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同向反射。见于蚯蚓、沙蚕和昆虫的幼虫。在前进运动中,当它们的体后部被动的向一侧屈曲时,而头部则反射地向对侧屈曲,从而使头部和体后部的体轴大致位于一个平行线上,这种反射称为同向屈曲反射。这是由于位于体壁肌肉中的内感受器的机械刺激,经过中枢神经系统传送到体前部的体壁肌而引起的,离中神经通路仅限于前部的一些体节。它与接触趋性的屈曲反应作用是相反的,在从表现接触趋性反应的动物取掉接触刺激时,该动物 ...
座位不同的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基因,具有表现相同性状作用时称为同效基因(H.Nilsson-Ehle,1909)。各基因之间的作用有互补和累加二种,如把车前草的具斑纹的系统与正常的绿色系统杂交,F2绿色对斑纹之比为15∶1。这里假定有不连锁的二对等位基因,只要带有其中一个显性基因这个个体就成为绿色,也就是说二对等位基因中各自的显性基因,作用上是相互等同的,都能显示充分的显性效应,或是当一对基因中 ...
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任何一方把另一方包围起来,这种类型的维管束称为同心维管束。有木质部把韧皮部包围的周木维管束(amphivasal bundle)及韧皮部把木质部围住的周韧维管束(amphicribral bu-ndle)。前者在单子叶植物地下茎中常可看到。周韧维管束在蕨类茎中极为普遍,在被子植物中为花、果实、胚珠等的细小维管束,在叶柄上也常存在〔报春花(Primula sieboldi),根乃 ...
异形孢子的对应词。即同一植物仅产生与性无关的相同形状的孢子,称之为同形孢子。蕨类一般只形成同形孢子,在一个原叶体上形成精子器和颈卵器。但问荆(Equisetum arvense)即使为同形孢子,而生成的孢子也具有雌雄性,有时着生精子器的原叶体和着生颈卵器的原叶体是各由不同的孢子产生的。 ...
亦称等大配子体。是异形配子的反义词。与原生动物的融合有关的配子为同形、同大、等质时,此两配子互相称为同形配子,其合体称为同配生殖(iso-gamy)。见于大多数的有孔虫类、孢子虫类的单房簇虫属(Monocystis)、裂簇虫属(Schizocystis)、绿藻类衣藻属(Chlamydomonas)的某些种、藻菌类的异水霉属等。 ...
学习法 learning method 在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例如在研究某动物能否区别两种颜色时.以这两种颜色作为刺激,而经常使动物仅对其中一种颜色发生反应而进行识别学习的训练。所谓狭义的学习法,则一如本例就是以此来作为研究动物感觉、动因强度等的手段.然而.不消说,为了阐明学习过程本身实质.曾进行了相当多的学习实验,而识别学习法也是其重要的方法.自古以来使用迷宫学习法、问题箱法.后来发明了斯金纳 ...
学习定型 learning set 系由H.F.Harlow(1949),阐明的关于如何进行学习的原理,即在学习上是由反复试验型向领悟型过渡,在依次给予一系列的思考题.对最初的问题,完全在摸索之中不能解决.随着经历问题的增多,正确答案逐渐增加,结果表现为对新问题的第二次探索得到正确答案,称此为学习定型的形成. ...
从UDP葡萄糖把葡萄糖单位转移到直链的α(1→4)葡聚糖上而合成糖原的酶,EC 2.4.1.11。△G0′=-3千卡。糖原的α-(1→6)键的生成由别种酶——糖原枝化酶进行。此酶的磷酸化型(D型,非活化)与磷酸化型(Ⅰ型,活化)之间的相互转换是酶催化的,D型酶是为6-磷酸葡萄糖活化的变构酶。 ...
使糖原合威酶(Ⅰ型)由ATP而磷酸化,转化为依赖葡萄糖-6-磷酸的非活性型(D型)。此磷酸化反应,虽可在依赖环状AMP的蛋白激酶或由Ca2 而活化的磷酸化酶b激酶催化下完成,但本酶的特异性强,只用ATP仅对糖原合成酶磷酸化。存在于肌肉及肝中,与其它酶一起进行作用,但对糖原合成酶的不同的丝氨酸残基磷酸化,结果生成作用稍有不同的一些非活性型。磷酸化的非活性型,可由糖原合成酶D磷酸酯酶的作用水解成活 ...
学习 learning 当行为由于经验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带有永久性质时,就可称为学习或完成了学习。动物在其进化过程中,增长了对环境适应的行为。低等动物采取该种动物天生的固有的行为方式,常称之为本能行为.其中包括印象和习惯(habituation).总称为消极的学习(negative learning)。但动物愈高级.适应性行为中需学习的因素愈多,人需学习的因素最多。对于人类几乎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所有 ...
学名 scientific name 指在确定生物类群时所给与它的名称,在国际的命名法规中规定了命名的选择或形式。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命名法规,在几次国际会议上分别编定.两者无何联系,但基本还是一致的。因分类群的不同而异,属以上为单名法,种为双名法.亚种(动物)为三名法.在种内(或种以下)的小类群都是在种名之下书明.一般用拉丁语或希腊语,其它语原则上要拉丁化来使用,规定首字要用大写字母。关于学名的历史 ...
由于参与糖原代谢的酶先天性异常而产生的活体组织糖原异常积累的疾病,根据异常酶的种类而分成8种类型:Ⅰ型:葡萄糖-6-磷酸磷酸(酯)酶异常,也称von Gierke病,主要生病器官为肝、肾和小肠;Ⅱ型:α-1,4-葡糖苷酶异常,也称为Po-mpe病,患病器官为肝、肌肉、心脏、白血球、胰、脾、肾、神经系统、肾上腺和甲状腺;Ⅲ型:脱支酶异常,也称为Forbes病,患病器官为肝、肌肉和白血球;Ⅳ型:分 ...
植物贮存的多糖是淀粉,而动物所贮存的多糖则是糖原。糖原一般在肝细胞的细胞浆中是以颗粒形态存在,其直径为10—40毫微米,是由密切结合的高糖分子所构成的。还含有参与多糖的合成与分解的某种酶。糖原颗粒是由被称为α-粒子的粒子块和各个β-粒子构成的,它们与滑面内质网是相联系的。颗粒成分可由细胞匀浆离心出来。 ...
存在于动物中催化糖原磷酸解的酶,EC 2.4.1.1。逐次从直链淀粉的非还原末端切断α(1→4)键,停止在α(1→6)的分枝点上。此酶是科里夫妇(C.F.Cori)发现并详细研究的。反应的△G0′小,容易可逆。然而,在生理上倾向于糖原分解的方向。在肌肉中存在活化型a与非活化型b ...
原来“糖”是赋与天然有甜味成分的名称,但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分类名称并列,故把“质”字写在语尾,现在是碳水化物的同义词。 ...
系扁形动物门之一纲。大多寄生于脊椎动物之肠腔,少数寄生于体腔内,极少数寄生于淡水产寡毛类的体腔中。终身无消化道,此点与涡虫类和吸虫类有明显有别。体表覆盖着角质层,无纤毛上皮和棒状体。有具各种固着器之头节,其后为许多节片连接而成的横裂体。但单节绦虫亚纲无节片分化。雌雄同体。在各节片内均有1或2组生殖器。大多具有随转换宿主而造成的杂复的生活史。常常危害人及家畜。 ...
由N.E.Miller氏和O.H.Mowrer氏首创的动物学习实习之一。将一细长的房间在其中央处隔开,其中一个房间,在地面上安装有电格栅,通电时,可使站在格栅上的动物触电。先将老鼠放入该房间内,通电后老鼠便逃避到隔壁房间,这就是学习,这种训练称为逃避训练。此时逃脱电一如其他试验那样是起着给赏的作用,所以,可通过逃避训练老鼠学习按押杠杆或转动轮子,以打开间壁的门。 ...
选择压力 selecton pressure 将种群内的选择作用和物理学上的压力相比.以选择压力这个术语来表示选择作用强度.是群体遗传学中的术语。 ...
选择性标志基因 selective marker 生物,特别在微生物中,为得到遗传的重组体而用于直接进行选择的基因.例如使大肠杆菌的雄株thr leu strs和雌株(苏氨酸缺陷型.亮氨酸缺陷型,链霉素抗性,thr-leu-strr)接合,在含有亮氨酸和链霉素的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上选择重组体,能在这个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就是苏氨酸非缺陷型(thr 来自雄株)和链霉素抗性(strr来自雌株)的重组体。这 ...
当诱发带有原噬菌体的细菌(溶原菌)时,位于原噬菌体附近的寄主染色体上的基因,从原来由调节基因的控制逃脱而表现出性状的现象。例如,诱发大肠杆菌K12品系(带有λ原噬菌体)时,即使不往培养基添加特定的诱导物,也可以看到半乳糖操纵子的出现。其机制有二:一是从原噬菌体内部的推动子开始的转录,没有在正常的终结点结束而被过读;另一是由于原噬菌体DNA的复制,涉及邻接寄主的操纵子,抑制其操纵子出现的抑制子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