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料。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薄革质,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波状,具短柄;托叶宽三角形,聚伞花序数个簇生于叶腋;花白色,芳香。浆果椭圆形,长12~16毫米。原产热带非洲。我国华南、西南有引种。种子含咖啡碱,炒熟磨粉制成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消费量比茶叶多4倍,比可可多3倍,居三大饮料的首位;咖啡碱在医药上为镇痉剂和兴奋剂。我国引种的咖啡有大粒种、中粒种和小粒种,其中以小粒种品质最佳。 ...
猕猴桃科。又称中华猕猴桃。木质大藤本,幼枝、叶柄密生灰棕色柔毛;枝髓大,白色,片状。叶互生,圆形至倒卵形,边缘有刺毛状齿,下面密生灰棕色星状绒毛。夏季开花,聚伞花序;花白色,花被分数,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合生,子房上位,中轴胎座。浆果长圆形,长2.5~5厘米,密生棕色长毛,8~9月成熟。广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为著名果品,果味甜,含多种维生素和糖类,可食、制果酱或酿酒;茎皮和髓可造纸;花可提取 ...
蔷薇科。落叶灌木,高约2米,茎有皮刺和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2~5厘米,边缘有钝锯齿,表面有皱;托叶连生叶柄。6~7月开花,花通常单生,花梗有绒毛和腺;花玫瑰紫色,少数白色,芳香,直径6~8厘米;萼片5裂;花冠重瓣;雄蕊多数;心皮多数,离生,生壶形萼筒内。蔷薇果扁球形,直径2~2.5厘米,红色。原产我国北部辽宁南部海岸和海岛、吉林珲春、山东烟台等地。野生 ...
锦葵科,棉属植物的通称。一年生草本或木本。叶互生,单叶,宽卵形,掌状3~5裂;具叶柄;托叶早落。花单生,副萼3片,叶状;萼杯状,5齿裂;花瓣5,回旋状排列,白色或淡黄色,后变淡红或紫色;雄蕊多数,花丝合生成单体雄蕊;心皮3~5,合生,子房3~5室。蒴果(棉铃)卵形,长3.5~5厘米,种子表皮形成长棉毛和灰白色纤毛。约20种,分布于热带。我国引种栽培数种。主要有陆地棉、草棉、树棉、海岛棉、巴西木 ...
又名光果木鳖。葫芦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根肥大,块状。卷须分枝。叶互生,卵形或卵状心形,边缘微波状,有小齿。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总状,花黄色,雄蕊5,两两基部结合,1枚分离,花药S形折曲;雌花单生或2~5集生总梗顶端,子房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绒毛,柱头3。瓠果球形或长圆形,长6~11厘米,径4~8厘米,被黄褐色茸毛,果皮较薄,干后易脆;种子多数,淡黄色。产于广西、贵州、湖南南部、广东和江西。以 ...
又名菱角、芰。菱科,菱属植物的通称。一年生浮水生草本。叶二型,浮水叶菱形,叶柄膨大形成浮囊;沉水叶羽状细裂。花两性,白色,单生于叶腋,花萼4裂;花瓣4;雄蕊4;子房下位,2室。坚果,革质,萼片发育成菱的硬角,具2角或4角。全世界约30种,广布于欧亚温带。我国约5种,常见的有菱、乌菱、四角菱、细果野菱等。果实富含淀粉,供食用或酿酒,亦可入药,有强壮解热功效。 ...
指昼夜周期中能诱导植物开花所需的最低或最高的极限日照长度。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等于或长于临界日长时,能诱导开花或促进开花的植物。如菠菜为13小时,天仙子为11.5小时。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等于或短于临界日长时,能诱导开花或促进开花的植物。如苍耳为15.5小时,烟草为14小时,一品红为12.5小时。故长日或 ...
蔷薇科。落叶乔木。叶互生,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有圆钝锯齿;叶柄长1.5~3厘米。伞房花序有花3~7朵,花梗长1~2.5厘米;花白色或带粉红色,直径3~4厘米;萼5裂;花瓣5;雄蕊多数;心皮5,合生,花柱5,下部合生,子房下位,5室。梨果扁球形,两端凹陷,萼裂片宿存。原产欧洲及亚洲中部,即所谓西洋苹果。1870年前后,由美国输入西洋苹果苗木至山东烟台,所以我国苹果以辽东半 ...
十字花科。 二年生草本,高7~40厘米。基生叶有柄呈莲座状,叶片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披针形或线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片,白色,匙形。长角果线形,长1~1.5厘米。花期3~5月。我国内蒙、新疆、陕西、甘肃、西藏、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拟南芥的优点是植株小(1平方厘米可种植好几棵)、每代时间短(从发芽到开花不超过6周)、结子多(每棵植物可产很多粒种子)、生活力强 ...
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草本,具分泌腔,常含芳香油,其成分以香豆精为主。叶互生,通常为复叶,稀为单叶;叶柄基部膨大,常成叶鞘。通常为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伞形花序基部有总苞片;小伞形花序基部有小总苞片;花小,通常两性;花萼与子房贴生,萼齿5或无;花瓣5,顶端钝圆有内折的小舌片;雄蕊5;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1个胚珠,顶端有短圆锥状花柱基,花柱2,直立或外曲。双悬果,成熟开裂悬于2心皮柄上,分生果 ...
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与生长素类似生理效应的有机物。有效成分为α-NAA,分子式C12H10O2,白色结晶,不溶于水,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其钠盐溶于水,效应与NAA相同,但应用浓度较高。生产容易,活性强,为农业及园艺上使用最广泛的人工合成生长素之一。它可以促进发芽、单性结实及花芽形成(波罗),抑制器官脱落以及刺激插枝生根等。由于生根量少且较粗,故宜与吲哚丁酸(刺激插枝生根数目多且较细)共用。 ...
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如2,4-D、萘乙酸、矮壮素、马来酰肼(中国商品名青鲜素)、乙烯利等等。因植物种类和器官的不同,以及用药种类及用量,可产生促进、抑制、甚至杀死植物等多方面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农林业生产,如加速插枝生根,促进或抑制生长,防止作物倒伏,促进或抑制种子、块根、块茎等发芽,诱导开花,防止或促进落花落果,形成无子果实,果实催熟和杀死杂草等。 ...
指具有诱导茎中细胞伸长生长能力的有机化合物,是最先被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科学家们将其提纯并鉴定为吲哚-3-乙酸(缩写为IAA),分子式为C10H9O2N,分子量175.18,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植物体内除含有IAA外,还有吲哚乙腈、4-氯吲哚乙酸以及非吲哚类生长素(如苯乙酸)存在,因此常称为生长素类。尽管如此,在植物体内最广泛存在的生长素还是IAA。IAA ...
在热带雨林区域中,有些地方由于受强烈季风影响,出现旱季、雨季交替的情况,因此产生热带季雨林。印度、缅甸中部和西双版纳地区都有这种雨林。和热带雨林相比,其群落高度较低,物种也较少,旱季时多数乔木落叶,季相明显,藤本和附生植物较少。 ...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乔木、灌木或藤本,稀为草本,常具乳汁,有时具刺。单叶、互生、稀为对生;托叶2,早落。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珠,无花瓣;花序各式;雄花萼片4,雄蕊4;雌花萼片2~4,心皮2,合生,子房上位,1室,含1胚珠。果为瘦果或小核果,萼片在果时常肉质肥厚,或形成聚花果(如桑)。约60属,1400种,主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18属,约150种,自西南、华南至东北广布。榕属 ...
最初是从羊和猪的下丘脑提取液中分离和鉴定的一种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RIH),于1973年人工合成。最初鉴定并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是由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肽SS-14,分子顺序为: H—丙—甘—半胱—赖—天冬酰—苯丙—苯丙—色—赖—苏—苯丙—苏—丝—半胱—OH 1980年,从猪小肠和牛下丘脑中分离出一种含28个氨基酸的生长抑素(S-28),其C端含SS-14的完整顺序,N-端有另外14 ...
指那些对植物茎端亚顶端分生细胞或初生分生细胞的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的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它对叶、花和果实的形成没有影响。因此,被处理的植物主要表现为茎的节间缩短,其他方面均正常。如B9(二甲胺基琥珀酰胺酸),矮壮素,AMO-1618([2-异丙基-4(三甲基氯化铵)-5-甲基]苯基呱啶羧酸酯),多效唑(2RS,3RS)-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戊醇-3,英文通用 ...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根状茎(芦头)短,上有茎痕(芦碗)和芽苞。茎单一,直立,高40~60厘米。掌状复叶,2~6枚轮生茎顶,依年龄而异,一年生有3小叶1枚,二年生有5小叶1~2枚,三年生有5小叶2~3枚,四年生有3~4枚,5年生以上是4~5枚,最多6枚;小叶3~5,中央1枚最大,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细锯齿,最外一对小叶最小。伞形花序单生;花小,淡黄绿色;萼齿5;花瓣 ...
用人为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天然种子相类似的结构。它包括:(1)体细胞胚。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诱导生成的胚状体,类似于天然种子的胚(合子胚),具有胚根和胚芽的双极性,由它可发育出完全的个体。(2)人工种皮。包裹在人工种子最外层的胶质化合物薄膜。它既可保证种子内水分和营养免于丧失,又能保证良好通气和防止外部机械冲击的压力。(3)人工胚乳。为体细胞胚进一步发育提供的各种必需营养物质。目前采用较多的是 ...
以乔木为主体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林冠能削弱阳光和风雨对林下的影响,形成林内特殊的环境条件,故占优势的乔木对林内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类型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群落分层明显,一般分为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等层次。阔叶林的林冠可分为2~3层,热带雨林的林冠多达4~5层,针叶林的垂直结构较简单。决定森林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降水、地形和土壤。不同气候地带常有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纬度地带多有落叶阔叶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