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淡色效应 hypochromic effect

  多肽和DNA之类物质在保持螺旋结构时与保持无规卷曲时相比,最大吸收波没有什么变化,但吸收系数却大为减低,这种现象称为淡色效应,亦称减色效应。它可以用来推断蛋白质和核酸等形成二级结构的程度。通常都用未变性的吸收系数和完全变性的吸收系数之比乘以100定量地表示之。完全形成二级结构时的减色效应的程度可达30—40%。单体的迁移力矩(moment)只有在互相平行或接近平行时才显示减色效应。相反,当迁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移[作用]

转移 translocation 指植物体内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及光合作用和代谢的产物从某一组织、器官运向另一组织、器官的过程。主要是发生于输导组织,分为木质部运输和韧皮部运输,但也有不通过这两种形式的运输,而在组织间进行短距离的物质移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供给物质的组织、器官称为给源(source);接受物质的组织、器官称为受容部(sink),前者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发芽时的营养贮藏器官等,后者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多态现象 Protein Polymorphism

  是一种遗传的多态现象。在群体中,受等位基因决定的蛋白质在氨基酸排列等方面同时存在着两种以上的变异,称为蛋白多态现象。但当等位基因中最高频率超过99%时,一般就不称为多态现象。如果专指酶时则称为酶的多态现象或称为同功酶多态现象。由于大都是用电泳法来检出变异的,所以这样的变异亦称为电泳变异(electrophoretic variant)。一般用杂合体频率来表示群体中蛋白多态的变异量,但是群体中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移抑制因子

转移抑制因子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缩写MIF。是淋巴激活素(lymphokine)之一;是与抗原反应的淋巴球产生的物质,作用于巨噬细胞,具有抑制其运动的活性。这种物质的实质尚不清楚,但在分子量约为7万的蛋白质分区里有这种活性,它也作用于别种动物的巨噬细胞。现在认为,与位于出现迟发过敏性反应的地方积聚单核白血球或者巨噬细胞有关。认为MIF产生于T细胞的说法是有力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弹状病毒 Rhabdovirus

  因其形状有如子弹即用希腊语rhabdos(棒)来命名的病毒(J.L.Melnick和R.M.McCormb,1966)。亦称弹形病毒(bullet-shaped virus)。病毒粒子60—90×200纳米,细长,子弹状,一端平直。膜内含有螺旋状(外径15—16纳米,内径10纳米,螺距7.5纳米)核蛋白壳体。核酸分子量为3.5×106的单链RNA,不能成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含有RNA聚合酶,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粒 protein-grain,protein body

  含于蓖麻、胡桃等富于脂肪的种子或大豆、玉米等种子的胚乳或贮藏组织的细胞中,为贮藏于细胞质小液泡中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在玉米和小麦等谷类种子的胚乳组织的最外层,有富于蛋白粒的细胞层(糊粉层,蛋白粒层)。蛋白粒的内含物很多是无结构的(蚕豆等),也有的由含钙的二磷酸盐所组成的称为类球蛋白(globoid)的球状体(蓖麻)或蛋白质的结晶体(蓖麻、南瓜等)。从蛋白质的性质看也是各种各样,有的微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细胞 albuminous cell

  指裸子植物韧皮射线或韧皮薄壁组织中在形态上和生理上与韧皮因素有联系的细胞。与被子植物的伴胞相似,在起源上是来自韧皮因素以外的因素。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移酶

转移酶 transferase 催化基团转移反应的酶的总称。又称移换酶,是酶分类的主群之一。如A-B+C-HA-H+C-B那样,是以从一种化合物(供体)将基团B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受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可根据转移基团的种类来进行分类。1.C1基:甲基、羟甲基和甲酰基(与四氢叶酸有关),羧基(与生物素有关)或氨甲酰基,脒基。2.醛基、酮基(如转酮酶、转醛酶)。3.酰基和氨酰基(如乙酰转移酶)。4.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腺 albumin(ous)gland,albumengland

  〔1〕是在产生较大形卵的腹足类(例如:蜗牛)的两性腺和两性输管连接部附近、开口于输卵管较大的舟形腺。功能是分泌卵细胞的被覆物。  〔2〕与阔节裂头绦虫分布在节片左、右侧的葡萄状卵黄腺不同,在无钩绦虫型的生殖腺节片正中线的后缘,有呈网形的块状腺,称为蛋白腺。  〔3〕是蛭类总输卵管周围的柔软的腺样组织。分泌蛋白物质。另外寡毛类的卵壳腺亦称为蛋白腺。  〔4〕是鸟类、爬虫类输卵管壁内的分泌卵白的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移RNA

转移RNA transfer RNA 简称tRNA。亦称受体RN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具有使信使RNA(mRNA)上的密码子(cod- on)对应于氨基酸的作用,把作为碱基排列的遗传信息经过它而在核糖体上翻译成一定蛋白的氨基酸顺序。对细胞内20种氨基酸各有一种或更多的同功转移RNA(isoaccepting tRNA)。tRNA为沉降系数4s,分子量2—3万,含核苷酸70—90个的较小的RNA,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蛋白质 protein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一类高分子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蛋白质是活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作为维持细胞生活的活性物质(如酶等),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物质,它在体内不断地进行代谢循环,而在外观上似乎保持着恒定状态。蛋白质是由各种L-α-氨基酸类(H2N-CHR-COOH,R=H即甘氨酸)彼此返复以肽键(……CO-NH……)结合而形成的多肽链(H2N-CHR1-CO-NH-CHR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蛋白质 C-protein

  为肌肉调节蛋白质。分子量约14万,在肌原纤维A带中的A丝上,显示43纳米周期,常混存于肌球蛋白的材料中。为G.Offer(1972)所发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移

转移 metastasis 多数是指肿瘤细胞由身体的某一部位被运送到另外远离的组织器官并继续增殖的现象。有时对结核、败血症等病原体和病灶的体内蔓延也用这个名称。由淋巴运送的称为淋巴道转移(lymphogenous meta- stasis),癌瘤就是以从淋巴道转移原发灶到达最近的所属淋巴结为特征的。通过血流进行运送的称为血行转移。肿瘤细胞游离到体腔中,定居于浆膜面继续增殖的也是一种转移,称此为内转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M-蛋白质 M-protein

  为肌肉调节蛋白质。分子量约15.5万。为A带的中央支持着肌球蛋白的M线的组成成分。占肌原纤维蛋白质的0.5%。为真崎知生(1968)所发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衣壳现象

转衣壳现象 transcapsidation 指某些病毒的基因组为别的病毒衣壳所包裹的现象。1965年,拉普(F.Rapp)等发现,腺病毒和SV40的交换型病毒(particle aiding replicationof Adenovirus;PARA)在增殖时,如以另一种腺病毒为辅助病毒,核酸就包被于这个辅助病毒的衣壳内而形成新的病毒质粒。他们把这种衣壳变换的现象,称为转衣壳现象。噬菌体中的特别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SH-蛋白质 SH-protein

  广义来说,以任何形式发现具有SH基的即可称为SH-蛋白质。但一般是指在生物活性的表现上,具有不可缺少的SH基的蛋白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位子

  转位子 transposon 系在原核生物的染色体或质粒中存在的转移因子之一,因运输标记基因而得此名。根据其由来或标记基因的种类而分为Tn1,Tn2,Tn3…,已发现许多具有以决定耐药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其结构上的特征为,其两端具有插入排列顺序或其一部分,此插入排列有同方向的,也有逆方向的。例如,运输耐卡那霉素基因Tn5。其两端具有为1460碱基对(bp)反方向的插入排列顺序(图)。而运输耐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LETS蛋白质 LETS protein

  为 large external transformation sensitive的缩写。是指从细胞外部进行作用,伴随细胞的癌变,而易发生量的变化的一种蛋白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位因子

转位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 系在始终保持一定结构下染色体DNA上转位DNA的单位。此因子在基因区域中转位,则此基因的机能便失掉,同时对下面基因的表达也多有影响。另外由于转位因子的存在,往往引起邻接的DNA区域缺失。原核生物的转位因子包含插入序列(IS)、易位子(Tn)和噬菌体Mu等。易位子为具有标记基因的转位因子,其两端有插入序列或具有部分插入序列的一部分。作为标记基因已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位行为

转位行为 displacement behavior 可以看到,在相斗的两只鸡中,有时其一方会突然地用嘴啄触地面;或在势力范围境界处于恐吓中的棘鱼,也会突然地表现出头部朝下钻掘水底砂石作穴的行为,这些都是由于攻击与逃避两个相反的冲动,在不分高低的矛盾状态下而诱发的另一种摄食或筑巢的行为型式。如此所表现的第三行为,称为转位行为。转位行为与本来的目的无关,其产生的原因虽有各种说法,但多认为是通过这种行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