需要推陈出新做很多才能赚到钱;BT 的产品不一样,很不容易做出来,需求量也不如 IT 大,不过一旦做出来利润就非常高,主要依赖专利权赚钱。在中国不管 IT 还是 BT 主要都是山寨,IT 以量取胜对人才需求量很大,BT 不能以量取胜。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