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嘻之:国外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生物学霸
951
浏览英国卫报网站时,我看到该网站征集博士生照片,原汁原味向公众展示博士生平常过的都是咋样的日子。从网友上传的两百多张照片及其说明看,国外博士生的日子真是不咋的,一点不比国内滋润。奇怪的是,居然没有一张有图有真相抱怨环境太差、工资太低、老板太抠、奖励不公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说,美国人选择读博士,那是因为他们往往是真正喜欢 Research。喜欢就不会抱怨读博士的清苦,因为清苦是做 Research 的本来状态。反观国内读研读博士的,大多为生活所迫,想要的只是一个 degree。为着一个 degree 去做自己并不喜欢的 Research,不痛苦,不呐喊,不起义,那才叫奇怪。
中国人读博士太痛苦,与评也有很大关系,可以说评是万恶之源。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评呢?因为不评怎么知道谁教得好、谁学得好、谁牛 B、谁差劲、谁是祖国的未来呢?而老外上学据说是不准把学生拉出来遛、看他是骡子还是马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像个人存款一样,是个人隐私,学校和老师不敢把成绩对外公开,甚至不能告诉学生的家长。
老外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很可能缺乏为祖国而学习的远大志向,而把学习变成了一种个人行为。对很多境界还有待提高的童鞋们来说,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或集体而学习,动力和感受往往有天壤之别。这从农村过去的生产队体制可见一斑。评多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越来越雪亮了,而 Research 到底是需要眼睛还是脑袋呢?
既然选择或被逼无奈做某件事情,就要尽量对其他事情无所谓,这样可能会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看图看真相,看看国外的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读博士痛苦吗?如果痛苦,为什么女生选择读博士的越来越多,而且一个个笑得如此灿烂?令人诧异的是,国外女博士比男博士更甘于做最苦逼的科研,例如,在越危险、越偏僻、越冷清的地方,越有女博士。

一边读博士一边做妈妈,携祖国未来同甘共苦,乃人生之幸事也。左上:这是俺的第二个宝宝,俺一边赶一篇会议论文,一边用脚趾挂个玩物逗宝宝,这叫手脚并用。右上:俺的两个宝宝时常把俺的斗室变成一个野炊场所。左下:妈妈写论文,宝宝搞创作。右下:读博士,后继有人。

读博士,意味着永远有读不完的书、看不尽的文献。发霉、腐烂的文献只有读博士的人才会冒着健康乃至生命危险去翻去读。因为导师说,里面说不定有新发现。

每天陪着博士生的,除了文献,只有阿狗,阿猫,和不明飞行物。夜深人静时,偶尔,一些神秘动物察看你的电脑——定是狐狸精!书中自有… …

吃好,喝好,睡好,玩好,自我安慰好,才能脑袋瓜子好… …

不曾「好想有个家」,只想除了放书、放文献,还有一个能写字的地方。

对博士生来说,宿舍其实本来就是多余的。所以,吵一点,挤一点,破一点,哪怕天(花板)塌下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袁隆平说,书本、电脑种不出水稻。所以不下田的学生他不培养。科研成果来自哪里?来自实验室、天空、海洋、农田、荒山野岭、冰天雪地……

论文,论文,最伤脑筋的是论文。

博得拼命,玩得疯狂。

开始写大论文了,专心做事情,我想我一定可以。

导师这么大年纪了还对科学如此有激情和斗志,科学里面定有养生秘笈和无穷乐趣。

读博士,我们走上了国际舞台,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真正的博士拥有一双真正的翅膀。快来读博士呀。
本文经作者文双春授权转载,来源:科学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