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丁香实验科研午间快讯(每日更新)
丁香园
4.24 丁香实验科研午间快讯(每日更新)
①Nature:摇头丸的新作用——重启大脑网络发育
MDMA的学名是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摇头丸”,这种迷幻剂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服用者大脑皮层兴奋,在没有音乐的时候,头会轻微地晃动,长期滥用极易产生依赖性,还会造成行为失控、精神病和暴力倾向。
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迷幻剂可以重新激活脑内的催产素依赖的社会奖励系统的“关键时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报告称,在服用了MDMA的成熟小鼠中,催产素触发突触中的信号传导,有助于社会学习和记忆,这一过程通常不会发生在老年动物身上。这些发现有助于开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其他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②Nature子刊:细胞核中暗藏被忽视的分子机制
许多人被迫与一种异常具有攻击性的血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作斗争,但他们的存活时间往往不超过五年。唯一的治疗方法——骨髓移植通常也不适合这些病患。现在,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报道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白血病细胞内部机制组成——剪接体(spliceosome),在其中,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IRAK4的高活性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将细胞送达引起癌症的狂乱之中。
在试验中,他们靶向IRAK4的高活性形式来阻断其在AML细胞和移植到免疫抑制小鼠中的患者AML细胞中的功能,经过治疗,白血病细胞显著减少。据多机构研究的高级研究员、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癌症和血液疾病研究所的Daniel Starczynowski博士说,这也延长了动物模型的存活率。
③华人学者发表《Nature Neuroscience》提示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基因
范德堡大学的分子生理学和生物物理系和范德堡遗传学研究所(VGI)的一组科学家,利用他们开发的独特计算“框架”,网络侦探鉴定出了104个精神分裂症高危基因。
他们的发现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支持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展性疾病的观点,并且指出这种疾病甚至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被发现和治疗。
该论文的通讯作者Bingshan Li博士、分子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副教授、VGI的研究员说:“这一框架为几个(研究)方向打开了大门。”
一个方向是确定已经批准用于其他无关疾病的药物是否可以“重新调整用途”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另一种方法是找出这些基因在大脑哪些类型细胞发育过程中是活跃的。
④陈子江教授团队发现不孕不育关键新蛋白
来自敲除Sycp2或Sycp3小鼠的精母细胞在轴向形成方面表现出严重异常,来自缺乏Sycp1、Syce1、Syce2、Syce3、Tex12和Six6os1的小鼠精母细胞出现完全的联合失败,因此缺乏完全的交叉。在这些组分中,SYCP1、SYCE1、SYCE3和SIX6OS1被认为是启动SC组装的原因,而SYCE2和TEX12则构成了异八聚体复合体,对联合延长至关重要。
因此,迄今为止,人们只知道上述这些蛋白质对SCs的正确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陈子江教授团队联合香港大学的Kui Liu教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罗孟成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李劲松研究员等同事,本月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发表了题为“SCRE serves as a unique synaptonemal complex fastener and is essential for progression of meiosis prophase I in mice”的文章,首次确认了一种新蛋白,联会复合物加固元件(synaptonemal complex reinforcing element,SCRE)是维持小鼠第一次减数分裂期间SC完整性的关键之一。
⑤Science子刊首次报道了具有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药效的FTO蛋白抑制剂
在现代社会中,以肥胖症和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综合症,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entacapone as a chemical inhibitor of FTO mediating metabolic regulation through FOXO1”的文章,采用基于蛋白结构的虚拟筛选方法,找到老药—entacapone 作为潜在的FTO抑制剂,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验证了其FTO抑制活性,并进一步发现Entacapone通过抑制FTO-FOXO1通路,有治疗肥胖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潜力。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黄牛博士,张二荃博士,以及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运桂博士。
⑥中科院学者最新文章:剪接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重要功能与机制
4月11日,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冯英组的最新研究进展“U2-related proteins CHERP and SR140 contribute to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via alternative splicing regulation”。该研究揭示了剪接蛋白CHERP和SR140通过调控NMD因子UPF3A的选择性剪接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CHERP及其结合蛋白SR140是人17S U2相关蛋白,可能具备U2 snRNP的剪接调控功能,并且CHERP被报道在一些癌症中表达异常。但CHERP和SR140是否真正作为剪接因子调控基因的选择性剪接尚无具体研究,它们是否在肿瘤发生中发挥功能也无人知晓。
在研究员冯英指导下,博士生王倩倩等人发现了CHERP和SR14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的趋势,并且基因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的病理分级以及病人的预后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研究发现,CHERP和SR140与剪接因子SRSF2共定位于核散斑,并且能够相互依赖调控彼此的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