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数据库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弧菌属

细菌的一个属。菌体多弯曲,有时呈杆状。其细胞一端有1至数根鞭毛,可借以游泳,为革兰氏阴性菌。是兼性厌氧细菌,所以可发酵糖生成酸,但不产生二氧化碳,代表种为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源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胡萝卜素carotene

  C40H56。广泛分布于生物的类胡萝卜素烃中。化学结构上中央有相同的多烯链,根据存在于其两端的芷香酮环或基团的种类而有α,β,γ,δ,ε等许多异构体,这些也称为β,ε-胡萝卜素、β,β-胡萝卜素、β,ψ-胡萝卜素、ε,ψ-胡萝卜素、ε、ε-胡萝卜素。另还有番茄红素也是胡萝卜素的异构体。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素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在绿叶中与叶绿素共同存在,在胡萝卜的根里也很多。最大吸收为497.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湖沼沉积物lacustrine sediment

湖沼底的沉积物,不包括现在虽存在于湖沼底而原在湖沼外状态下的沉积物。分为由湖沼中生活的生物遗骸形成的自成性沉积物(autochthonus sedi- ment),和从湖沼外围由风、水、冰等搬运到湖沼中的无机物(包括砂、火山灰、宇宙尘等)和有机物(生物体、死骸、泥炭等)形成的他成性沉积物(allocht- honous sediment)。由自成性的微细颗粒构成的沉积物,一般称为湖底软泥。沉积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湖沼群落lake biotic community, lake community

  主要侧重于湖沼的底栖生物群落。是由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和菌类以及分解者的细菌等所组成。这些生物群落和静水环境(lentic en- vironment)综合地构成封闭度比较高的湖沼生态系统(lake ecosystem)。透光强度超处于同化和呼吸补偿点以上,为绿色植物能够生长的湖沼浅表层或称营养生产层;此层下面的部分为深水层或称营养分解层。两个水层间为变水层。营养生产层的水底称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湖沼型 lake type

湖沼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生物学性质的综合类型。这个概念是 A. Thienemann(1915)、 E.Naumann(1917)开始提出的,现在似已广为应用的依生物生产和环境因素所形成的类型早于1921—31年就建立了。(1)协调湖沼型(德harmonischeSeetyp),对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是适度的,全部生产和部分生产是正常而协调的,其中分为:(i)富养湖沼型,(ii)贫养湖沼型。(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湖沼学

  研究海洋的有海洋学,相应地而把研究陆地水域,即湖沼、河川、地下水等所谓陆地水(inlandwater)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诸现象的学科,则称为湖沼学。 P.S.Welch(1952)把这个学科看作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限于对陆地水中的生物生产及其各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湖粉层aleurone layer

含有大量糊粉粒的细胞层,见于禾本科(Gra- mineae)(竹类在内)种皮的内侧。是由胚乳周边细胞分化形成的。在水稻此层由2—3层细胞构成。除贮藏养分外,还分泌淀粉酶和其他酶,具有使胚乳内的贮藏物质转化为可溶性成分的作用,以供胚的需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壶 volva, cup

  构成内耳膜迷路的,由球状囊向后方膨出形成的盲囊。具有听斑的一种壶斑(macula lagenue),接受前庭神经的分布,机能与其说是听觉勿宁说和其它前庭部相同而与体位有关。壶,按鱼类、爬行类、鸟类的顺序逐渐发达,形成管状,在哺乳类达到极端。在两栖类的无尾类中,壶的背侧更分化为基部或称基乳头陷窝(recessus papillae basilaris),在爬行类,类以上顺次弯曲称为蜗管,这个部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壶腹ampulla

  一般指各种管状器官前端的膨大部。是瓶形的囊状构造。(1)亦称瓶囊、瓶状物、膀胱体或水管垒(德Ambulakrala mpulle)。是棘皮动物水管系的一部分,在管足或其变形物触手基部的体壁下方,为一个个薄壁长形的囊,以两根细管与管足或触手的内腔以及辐步管相连系,内面被覆纤毛,由于它的运动水管系内的体液流入管足内而管足伸展,但一般则认为系由于壶腹壁内的肌纤维(称小梁trabeculae)的收缩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壶菌 Chytridiomycota, Chytriiomycetes

  这是在后端生有一根尾形鞭毛及产生游走子和配子的一种菌类。属单毛菌类。根据 G.C.Ainsworth和G.R.Bisby(1971)的研究报道,共有110属575种。缺乏或有少量菌丝。有全实性的,也有分实性的。菌丝体一般为无隔膜的多核菌丝体,无性生殖产生游走子(多具有明显的油滴)。有性生殖为同型配子接合、配子雌雄分化的异型接合,以及发展到精子和卵子分化的卵型接合。大多数在淡水中寄生或腐生,少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琥珀amber, succinite

  系树脂的化石。化学式为C10H16O(或C40H64O4)。加热时可分解生成琥珀酸。产于中生代或新生代的地层,最有名的产地是巴尔特海沿岸的第三纪地层(加里宁格勒附近)。该地分泌形成琥珀的树脂有Pinus succinifera和另外几种针叶树,在此针叶树林中还生有各种被子植物。在琥珀中留有昆虫、蜘蛛、蜗牛、鸟类、哺乳类等的形迹。特别是常常有如活着状态的花、种子、叶和昆虫等嵌存于琥珀中。昆虫有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琥珀酸 succinic acid

  最初是通过琥珀干馏获得的,所以有琥珀酸这个名称。除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外,还可由细菌发酵产生。在动物组织中也有可形成和转化成琥珀酸的强有力的酶系存在,它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环,在琥珀酸脱氢酸的作用下,通过细胞色素系的电子传递而形成延胡索酸。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系催化琥珀酸转化为延胡索酸的脱氢反应的酶( E. C. 1. 3. 99. 1)。生理的电子受体还不太清楚。属于黄素酶类,每约20—30万分子量中含有1个FAD,CH2—COOH HOOCCHFAD和酶蛋白以共价键结合。酶中尚含有数个原子非铁血红素。Fg(CN)63-和吩嗪(phenagine)是它有效的人工电子受体。是巯(SH)酶的一种。可受丙二酸和草酰乙酸的拮抗性抑制,此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琥珀酸氧化酶 succinate oxidase

  用氧来氧化琥珀酸为延胡索酸的酶类。琥珀酸脱氢酶稳定地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不能以可溶性的形态被提取,与细胞色素等密切结合,形成将电子传递给氧的复合酶系,因此很早以来就对琥珀酸氧化酶系进行了研究。作为成分,尚有FAD、非铁血红素、辅酶Q、细胞色素b、c、c、a、铜。氧化1分子琥珀酸,可从 ADP和无机磷酸偶联生成二分子的ATP。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琥珀型突变 amber mutation

  简写为am。无意义突变的一种。因硷基置换而产生的突变,使对应于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琥珀密码子UAG。这是以最初与埃皮施泰因和施泰因贝格(R.H.Epistein和C.M.Steinberg)一起从T4 噬菌体中分离这种突变株的贝尔施泰因(H.Bernte- in)的名字来命名的。因为德语Bernstein(琥珀)的英译为amber,所以称这种突变为琥珀型突变。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琥珀酰辅酶A succinyl coenzyme A

CoA-S-CO-CH2CH2COOH。  CoA的SH基与琥珀酸形成硫酯键,为α-酮戍二酸通过α-酮戊二酸脱氢酶氧化时生成。是三羧酸循环的组成环节之一。α-酮戊二酸 CoA NAD 琥珀酰CoA NADH H CO2  心肌的粗制酶,因含有琥珀酸CoA脱酰基酶,而水解生成琥珀酸,但琥珀酰CoA合成酶起作用时,可将高能键转移而生成GTP琥珀酰CoA GDP 磷酸琥珀酸 GTP CoA  这是基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互补基因 complementary gene

侧重于某一个性状,此性状只有在二个以上的非等位基因共存时才会表现出来,这种由于互相补充而使一个性状得以表现的非等位基因,称为互补基因。典型例子是W.Bateson、E.R.Saunders以及R.C.Punnett(1906)研究过的决定香豌豆花色的基因,使不同的二种白花品系杂交,结果F1花呈紫色,而F2中紫花与白花以9∶7的比例分离。这是因为二个互补基因(形成色素原体的基因和形成显色酶的基因)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互补测定 complementation test

  这是研究二个突变是否属于基因的同一功能单位的方法。通过这种测定,能检测出顺反子和互补子。互补测定最早曾由E.B.Lewis(1951)用于果蝇,以后S.Benzer(1957)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噬菌体,并提出了顺反子的概念。所以这种测定法又称为顺式-反式测定。当二个突变位于同一细胞内的同一染色体或基因组上时,此排列称为顺式排列(cis-arrange- ment, cis-configurat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互补碱基排列 complementary base sequence

  二条多聚核苷酸链依3′5′和5′3′的方向排列时,按照腺嘌呤对胸腺嘧啶(或尿嘧啶),乌嘌呤对胞嘧啶这样的碱基配对原则所成的顺序,称为互补碱基排列。双链DNA整个分子上都存在互补的碱基排列,而在单链的tRNA和RNA噬菌体的RNA等分子内,具有互补碱基排列的区域可部分地形成双链结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互补子complon

通过互补测定绘制互补图时所检出的顺反子内的遗传功能单位。亦称互补单位(complementatio- n unit)。属于不同互补子的二种突变型处于反式排列时,可显示顺反子内的互补性。也能同时影响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互补子的突变。构成一个顺反子的互补子数目量是一定的,一个顺反子普通由几个互补子所构成。但已知有的顺反子是由10个以上的互补子所构成。一般认为互补子相当于多肽链的折叠起来的一个片断的基因部位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