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从化学示踪到荧光标记,科研汪的春天到了

        丁香园

        1495

        大家都知道 0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荧光蛋白的发明者,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钱永健曾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也喜欢漂亮的颜色。

        8 岁那一年,爸妈送给他一盒化学工具箱,他把不同的化学物质混合调成漂亮的紫色,这就是他的第一个实验。

        他也是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弟。这不禁让人感叹这又是一个全家都是学霸的典范。

        加州大学在钱教授的讣告上评价:钱永健教授的工作照亮了科学,在钱永健教授的诸多重要贡献中,绿色荧光蛋白(EGFP)是知名度最广的成就之一。

        在 EGFP 发明之前,科研汪们只能用同位素等化学示踪法来标记分子,而且信号收集时间极长,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差强人意。即使后来发明了 FITC、FAM 等化学荧光物质,信号强度也不是很理想。

        最典型的例子要属 AnnexinV-FITC/PE 检测细胞凋亡了。原理如下:

        从化学示踪到荧光标记,科研汪的春天到了

        Fig-1 凋亡原理图片来源:作者原创

        但 FITC 信号很弱,PE 信号过强,这样往往照成结果不准确或不够敏感。多亏有了 EGFP,他的荧光强度是 FITC 的数倍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