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指液体即使将其在凝固点以下的温度中冷却,但仍保持原来的液体状态,称为过冷却。水是非常容易被过冷却的物质,但0.1cm3以上的水滴,不管有无混杂物,而非常容易冻结。生物体的过冷却状态多是稳定的,成熟的植物茎、叶的过冷却度小。此外,不少越冬昆虫,能够过冷却到比体液冰点甚低的温度,过冷却在-20℃或更低的并非少数。为了了解小形生物体的过冷却度,一般是利用冻结曲线。 ...
对哺乳类的雌性从体外给予药物或激素时,可以诱发比正常生理状态下平均排卵数更多的排卵现象。作为这种过量排卵的诱因,广泛使用脑垂体的促性腺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或绒毛膜促性腺素与妊马血清(PMS)的复合物。过量排卵的卵也具有受精能力,可正常地发育到胚泡阶段,但其后能出现各种异常,产仔数一般比排卵数少。其主要原因有:(1)由于卵巢激素分泌过多而阻碍了着床;(2)着床之后,由于子宫内过密而引起胎儿死 ...
来自为分析器官、组织形成时诱导现象的实验(C.Grobstein,1953)用语。即指藉某种人工的多孔质膜而发生的诱导而言。通常应用薄的人工滤膜,多数器官、组织的诱导,不是藉助于诱导系和反应系的细胞间的接触,而是专靠可通过小孔(径0.05—0.8微米)的高分子化合物来完成的。把这种过滤器在夹层反应系和诱导系的组合系中,于适当的时间内,容易除掉诱导系,藉以查明各种器官组织形成诱导所必需的时间。 ...
〔1〕同翅亚目昆虫的胃即中肠,分为第一胃和第二胃,第二胃和长细管状的后肠(小肠),缠绕在第一胃的周围,全部由薄膜包围着。第一胃内的水和碳水化合物,不通过第二胃、而直接进到小肠,脂肪和蛋白质则进入第二胃,这个第一胃称为过滤胃或称滤室。〔2〕高等甲壳类(软甲类)胃(前胃)的贲门部是咀嚼胃,幽门部在壁上有刚毛列,只让破碎了的食物粒内的小形物质滤过,送到肠里,即是过滤胃。〔3〕软体动物中斧足类的牡、贻贝、 ...
作为脊椎动物的肾脏,尿生成机制是在肾小球中的血浆过滤(生成原尿)和继续在细尿管内再吸收,这种主张过去称为过滤—再吸收说。此说是很早以前由C.Ludwig(1884)首先提出的,以后A.R.Cushney(1917)证明再吸收不像Ludwig所说的那样是单纯扩散所引起的,而是细尿管从滤液当中对机体所必需的物质进行选择性的再吸收。A.N.Richards等(1923—1933)曾用两栖类,在鲍曼氏囊及 ...
处于某种免疫致敏状态下的机体,在抗原侵入时所引起的一种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给已用某种抗原致敏的动物,静脉注射少量的抗原后可在数分钟内引起种种发作而死亡。但有时即使不把抗原注射到静脉,亦可引起此种反应。例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有时仅是微量的青霉素皮内注射就能引起全身性反应。过敏反应是抗原致敏的结果,机体产生了IgE抗体(除人以外还含有IgG),所以当同一抗原侵入体内时则引起发作。IgE ...
催化如下反应的酶:2H2O2—→2H2O O2。EC1.11.1.6.另外在H2O2、CH3COOH、C2H5-OOH的存在下可将C2H5OH、CH3OH、CH3CO-OH、HCOOH、HNO2等氧化。因此,在H2O2分解反应中实际上是一部分H2O2分子作为电子供体,另一部分H2O2分子作为电子受体而起反应。根据这一情况,H.Theorell对过氧化氢酶和过氧物酶(pero-xidase)给以 ...
动物的卵在排卵后的正常期间中未受精,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进行受精时,可出现各种胚胎生理障碍。一般将这种状态的卵,称为过熟卵。已知过熟卵有各种情况:受精率变低(海星)的,引起多精(海胆)的或发生重复陷入和各种畸形的等等。
EC1.11.1.7.C.F.最初是由Schnbein(1855)发现植物组织和动物组织因H2O2或CH3OOH的存在可氧化愈创木酚,以后M.G.Linossier(1898年)将此酶命名为过氧化物酶。此酶因H2O2(或CH3OOH)的存在能催化一元胺类、多元胺类、一元酚类、多元酚类、白色素、抗坏血酸、细胞色素C、HI、HNO2等,以下面的反应式来表示进行催化氧化:H2O2 AH2→2H2O ...
因缺失过氧化物酶而发生的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同型接合体过氧化物酶全无活性(过氧化物酶缺失症),在异型接合体活性约为正常人的一半(低过氧化物酶症)。本症是由高原滋夫(1940)发现的,当时称血液过氧化物酶缺失症,因后来发现在血液以外的其它组织中也有缺失,所以称过氧化物酶缺失症。此症在日本人中有0.23%,朝鲜人为0.81%,中国人为0.29%(华北为0.65%,台湾为0.29%)。在瑞士、 ...
亦称为同心圆层板(法 lame concentrique)。 ...
果核中含有哈尔满的吲哚系生物碱,大致区分为下列3种: (1)哈尔马拉生物碱(harmala alkaloid):为俄国南部及印度出产的红色染料植物Peganumharmala所含有的生物碱,如哈梅灵(二氢骆驼蓬碱=harmaline,用作驱虫药,中枢神经兴奋剂,胺氧化阻抑剂),哈尔明碱(骆驼蓬碱=harmine,C13H12OH2,此种物质投给哺乳类则刺激中枢神经而引起抽搐,但用于两栖类则有 ...
骨密质的构成单位。以纵行于长骨骨干的多数血管为其中心的管伏构造,作为血管通路的直径为20—100微米的中心管,称为哈佛氏管:以它为中心有哈佛氏骨板排列,即有数层到20—30层的骨基质呈同心圆的构造,在其中分布着层状的可容纳多数骨细胞的骨小腔。哈佛氏骨板中的胶原纤维,对哈佛氏管轴也是呈一定角度的平行层状排列。在相邻接的骨板中,纤维的排列方向大致互相构成直角。因此在骨板中可见到强的复屈折。埋在骨板 ...
哺乳类动物眼窝腺的一种,可分泌脂质。一般是在眼角内有一导管开口,个别的如鲸类具有内外两个哈氏腺的复数导管。分泌物的作用因动物种类而异,例如水中哺乳类具有保护眼的作用,在啮齿类的鼠、兔等,认为具有皮脂腺和引诱物质的分泌腺的功能。鸟类以下的脊椎动物的瞬膜腺属于另一种系统的腺,但哺乳类则具有这两种腺。哈氏腺最早是始于J.J.Harder于1694年对鹿的记载。 ...
棘皮动物门有柄亚门的一纲。全部海产。体分为萼、茎、根三部分。根部固着于深海底的岩石上。或在发生过程中失去茎和根。在萼部的下面有很多卷枝抓附于浅海底岩石。在萼部的上面,有口和肛门。萼的周缘有5条腕呈二叉状,反复分枝形成很多的羽枝,排列成羽状。茎从冠部的反口面的中央伸出,有很多的环状骨板纵向排列,伴有卷枝,根部的卷枝呈树枝状分枝。水管系伸入腕中。雌雄异体,生殖腺在羽枝中成熟。无多孔体、棘、叉棘等。出现 ...
哺乳类缺少四肢或部分肢脚的一种畸形。完全缺乏者亦称为无肢畸形(amelia)。自然发生者相当罕见。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e)具有明显的引起这种畸形的作用。 ...
分布主要局限于海滨的植物。是由抗盐性强的植物和可在砂地上生长而耐旱性强的一些植物组成。例如红树类、野豌豆、滨旋花、筛草、矮苔(拟)、黑松、海桐花、车轮梅等,一般形成疏生海滨荒漠、流沙荒漠等群落。
在近海的沙丘上,因受土壤移动、土壤有效水分的不足和海风的影响,仅稀疏地生长着特殊植物的荒漠。地下水和土壤水中一般氯的含量都很少。荒漠上生长着筛草、矮苔、莴苣、滨旋花、山黧豆、珊菜等地下器官很发达的植物和马唐、绢毛飘拂草、结缕草等浅根性的旱生植物。
褐藻类海带属(Laminaria)所含的贮藏性多糖。为单纯葡萄糖的聚合物,大约由20个分子以β-1,3′键结合而成。 ...
棘皮动物游走亚门的一个纲。体呈球形、半球形、心脏形、扁盘形等。体壁有钙质的厚骨板整齐排列,相互结合构成坚实的壳(test)。骨的一部分成为长棘突出于体外部。在排列棘的5个间步带之间为5个步带,多数的管足各排成2列,与棘一起起着移动作用。管足均伴有吸盘和壶腹(ampulla),另外还有叉棘、球棘。无步带沟,管足从口极达至反口极。口在口极中央,肛门在反口极(背面)或后面,消化管是单纯的长管,迂曲于体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