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 汪福洲 景亮 南京210009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作为一种多能细胞调节蛋白,是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新型分子”。尽管最初因MIF能够抑制豚鼠巨噬细胞随机移动而得名,但随着MIF在机体生命活动中一系列生理及病理生理作用的相继确认,已激起了对其在体内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重要调节作用的高度关注。现今认为,MIF是集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和酶特性于一身的多效能蛋白 ...
1)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PBMC) 1.抽取正常人静脉血加到肝素抗凝管中,加等量含5~10IU/ml肝素的无血清缓冲液悬浮细胞。将细胞悬液小心加在与血液等量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室温中,水平离心500×g 20分钟。此时离心管中形成5层:最上面是血浆,血浆层和淋巴细胞分离液之间是PBMC,淋巴细胞分离液层和最下面的红细胞层之间是粒细胞层,又成为棕黃层。 2.吸去最上层的血浆,收集血浆层和淋巴细 ...
1)研究细胞因子mRNA的方法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mRNA在T细胞中只短暂存在,其存在的量与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量也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mRNA的量可以反映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 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试验主要有: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Northern印迹杂交、斑点杂交、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 2)研究细胞因子的免疫检测法 免疫检测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检测法、酶免疫测 ...
摘要 脂多糖(LPS)通过与膜受体CD14作用将信号从胞外传到胞核而刺激多种细胞合成和释放TNF-α、IL-1和IL-6等生物活性物质而表现复杂的生物学活性,但其详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对LPS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内毒素;信号传导;内毒素结合蛋白;蛋白酪氨酸激酶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份,其化学本质为脂多糖,为细菌死亡或活 ...
1)原位缺口翻译检测裂解的DNA片段1.取106经促调亡物质处理的细胞,用1% BSA-PBS洗涤细胞后加入0.1ml FITC标记的抗CD4或抗CD8单克隆抗体,4℃ 20分钟。用1% BSA-PBS洗涤细胞。置冰上。2.加入0.1ml 1%多聚甲醛,置冰上5分钟,加入60%(v/v)甲醇溶液,轻轻悬浮细胞,4℃固定细胞15分钟。4℃离心500×g 10分钟,去上清液。3.加入0.1ml 0.1 ...
1)用玫瑰花结形成试验分离E+细胞1.制备AET-绵羊红细胞1)在刻度离心管中,用无菌的含5%小牛血清的Hanks液洗涤绵羊红细胞3次,每次离心500×g 10分钟。2)吸净上清液,测量红细胞比容。轻击试管分散红细胞,加入4倍红细胞比容量、新鲜制备的AET溶液,混匀。室温中反应30分钟。3)用无菌的含5%小牛血清的Hanks液洗涤AET-绵羊红细胞5次,每次离心500×g,10分钟。用含10%小牛 ...
1.细胞以1.5×105/ml细胞数接种于直径35ml培养皿中(内放置一盖玻片),培养1天,用含0.4% FCS培养液同步化3天,使绝大多数细胞处于G0期。 2.终止细胞培养前,加入BrdU(终浓度为30μg/L),37℃,孵育40min。 3.弃培养液,玻片用PBS洗涤3次。 4.甲醇/醋酸固定10min。 5.经固定的玻片空气干燥,0.3%H2O2-甲醇30min灭活内源性氧化酶。 6.5%正 ...
1.用细胞培养液等量混合效应细胞和靶细胞,30℃水浴10分钟。室温中250×g离心5分钟,去上清液。同量靶细胞不加效应细胞同样处理作为对照。 2.用少量细胞培养液轻轻悬浮细胞,吸管上下吹打5~6次。这一分散细胞的步骤关系到试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应当设法保持技术的一致性。取少许细胞悬液,稀释后直接在显微镜下计数效应细胞和靶细胞的结合率,即平均每100各淋巴细胞中结合了靶细胞的效应细胞的数目。 3.其 ...
1)从小鼠、豚鼠或家兔腹腔中分离巨噬细胞 1.取6周左右的小鼠(或600克左右的豚鼠,或3公斤左右的家兔),剃去腹部的毛并消毒。腹腔注射1ml(豚鼠20ml,家兔200ml)无菌的液体石蜡或巯基乙酸肉汤或4%淀粉肉汤。3~4天以后收集腹腔细胞。 2.如要收集腹腔静置巨噬细胞,不注射刺激物,直接从这一步开始。放血处死动物,以减少腹腔中的红细胞。消毒腹部,沿腹中线注入3~4ml(豚鼠20~40ml,家 ...
1.体外细胞培养结束后,去培养液,加入11%的戊二醛固定,置于振荡器上摇20min。 2.固定细胞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戊二醛液洗净。 3.置空气或烘箱37℃彻底干燥。 4.加入0.1%的结晶紫液对细胞染色,振摇30min。 5.用蒸馏水洗涤,至多余的结晶紫液冲洗干净。 6.置空气或37℃烘箱中彻底干燥。 7.加入10%的乙酸对细胞吸收的结晶紫进行提取。 8.1h后在酶标仪上测定光吸收度,波长595nm ...
1.血液制备:柠檬酸(Citric Acide)或肝素抗凝取血1~2ml,分装入管中,每管0.5ml全血,置于4℃冰箱中30分钟。 2.EBV病毒转化: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0.5ml全血,在37℃水中迅速解冻。 3.将解冻细胞与10ml不含血清的RPMI 1640混合,2500 rpm离心2分钟,弃上清,用含20%的胎牛血清、青、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RPMI 1640生长培养基重悬细胞。 4.加入0. ...
1.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细胞,去培养液。用0.01mol/L PBS洗涤1次(如为悬浮细胞则用离心洗涤)。 2.去洗涤液后加入磷酸酶底物100μl/孔。 3.37℃,孵育1~4h。 4.加入0.1mol/L氢氧化钠10μl/孔。 5.在多孔酶标仪上405nm处测光吸收度,将细胞培养板其中不含细胞,同样处理过的一孔作为空白对照,所测的每孔光吸收度可间接反应每孔中的细胞数。如在同样条件下作一细胞数的 ...
该方法适用于新鲜和冷冻标本 1.将组织(10-20mm)切成1-2mm的碎片,用缓冲液或培养液浸湿。 2.用1ml缓冲液或培养液预洗Medicon 二遍。 3.将组织和1ml缓冲液或培养液放入到Medicon中,盖上盖子,将Medicon 插入到Medimachine中。 4.降解组织。降解组织的时间长短依赖于组织类型。(参见降解时间表)。 5.用注射器通过 Medicon上的注射器接口将上清吸 ...
线粒体膜电位(MMP):使用几种染料中的其中一种就可以检测到细胞在凋亡过程中MMP的降低,如双氰基-双己氧基羰基靛蓝,它能够隐藏在活细胞的线粒体内。当MMP体系崩溃时,细胞的荧光就会减少。 磷脂酰丝氨酸(PS)在细胞表面的分布情况: PS一般分布在质膜的内侧上。在细胞凋亡过程中,PS残余物会曝露在细胞表面。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复合蛋白钙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V与PS结合来进行检测。所使用的细胞必须是未经修 ...
1.保存血清最好的办法? 我们建议血清应保存在-5℃至-20℃。若你一次无法用完一瓶,建议您无菌分装血清至恰当的灭菌容器内,再放回冷冻。 2.如何解冻血清才不会使产品质量受损? 我们建议您将血清从冷冻箱中取出后,先置于2-8℃冰箱中使之溶解,然后在室温下使之全溶。但必须注意的是,溶解过程中必须规则地摇晃均匀。 3.血清解冻后发现有絮状沉淀物出现,该如何处理? 血清中沉淀物的出现有许多原因 ...
1.培养液准备:取15ml培养瓶数个,每瓶内分别充入5ml培养液(pH 7.2),内含:1640培养液(含10%~15%小牛血清),PHA 0.1ml,青霉素100单位和链霉素100微克/毫升 培养液 2.抽血针管准备:取2~5ml针管一支,在消毒后的无菌操作台或无菌操作箱中安装好注射器,无菌抽肝素(100 U/ml BBS)少许湿润针管,如动作迅速不用肝素亦可。 3.采血:用棉签75%酒精给患者 ...
Ⅰ、样品准备 准备以下一种或几种样品A、组织单细胞悬浮液(如淋巴腺、脾、骨髓、胎盘细胞)B、组织培养细胞C、Ficoll-hypaque分离的单核细胞Ⅱ、反应体系-DNA低渗缓冲液柠檬酸三钠 0.25gTriton-X 100 0.75mlPropidium iodide 0.025g核糖核酸酶 0.005g蒸馏水 250ml我 ...
直接培养法:(适于培养含纤维少的软组织)1.在含有少量培养液或Hanks液的容器中,用锋利刀片将组织反复切割成碎块。2.把组织碎块连同液体注入离心管中,再补加少许培养液,用吸管吹打片刻,置试管架3~5分钟。吸除上层液可排除非乳腺细胞部分。重复2~3次。3.末次处理结束后,向沉降管中再补加培养液,用吸管稍吹打,使沉降物重悬。不待细胞团块下降立即通过3~4层无菌纱布滤入另管中。4.调整好适宜密度,接种 ...
1)染色体显带 显Q带法 1. 漂洗:取经过干热预处理或已老化的染色体标本,置于pH6.0缓冲液中浸5~10分钟。 2. 染色:浸入pH6.0的GM或QD染液中5~10分钟。 3. 漂洗:浸入新鲜pH6.0缓冲液中漂洗两次,每次5分钟。 4. 观察:向标本染色体面滴1~2滴新鲜缓冲液,覆以盖片(避免出气泡),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显G带法 胰酶-Giemsa混合显带法 1.预处理:取中期染色体标 ...
1)尼龙毛柱的制备 1.取直接3D,长度约10cm的尼龙毛,用0.2mol/L HCl浸泡处理过夜。用双蒸水洗净HCl,置37℃烘干备用。 2.称取50mg尼龙毛,均匀分散,置Hanks液中浸泡。取1ml注射器,出口接塑料管并夹住。将尼龙毛均匀填塞入注射器中,排净空气,柱高约5~6cm。此柱可分离约2×107细胞。将柱置-20℃可保存2~3个月。 2)分离细胞 1.取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用细胞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