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数据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322)古希腊哲学家,后世动物学的奠基人。出生于希腊马其顿殖民城市斯塔吉亚(Stagirus)。其父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通过口传,他继承了父亲的医学知识。公元前367年(17岁)他被送往雅典的柏拉图学园,成为柏拉图最好的学生。公元前347年,他离开雅典,周游小亚细亚及希腊各地。在这期间他巩固了自己的形而上学、自然学和逻辑学基础,同时还积极研究生物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居维叶和性状相关

居维叶认为某些生理系统是如此重要以致能控制所有其它性状的组成。这是一个新的概念突破。居维叶以前的分类学家着眼于整体,似乎每个性状都独立于其他性状而且似乎具有不同性状的有机体,就有不同的本质。布丰首先不同意这种观点。一个有机体并不像林奈学派著作中所说的那样是性状的随意凑合物,性状的组成是由它们之间的“相关”决定的。居维叶将布丰的这种相当广泛的观念引申为具体的原则:部分(器官)相关。有机体的各个部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阿丹森和多重性状的应用

单一性状的逻辑分类法被否定了之后又引出了新问题。如果依据多个性状来划分类别,那么应当用多少性状?应不应当优先选用某些性状?阿丹森是相当系统地探究了这些问题的第一位植物学家。为了弄清楚性状的选择对分类会产生什么影响。阿丹森通过试验将植物依据其特殊性状(例如花冠形状,种籽位置,有刺)分成65个人为类别。根据试验结果他认为依据单一性状或者仅仅两个性状联合起来不可能得到满意的自然分类系统。由于阿丹森计算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我国清代医学家。又名全任,字勋臣,生于直隶(今河北省)玉田县鸦洪桥河东村。20岁左右就开始学医,开设药铺“知一堂”。他主要活动于滦州(今河北省唐山市)、奉天(今沈阳)等地。他在行医过程中,十分重视人体解剖的结构和器官的功能,认为了解人体脏腑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医疗非常重要,提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他发现古书关于人体的记载存在许多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吴其浚

  吴其浚(1789~1847)字瀹斋、号雩娄农,清代著名植物、药物学家,河南固始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曾任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福建、山西等省学政、巡抚及总督等职。吴其浚一生热爱植物、留意观察植物,大量收集植物标本,精心绘图,倾毕生精力著《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两部著作,但未最后完成,由陆应谷在他去世两年后刊出。《长编》22卷,著录植物838种。《图考》38卷,收植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希波克拉底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生于希腊柯斯(Cos)岛。从事动物解剖并推论到人体,虽有不少错误,但多数是科学的。把人体看作是个整体,强调预防和卫生,对病实施整体疗法。认为人体存在着4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如果这些体液的正常水准不能保持,就会生病,并认为人的“气质”取决于何种体液占优势。据此,把人体气质分为多血质(活泼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冯梅林

冯梅林(Baron Joseph Von Mering1849-1908)德国内科医生,闵可夫斯基(Oscar Minkowsk1858~1931),出生于俄国的内科医学、病理学家。1889年在斯特拉斯堡研究胰脏在消化过程中的功能时,用手术切除了一个狗的胰脏。过后,一个实验助手发现这只狗的尿招来了成群的苍蝇。他将些事报告给了闵可夫斯基,经分析尿后发现其中有糖。正是这一发现,使我们认识了糖尿病和后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里基特

里基特(Charles Ricet)法国生理学家,在用实验动物试验海葵触手提取物,以测定其毒素剂量时,突然发现,与第一次相隔一段时间第二次的微小剂量常使动物迅速死亡。起先他对此大为震惊,简直不能相信这是他自己做出来的结果。确实,他说过,他发现诱导敏感作用或称过敏性完全是不知不觉的,他原来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种过敏感现象的的另一表现是由戴尔(Henry Dale)发现的。他在豚鼠的几条不随意肌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洛伊

洛伊(Otto Loewi),格次茨大学药物学教授。1921年,他以创造性的思维,仅采用简单的动物实验方法,就发现了副交感神经的神经介质为乙酰胆硷。“次日他走进实验室,以生物学历史上少有的利落、简单、肯定的实验证明了神经冲动的化学媒介作用。他准备了两只蛙心,用盐水使其保持跳动。他刺激一只蛙心的迷走神经,使其停止跳动。然后他把浸泡过这只蛙心的盐水取出来浸泡第二只蛙心。洛伊满意地看到:盐水对第二只蛙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亚里斯多德与分类学

分类学的历史要从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开始写起。虽然在他以前人们对动植物已知道得不少,但流传下来的早期著作中根本没有分类的知识。就实际知识而言,亚里斯多德显然把他从前人所能得到的(很可能绝大多数是从希波克拉底学派得到的)都写进了他的著作中。但是亚里斯多德对某些海洋动物的细节描写得如此逼真,这就表明这些知识都是第一手的,至少也是他亲自从渔民或“民间”来源得到的。一般认为他在勒斯波斯岛居住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瑞与悌宇列弗

瑞(John Ray,1627-1705)当然远不只是一位植物学家。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动物学论著的共同编著者之一,而且撰写过自然神学的重要著作。但是他又是一个讲究实际的英国人,他的主要目的是编写一本能够无懈可击不容争辩地鉴定植物的书。因此他特别重视物种的本质。在他的《植物史》中涉及到18,655植物种并为物种(阶元)下过定义,此后150年大都采用了这定义。在早期的植物学家中他几乎是唯一未受过医学教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林奈以前的动物学家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复苏时,动物分类与植物分类比较起来处于相当领先的地位。虽然显花植物在它们的结构上都很相近,但在动物中则并不如此。脊椎动物、昆虫、水母之间,甚至在脊椎动物之内的哺乳动物,鸟类,青蛙和鱼之间,都有明显的区别,要辨认它们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学说。因此早在亚里斯多德之前主要的动物类别就已分清这一情况就一点也不令人奇怪。由于在很明确的动物分类单位之间有如此鲜明的差异,结果动物学家就倾向于专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巴斯德

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他在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在研究蚕病,鸡霍乱和炭疽病中,证实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采用鸟类作动物实验,发现被减毒的鸡霍乱和炭疽病原菌能诱发免疫性。晚年在鸟和家兔上进行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对狂犬病免疫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在研究炭疽病中,证实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其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科赫

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德国细菌学家。他采用牛、羊和其他动物作实验,发现了结核地菌。他发明用固体培养基的“细菌纯培养法”,首先采用染色体观察细菌的形态,并运用这些方法,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杆菌,同时确证这些细菌与疾病的关系,提出了“科赫原则”,作为判断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的病原的准则,1905年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贝尔纳

贝尔纳(Claude Bernard1813~1878)法国生理学家,他的最重要的发现为肝脏的产糖功能和血管运动神经。他观察到刺激第四脑室底部能使动物发生暂时性的糖尿症,表明身体内糖的产生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胰液能分解中性脂肪的功能和美洲箭毒能麻痹骨骼肌肉的作用机制也是他发现的。他区别有机体的外环境和内环境,他所指的内环境主要是血液。认为尽管外环境不断变化,内环境却保持恒定是生命的保证,这个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他一生作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在心脏生理、消化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三个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年发现温血动物心脏有特殊的营养性神经,能使心脏增强或减弱。在消化腺的研究中,他在狗身上创造了许多外科手术,改进了实验方法,以慢性实验代替了急性实验,从而能够长期地观察整体动物的正常生理过程,在研究消化生理过程中,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概念,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研究,他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对于医学、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莱夫勒

莱夫勒(Friedrich Loffler1852~1915)德国细菌学家,在白喉研究的早期,证明了实验动物因注射白喉杆菌而死亡时,细菌仍留在注射点的附近。他认为动物死亡是由细菌的毒素所造成。根据这一假说,鲁(Emile Roux1853~1933法国细菌学家、医生)做了大量动物实验,企图证实细菌培养液中的这种毒素,虽做了很多努力,却都失败了。尽管如此,鲁仍坚信这一假说,最后孤注一掷,给豚鼠注射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化学研究的诺贝尔奖(1952——1999)

1999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Gunter Blobel获得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贡献是发现蛋白质具有控制其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1998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Rolert F.Furchgott(美国),Louis J.Ignarro(美国)和 Ferid Murad(美国),发现NO(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信号分子1997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Stanley B.Pr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克林托克与Ac—Ds系统

早在1932年,美国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B)就发现玉米籽粒色素斑点的不稳定遗传行为,1951年她首次提出了可在染色体上移动的“控制元件”或称控制因子(controlling element)的概念。一个控制因子整合在一个基因座上,可以引起基因的一种新突变;当把控制因子准确地从染色体上切离以后,基因座的表型就恢复正常。在玉米里还发现有激活因子—解离系统(activator-d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燃烧反应的认识过程

燃烧反应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化学反应。燃烧反应理论是化学家最早建立的一种能够统一解释化学现象的化学理论。初期是在17世纪中叶出现了燃素说。它引导化学家注意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导致了许多化学发现。然而所谓燃素实际上是一种并不存在的臆想出来的虚假物质,因而燃素说也是一种错误学说,以致越来越阻碍化学的发展。直到18世纪中叶,在燃素说统治化学达百年之久以后,终于被新兴的氧化说所推翻,实现了一场化学革命。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