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的研究B细胞表位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的研究B细胞表位 Roberts曾报道Dactylisglomerata植物花粉变应原DacgⅡ可直接诱导B细胞产生IgE反应,相对分子质量23×106,序列为732bp。Der p1在B细胞的表位,与l~33、60~94、101~111、155~187和209~222残基区相关,与组胺的释放有关的表位有52~71、117~133、176~187,其理化性质见表。D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重组变应原的应用

尘螨重组变应原的应用 1.特异性诊断技术的应用 (1)重组变应原的诊断学:除了1类变应原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尘螨重组变应原均表现出与IgE强反应性。经血清学试验及皮内试验检测表明,重组1类变应原弱于2类,而重组5、7类变应原呈强反应性;实验还证实了以3-4种重组抗原拼接的多价抗原效果优于单一者。皮试是有效、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重组抗原、多价重组抗原作为诊断试剂的优点:易于标准化,其比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研究对变态反应调节及治疗的可能性

尘螨性变应原抗原表位的研究对变态反应的调节及治疗的可能性 (1)选择向Thl细胞免疫应答发展多肽的原则:大剂量皮下注射变应原3~5年,可导致Thl细胞因子的产生;多价特异性多肽及重组变应原使用,使之避免可能产生IgE相关的效应途径。Thl细胞导向佐剂的使用:口服、鼻滴、舌下给药高剂量多肽均可使特异性抗原-Th2细胞产生耐受;使用能选择性诱导产生几-12的APC特异性变应原,如蜂毒磷酸化A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重组变应原表达与合成

尘螨重组变应原表达与合成 DNA重组技术提供了借助与载体系统合成尘螨变应原及多肽的可能性。对于完整以及大片段的多肽变应原来说,表达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激活T细胞的蛋白质仅需要一级结构,而刺激B细胞表位并能与抗体结合者需三级结构。从以往的实验来看,表达的重组变应原仅能满足于T细胞的研究。由于尘螨1~3类变应原是诱发哮喘的重要组分,与患者血清IgE的结合率几乎达到100%,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疫苗的作用机制

尘螨性疫苗的作用机制 (1)特异性变应原对Thl/Th2细胞免疫途径的影响:见图10-7。特异性尘螨性疫苗对Thl/Th2细胞免疫途径的影响 (2)特异性IgE、IgG的调节:特异性疫苗可以诱导免疫系统产生IgG及其亚类IgG4,其免疫复合物可以避免以IgE参与下导向变态反应的免疫路径,诱导不同的免疫效应途径,中止过敏反应。 (3)特异性疫苗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使肥大细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变应原的制备

尘螨变应原的制备 1)变应原溶液制备的基本步骤:材料的粉碎和净化;去除材料中的脂肪和有害物质;有效成分的提取与溶液中分离与去除杂质;溶液的透析与浓缩;溶液的酸碱度的校正;溶液的灭菌及检测;溶液的急性毒性试验;溶液的标准化方法以及温度的控制和有效期的制定。 以上的步骤一般可适用于所有的变应原溶液的制备,但针对不同的材料还须做一些调整,如不含脂肪的材料则不需去脂,某些制剂需要透析和浓缩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疫苗抗原的标准化

尘螨疫苗抗原的标准化 1)尘螨疫苗抗原的标准化的意义:经标准化的变应原疫苗是成功脱敏的先决条件,标准化是维持生产高质量脱敏疫苗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制剂的质量对特异性诊断与治疗的效果非常重要。由于变应原生物制剂包含了有主要及非致敏原成分,前者必须以定量的形式存在,这样在进行及维持治疗才有意义。此外,变应原生物制剂还必须测定其固定的总生物效价。 2)制备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的基本流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尘螨性疫苗的开发及应用

尘螨性疫苗的开发及应用 1.尘螨性疫苗在治疗过敏性哮喘上的应用 目前,多种尘螨性疫苗制剂已经用于临床治疗,尤其针对哮喘的治疗。研究表明,气道高反应性包括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应答中Thl/Th2细胞比例失衡和其他一些因素综合引起。免疫治疗原理在于通过调节过敏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干扰I型变态反应的进程,中止后期效应的发生;免疫治疗也是治疗病因最直接的方法。随着高新技术介入,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途径

基因治疗途径 基因转移治疗疾病的途径有两大类:一类为体内治疗(in vivo),即将带有遗传物质的图11-1 基因转移in vivo途径示意图病毒、脂质体或裸露DNA直接注射到组织器官或血管内,或通过口服、喷雾等方式将遗传物质导人到试验个体内。另一类是经体外至体内的治疗(ex-vivo),是将试验对象的细胞取出,体外培养导人基因,而后将这些经过遗传修饰的细胞重新输回试验个体内。ex v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基因治疗中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靶细胞或靶器官是指基因转移的对象,不同类型的疾病其基因治疗的靶细胞或器官不同。对于某些遗传性疾病,要求对特定细胞的功能缺陷进行纠正,称为原位纠正,它对靶细胞的要求较高。例如,囊性纤维化涉及呼吸道的病理改变,必须以肺部的细胞作为靶细胞,纠正基因缺陷后才能治疗疾病。又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属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基因治疗必须以表达该种受体、发挥清除人体内低密度脂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概念

基因治疗的原理与概念 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疾病都与基因的结构或功能改变有关,因而萌生了从基因水平治疗疾病的念头和梦想。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这个梦想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技术越来越成熟,目标越来越明确,困难也越来越具体。基因治疗是指通过操作遗传物质(无论是人类本身的或外源的)来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进程,包括替代或纠正人自身基因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造血干细胞途径

基因治疗中的造血干细胞途径 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骨髓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目前研究最多和研究最早的基因转移靶细胞。 (1)骨髓细胞的优点:①许多遗传病与血细胞有关,临床治疗也依靠骨髓移植或输血,如镰刀型贫血、地中海贫血、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等,骨髓造血干细胞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些遗传病基因治疗的靶细胞。②骨髓细胞中约有o。1%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分裂和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肝细胞途径

基因治疗中的肝细胞途径 肝脏是人体代谢过程的中心,是分泌血浆蛋白和酶的主要脏器,月于细胞对治疗各种肝细胞相关的遗传病来说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成年哺乳动物肝细胞基本上是不分裂的分化细胞,对反转录病毒感染不敏感。体外原代肝细胞培养也比较困难,而且这种细胞只能分裂几次,扩增能力较差,而以肝细胞作为靶细胞的基因转移必须要有足够量的可供移植的肝细胞。因此,早期以肝细胞作为靶细胞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肌细胞途径

基因治疗中的肌细胞途径 肌细胞是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之一,研究较晚,进展较快,已经成为非常有发展前景的靶细胞。肌肉是药物注射的常用组织之一,有一定的耐受性,肌肉组织数量大,易获取;成肌细胞(肌肉前体细胞)容易分离培养,并易于病毒基因转移;基因转移成肌细胞容易移植回肌肉,并且容易与原位肌纤维融合,而且已经有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成肌细胞移植的安全经验;移植处有丰富的血管,可以将基因产物运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皮肤成纤维细胞途径

基因治疗中的皮肤成纤维细胞途径 与骨髓细胞相比,皮肤成纤维细胞用作基因治疗靶细胞的研究起步虽晚一些,然而由于皮肤成纤维细胞在获得、培养以及移植等方面的便易性,它在基因治疗中的发展很快。 皮肤成纤维细胞容易获取,对培养要求低,操作技术难度小,在普通实验室中容易推广。原代成纤维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能够迅速传代40―50代次,扩增数百万倍以上。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扩增之后也容易植回体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淋巴细胞

基因治疗中的淋巴细胞 外周血最为丰富的淋巴细胞容易获取和分离,淋巴细胞的培养和扩增也是细胞培养的最基本技术之一。淋巴细胞还容易被病毒转染,容易在体外扩增,容易被输回体内。淋巴细胞的不足也很明显?即淋巴细胞处于细胞分化的末端,存活时间短。由于大动物骨髓细胞的分离、纯化和扩增的技术要求高,长期表达令人失望,因此以Blease等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以淋巴细胞为靶细胞的基因转移表达研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转移方法

基因转移方法 如何安全、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人体内的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基因治疗的首要问题,直接决定着基因治疗的成功与否。外源基因依靠基因传递载体导人靶细胞或靶器官,因此基因转移系统是基因治疗的关键和核心。 根据基因传递载体的性质不同,大致可以分为非病毒载体与病毒载体两大类。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优缺点,应根据疾病性质的不同(即靶器官的特殊性)选择切实可行的基因转移方法或基因传递载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其他靶细胞

基因治疗中的其他靶细胞 在基因治疗研究中,血管内皮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角质细胞和胶质细胞等也常被用作靶细胞。理论上,每种细胞具有各自的特性,均有成为基因治疗靶细胞的可能性,在不同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参与血液循环,可使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更快地传递出去。骨髓基质细胞可以从骨髓中获取,实现体外长期培养,并可通过静脉输注返回骨髓,支持造血长达1年。但是骨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基因治疗中的肿瘤细胞途径

基因治疗中的肿瘤细胞途径 肿瘤细胞是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最常用的靶细胞,无论采用免疫增强基因、药敏自杀基因,还是肿瘤抑制基因,肿瘤细胞总是首选的靶细胞。在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基因治疗方面,人们首先采用细胞因子类基因转移TIL,期望增强淋巴细胞对肿瘤的特异杀伤作用。 由于在人体内TIL的靶向性不强等因素,人们把研究重点转到了肿瘤细胞上,希望能够通过细胞因子的转移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多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同源重组基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基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和位点特异性的蛋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