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试剂 CFD稀释液(即VBS),10%三氯醋酸,C1q溶液。 二、实验设备 PEG(MW6 000),离心机。 三、实验步骤 1. C1q标记法C1q的同位素标记,一般用125I,也可用131I。 125I的标记有两种方法,即氯胺T法和乳过氧化物酶法。下面介绍氯胺T法: (1)在100 μl C1q(1 mg/ml)中,加入100 μCi125I, ...
一、试剂与材料 1. 鲑鱼精DNA(Invitrogen) 2. 45 μm 孔径滤器(USAScientific) 3. 96孔板(BD Biosciences) 4.10×PBS-Tween20(0.1 M PBS,0.5%Tween20,pH7.4): (1)Na2HPO4(无水),10.9g ...
ELISA实验步骤 ELISA实验步骤 ...
一、免疫层析技术原理 免疫层析法 (Immunochromatography)是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快速诊断技术,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纳米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吸附机理可能是纳米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 形成牢固结合,而且吸附后不会使生物分子变性,由于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 ...
间接免疫荧光法是自身抗体等免疫学指标检测的重要手段,是抗核抗体(ANA)检测的“金标准”。为了更好的发挥“金标准”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荧光结果的判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荧光检测结果的获取,需要通过人工观察荧光显微镜。目前常见的荧光核 ...
从1949年美国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简称CAP)首先开始研究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简称质控)问题,美国学者Levery和Jenning于1950年发表第一篇关于使用质控图的实验室室内质控,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室内质控工作正式拉序幕。 到70年代,实验室质量控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全面质量管理,推行GoodLaboratory Parcti ...
如果是新的数据,你只要双击图表,把它输入到图表的数据中,就可以拟和曲线。根据曲线方程式,计算出浓度。 方法: 1、拟和曲线: 输入第一行: 浓度值, 如0 10 50 100 40 ...
摘要 在免疫学检测中,酶标板的检测精准性和保证酶标板精准性的浓度范围,是决定使用哪种酶标板品牌的非常重要因素。本实验我们采用商业化的ELISA实验方法来分析比较11种不同品牌的酶标板的精准性和线性范围。实验证明在所有测试的酶标板中,Nunc MaxiSorp酶标板具有最广的线性范围(4-2000 pg待测蛋白/mL )。MaxiSorp酶标板也显示出了良好的重复性,另外100%的 ...
1 前言 唾液酸主要存在于高等动物的细胞表面,是糖蛋白、糖脂等复合糖的组成成分,担任重要的生物学功能1)。另外,众所周知唾液酸糖链是流感病毒的受体,它像病原性微生物一样被人体识别。 传统方法检测α 2-3结合型唾液酸糖链的非还原糖链末端通常使用MAM或者MAH凝集素。这里的凝集素末端具有Sia α 2 -3 Gal β 1- 4Glc ...
在免疫酶技术中,有时需要将样品液(如抗原、抗体、酶、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浓缩。常用的浓缩技术如下:1.反透析法如果在装有样品液的透析袋周围放上浓度很高的且具有吸水作用的多聚物或蔗糖,由于膜内渗透压比膜外低,膜内样品液中的蛋白质进行浓缩。常用的多聚物有聚乙烯吡咯酮(Polyvinylpyrrolidone简称PVP,分子量约12000)、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亦称 ...
一,酶免疫电泳技术的原理抗原与抗体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时,在碱性缓冲液的条件下,抗原带负电,向正极移动。不同分子量或还不同电荷的抗原,在相同条件下,移动距离不等。这些在不同部位的抗原,再与相关抗体经扩散形成免疫沉淀线。酶免疫电泳技术中的抗原与抗体就是酶和它的相应抗体球蛋白。酶抗原与酶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是用底物显色的,由于酶反应的高度灵敏性,使酶免疫电泳技术成为一项灵敏度高的检测技术,但仅局限于酶蛋 ...
内源性干扰因素一般包括类风湿因子、补体、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某些自身抗体、因使用鼠抗体治疗或诊断诱导的抗鼠Ig抗体、交叉反应物质等。在日常的临床血清(浆)标本中,有相当比例不同程度的含有上述各种干扰物质,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假阳性。 1.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在类风湿患者、其他疾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较高或不同浓度的RF,RF一般为TgM型,亦有 ...
一、包被抗原 1. 用 50mM 的碳酸盐包被缓冲液 (pH 9.6) 溶解抗原, 使抗原浓度为 10-20 μg/ml,加 100 μ l/孔到 96 孔酶标板,4℃放置过夜。 2. 第二天弃去包被液后,用 PBST 洗涤 3 次,每孔加入 150 μ l 1% BSA 37℃封闭 1 小时。 3. PBST 洗涤 3 次后,每孔加入 100 μl 不同倍比稀释度的血清 ...
ELISA 试验以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操作中的各个环节对试验的检测效果影响较大,如不注意,有可能导致显色不全、花板等结果。我将操作中各个环节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于下,以期给同行带来一些启发,提高试验质量。 下面分析Elisa试验操作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选择试剂 选择质量优良的检测试剂,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操作前将 ...
在一般的概念里,ELISA技术的可操作性强,不需复杂设备,甚至完全手工加样、洗板和肉眼判读结果,便可完成该技术的操作。随着人们对质量控制意识的加强,尽可能做到最低限度的减少系统误差,以及减少劳动强度等观念的不断改进,解决ELISA技术中加样、温育、洗板及判读结果过程的系统误差问题及高效率运作问题导致了自动化概念的形成。ELISA技术的加样、温育、洗板及判读结果过程的科学地、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尽 ...
为让中国用户能够更好的熟悉和掌握PeproTech的ELISA试剂盒及其技术,PeproTech专门制作了"ELISA操作指南视频 ",供各位老师和同学观摩! 视频网址为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3Mzk3NTg4.html 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zU8m93o0tI ...
0 0); text-decoration: none; " target="_blank"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受卫生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难以进行大面积的人群普查与健康体检。因此,注重自身保健及认识本病早期症状的隐匿性,是争取治疗时机、尽可能接近根治的唯一方法。肝癌血清学检查就是诊断方法之一。 1、AFP:AFP是当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AFP是胎儿时期肝脏合成的一种胚胎 ...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抗ds-DNA抗体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 俞颖 范永升 温成平 王新苍 抗双链DNA (double-st randed DNA ,ds-DNA) 抗体主要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 userythe-matosus ,SLE) ,对诊断SLE有 ...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估计患者约有1300万,然而目前甲亢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近日一项新研究成果发现了甲亢治病新机理,这将帮助医生更早预测甲亢的发生。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宋怀东研究员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黄薇研究员等共同主持的课题组,利用多年积累的疾病相关样本,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最先进的基因组技 ...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找到了细胞因子SAMHD1蛋白抑制骨髓细胞感染HIV(艾滋病病毒)的机制,新研究扩展了人们对艾滋病患者免疫系统如何对付HIV以及HIV如何逃避免疫反应的理解,从而找到阻止HIV感染或者阻止其在感染者体内复制的新疗法。相关研究发表在6月3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骨髓细胞是提供抗原的白血细胞的一个子集,对身体抵抗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免疫反应非常重要。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