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是头足纲中最大 1科。又称蛸。头部两侧的眼径较小头前和口周围有腕4对,长度相近或不等。分布于世界各海域约有140种。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也有少数深海性种类。蛸科的腕上大多具两行吸盘,有的种类只具单行吸盘。右侧或左侧第3腕茎化。腕的顶端变形称“端器”无触腕。胴部卵圆形甚小,不具肉鳍。内壳退化,仅在背部两侧残留两个小壳针。不具发光器。雌体具 1对输卵管。主要营底栖生活,在海底爬行或在底层划行,也能 ...
原始腹足目的 1科,贝壳为圆锥形、球形或蜗牛形,壳面通常具细的雕刻或花纹。珍珠层较厚。壳口圆或马蹄形。厣角质。多旋。种类多,分布广,在热带至寒带的海洋中,从潮间带到深海海底都有分布。中国沿海已发现70种左右。大部分生活在浅海有藻类生长的岩礁、珊瑚礁地带,也有的种类生活在沙或泥沙质的海底。多数种类植食性,以藻类为食。雌雄异体,有自由游泳的幼虫。中国常见的有锈凹螺、大马蹄螺和塔形马蹄螺。 大马蹄螺是这 ...
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的 1科。皆为暖水性种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从福建沿海至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均有分布,常见的有堂皇海菊蛤堂皇海菊蛤和紫斑海菊蛤。海菊蛤的壳大而凸呈球形壳质极坚厚。壳顶位于背缘中部,前后两耳不明显。右壳比左壳大。壳面有发达的放射主肋,主肋间还有数条小肋;肋上有长短不等的棘状突起有的棘状突起长而弯曲形似菊花瓣,非常美丽。壳色鲜艳,有粉红、紫红和黄白等色。贝壳内面色 ...
双壳纲蚌目珠蚌科珠蚌亚科的1属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北非和东非。珠蚌外形多呈长椭圆形。壳厚,坚固,前端圆,后部伸长。壳顶位于贝壳的前端,突出,具有“Z”字形皱褶或结节状花纹。 铰合部由拟主齿和侧齿组成,右齿有1个拟主齿和1个侧齿,左壳有 2个拟主齿和 2个侧齿。有鳃水管。雌雄异体,外鳃叶为育儿囊,卵在外鳃叶内受精,受精卵发育为成熟的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寄生于鱼体上;当发育成幼蚌时,从鱼体上脱落到水 ...
后鳃亚纲的1科。俗名“雨虎”又名“海猪仔”。成体贝壳完全退化或为内壳,呈板状或斧状,具石灰质或仅存角质膜。体呈卵圆或蛞蝓形。头部有 1对触角,呈耳形;头颈部明显有1对耳形的嗅角。腹足宽,后端呈尾状,因静止时很象坐着的兔子而得名。广布世界各暖海,中国已知19种。海兔属侧足发达,前、后端游离(或后端愈合)能作游泳器官。其他各属侧足小不能作游泳器官。外套膜小,仅包被贝壳,掩盖本鳃。有紫汁腺,能发射紫色汁 ...
在亚热带、热带几百米深的海底,生活着一种古老的原始动物——鹦鹉螺。它可以自由调节身体中气室里的气体分布,来控制身体的沉浮,再依靠漏斗喷水在碧波中遨游,很像一艘活潜艇。鹦鹉螺是一类古老的软体动物,至今已经历了三亿五千万年的沧桑世变,现仅剩下4种,所以有“活化石”之称。鹦鹉螺有个美丽又坚硬的外壳,壳外有灰、红相间的波浪状条纹,壳内是闪光的银白色珍珠层,算得上是一件艺术品。鹦鹉螺柔软的身体藏在壳里,左右 ...
原始腹足目鲍科的 1属。鲍的贝壳低,左侧宽大呈耳状,螺旋部很小,体螺层大,几占贝壳的全部。中国古称“鳆”。全世界有90余种,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中国沿海已发现 7种,其中数量较大的皱纹盘鲍产于北方沿海。南方沿海有产量较多的杂色鲍和肉体肥满、产量较少、分布于珊瑚礁的耳鲍等。贝壳左侧边缘有1列圆形小孔为呼吸排泄孔,开孔数目因种类而异;贝壳表面的颜色多样,与饵料有一定的关系,壳内有珍珠光泽。足 ...
中腹足目盖螺科的1属。个体中等大小,壳高7~10毫米。外形多呈长圆锥形。有6~9个螺层,各层缓慢增长,壳顶尖,螺旋部高。壳面光滑或有纵肋;壳口卵圆形,外唇背侧多有一唇嵴;齿舌中央齿两侧各有2~3个基底齿。厣为角质,黄褐色。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13个省市。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钉螺栖息于江河、湖泊、沟渠、池塘、稻田内或沿岸草丛中,为两栖性生活,幼螺喜栖息于水内,成螺喜栖息于潮 ...
双壳纲 1科,通称砗磲。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洋,共 6种,中国台湾、海南岛、西沙群岛以及其他南海岛屿均有分布。常见的有大砗磲、鳞砗磲 。大砗磲是双壳纲中最大的种类,贝壳长达1米,重量250千克。砗磲的贝壳大而厚,两壳同形。壳□粗糙,具有隆起的放射肋和肋间沟,有的种类肋上长有粗大的鳞片。贝壳边缘呈波浪状或具齿。铰合部每壳有 1个主齿和1~2个侧齿。足丝孔大,紧位于壳顶的前方。生活时壳顶向下,腹 ...
双壳纲翼形亚纲贻贝目的1科。俗称海红或淡菜。分布广,全球各海均有不同种类出现。中国约有50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翡翠贻贝。分布在寒带和温带的贻贝和厚壳贻贝,是世界各国重要的养殖和捕捞对象。贻贝的贝壳较轻薄,前端较细,后端宽圆,背缘弯,腹缘较直多数种呈楔形。壳表呈黑褐、绿褐或褐色光滑,生长纹细密,有的具有各种细放射肋或放射纹,有的壳后端具细黄毛。前闭壳肌小或缺,后闭壳肌大。由于营附着生活,足退化而 ...
棘皮动物门的1纲。体盘和腕分界明显内脏不伸入腕内,步带沟封闭,管足退化为触手,没有肛门,筛板位置由反口面移至口面。因腕的外观和运动似蛇尾而得名。包括海洋里的脆蛇尾或蛇尾和筐蛇尾。在现生棘皮动物中,本纲动物种数最多,包括220个属和2000个种。中国已知约180个种。形态 个体盘直径一般为1厘米很少超过2厘米但蔓蛇尾类盘直径可达10厘米。腕细长常为盘直径的5~10倍,最长可达30倍。蛇尾类腕数多是5 ...
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目的 1科。又名瓦垄子。广布于世界各海区。中国已发现5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大的有毛蚶、泥蚶和魁蚶。蚶的贝壳较厚呈卵圆形、三角形或不等四边形。壳面凸被有放射肋或褐色绒毛壳皮。贝壳内面缺少珍珠层,白色。韧带面一般较宽,呈菱形。铰合部直或略呈弧形,具有许多片状小齿。前后闭壳肌痕相距较远,一般前肌痕小而后肌痕大。无水管。足发达,能挖掘泥沙或做短距离爬行。多数种栖息在泥沙滩中,有些种用足丝 ...
中腹足目的 1科。热带和亚热带生活的种类,完全海产。贝壳多为卵圆形,成体螺旋部小,通常被珐琅质埋没,整个贝壳为体螺层占有。贝壳表面光如瓷器,具各种不同的颜色、花纹或斑点,很美观。壳口窄,位于腹面近中部。两唇缘有长短不同的或带颜色的齿。无厣。栖息于潮间带至深海,但以浅海种类较多。活动时把头和足伸出壳外,以肥大的足在海底爬行。同时外套膜从壳口伸出,向背部展开,将贝壳完全包住。其上生长许多突起,并有各种 ...
棘皮动物门的1纲通称海星。体扁平,多呈星形。口在下边中央。从体盘伸出腕,腕数一般为 5个。腕内充有生殖腺和消化腺。腕下面有开放的步带沟与口相通,沟内具有4行或2行管足。整个身体由许多钙质骨板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体表有突出的棘、瘤或疣等附属物。世界现存1600种中国已知100多种。形态 本类典型腕数为5个,4个不正常6个有时是正常的。轮海星(Crossaster)的正常腕数为9~11个赫利海星(He ...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经“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传说中的龙是一种有鳞有角的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可是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中没有这样的龙。龙只是人们想象的东西。恐龙不是龙,最早于1841年由英国科学家欧文提出。据化石资料考证,它是生活在距今七千万年到两亿多年的中生代动物。那时,以恐龙为代表的四足爬行动物占据了整个地球。恐龙 ...
蚯蚓没有眼睛,却善钻土。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赞誉过它:如果说,犁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那么远在人类生存之前,土地就已被蚯蚓耕耘过了,并且还要被它继续耕耘。蚯蚓一般在10—30厘米深的潮湿、疏松的土壤里生活;主要吃含有机物的腐殖土和其他杂质。它的触觉器发达,对地面震动、噪声、光亮和黑暗,都能敏感地反应。每年春秋两季是生长和繁殖的季节。它的再生能力很强。在受伤或被切断(不靠头的前部)以后,会产生一种似 ...
棘皮动物门的1纲。身体延长呈蠕虫或腊肠形。没有游离腕。管足作子午线排列。一端为口,另一端为肛门。口周围有 1圈触手。围绕食道有石灰环。消化道长而弯曲。骨板不发达,变成许多很小的石灰质骨针或骨片埋没于皮肤之下。世界海参类超过900种中国约120种。形态 腹面朝地,管足常排列成3纵带,即包括3个步带,称为三体道区。同腹面相反的一面称背面。背面包括2个步带称二体道区。这与其他纲的背面是反口面,腹面是口面 ...
人们在动物园里较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的尾短,头宽,嘴较短,长相似狗,所以又叫狗熊。它的全身毛色漆黑如墨,略带光泽,只是鼻子和吻部的毛发黄,胸前有一道“V” 字形的白色斑带。 在世界上,黑熊分布极为广泛,仅我国就有北方种和南方种。北方种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南方种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在产地人们还送给它一个十分恰切的称号——黑瞎子。因为它天生一副近视眼,视觉很差,距离四百步就看 ...
云豹名字很多,如有乌云豹、龟壳豹、龟纹豹、荷叶豹等,名称虽多沾一个豹字,其实和豹没有关系。在分类学中,它属猫科云豹属。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云豹体型象豹,但比豹要小。四肢较短,尾较长,全身黄褐色或灰黄色,犹如天上的云块,所以叫云豹。成年云豹体重15公斤左右,雌雄体型差异很大,雌兽要比雄善小得多。云豹是热带和亚热带丛林动物,最南分布在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岛,也见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等国,我国 ...
食肉目猫科的猎豹属的单型种。外形似豹,但身材比豹瘦削,四肢细长,趾爪较直,不象猫科动物那样能将爪全部缩进。体长120~130厘米,体重约30千克;尾长约76厘米;肩高75厘米;头小而圆;全身毛色淡黄并杂有许多小黑点。现分布于非洲。栖息于有丛林或疏林的干燥地区,平时独居,仅在交配季节成对,也有由母豹带领4~5只幼豹的群体。猎豹是奔跑最快的哺乳动物每小时可达120公里。以羚羊等中、小型动物为食。除以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