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干 mesome 根据顶枝学说的概念,植物体的两个分枝点之间的节间称为中干(W.Zimmermann, 1938)。是从化石蕨类咀草(鹿角蕨、莱尼蕨、Rhynia)的形态结构考虑出来的,所以很难符合现存的高等植物。但瓶尔小草目(Ophiogossales)的总柄(phyllomophore)据说是中干起源的(西田诚,1952)。 ...
中耳 middie ear 两栖类以上脊椎动物耳的一部分,哺乳类位于耳的中部。鱼类没有中耳,但鲨鱼类的第一鳃裂前的喷水孔的痕迹相当于中耳,其入口有鼓膜。中耳由鼓室、鼓膜、耳咽管和鼓室小骨构成。鼓室是由第一鳃弓发生的,为充满空气的腔,外部由鼓膜封闭。鼓膜是薄的弹力膜,可感受声波。两栖类、爬虫类和鸟类,鼓膜的振动传导给来源于鳃弓的舌颚软骨、位于鼓膜一端的耳小柱(columella auris)。耳小柱 ...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各个外周性(并离中性)神经纤维或纤维束。如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在解剖学上并不构成独立的系统,而是混布于脑脊髓神经中具有不随意性,以及由节前纤维、节后纤维组成等共同点。但神经节不象交感神经节那样是在通路中独立存在,大多数是存在于其所支配的器官内或其近旁。节前纤维细胞(副交感神经细胞)与交感神经相反,仅局限在中脑、延髓、荐髓三部分。来自前二者的纤维,称为头部副交感神经(cranial ...
中毒 intoxication 人或动物由于受少量物质的危害作用,有时可以致死的现象。这种作为病因的物质称为毒物。中毒不单是由于体外的毒物,也可由体内代谢过程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所引起。有害于生物健康的量称为中毒量。可以引起死亡的最小量称为致死量。食物中毒中有的是由河豚毒、蕈类毒等一些天然含毒物所引起,有的则是食物中混入沙门氏菌、葡萄状球菌、腐败菌、肉毒杆菌以及麦角菌等所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的过程 ...
中大脑 deutocerebrum 节肢动物脑的第二部,亦称第二脑。中大脑位于前大脑的后方、后大脑的前方,向第一触角伸出神经纤维。 ...
亦称为副睾。(1)关于脊椎动物,可参阅输精管词目。(2)节肢动物的输精管,其呈复杂的缠绕的块状的部分。这里亦称为前列腺。
中肠腺 mid-gut gland, mid-intestinalgland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开口于中肠的複泡状或者复管状的腺样组织,即消化腺,多数呈现暗绿色到暗褐色,分泌消化酶进入胃中。具有脊椎动物肝脏和胰脏的机能,为此亦称为肝胰脏(hepato-pancreas)。 蟹的消化腺就是肝胰脏。由于动物不同,所以无论在构造上,或者在机能上都有所差异。在喇蛄中,中肠腺由空泡细胞(德.Blase ...
作为一种生理过程进行多精受精时,其未与卵核结合的其他剩余精子的精核,称副精核(J.Rückert,1899)。在进行盘状卵裂的动物的胚胎发育初期,在胚胎的边缘常常可以看到这种副精核。这种副精核虽也能进行若干次分裂(如鲨),但并不参与胚胎的形成。
中肠 mid-gut, mit-intestine 亦称主肠(德Hauptdarm)。在胚胎学上为起源于内胚层的消化管的一部分,向前经前肠至口,向后经后肠达至肛门。其形态、功能、名称可因动物种类之不同而形形色色。脊椎动物的小肠是由中肠分化的。中肠与前肠的分界处有肝输出管的开口,在与后肠间的界线上常常产生盲肠。在昆虫,中肠也称为胃,与前肠和后肠不同,它没有几丁质内膜,多数情况是在前端附有数个叫做胃盲 ...
中层 middle lamella,intercellular layer 亦称胞间层。为植物组织中相邻细胞相互连接的薄层,亦可看做是细胞壁的最外层。一般钙含量高,果胶质为其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有多糖、蛋白质,可看做是植物的胞间物质(intercellular substan-ces)。在细胞分裂末期出现的细胞板上沉积果胶质,而形成初期的中层。在离析酶(maceras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溶解中层时 ...
脊椎动物中的羊膜类,作为成体的肾脏,有后肾形成,雌性的中肾及中肾输管退化。但在成体中仍残留着痕迹,其中把构成相当于雄性副精巢的中肾小管及中肾输管的痕迹,称为副卵巢。在卵巢间膜中构成一些盲管。由此向后于尾方相当于雄性侧精巢的中肾小管的痕迹,称为侧卵巢或卵巢旁体。另外,再向后的中肾输管,则相当于雄性输精管的残留部分称为卵巢冠纵管。
病毒科名,形态与正粘病毒类似,故有此名。病毒粒子为直径150—600纳米的球形,在包膜内侧含有螺旋性的壳包核酸(宽18纳米,髓5纳米,长1.1微米)。核酸为单链 RNA,分子量为 5—8×106,不能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可通过病毒粒子内RNA转录酶形成mRNA。此类病毒中可为紫外线不活化的仙台病毒(HVJ)所利用制备异核体和杂种细胞。多能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疾病。所包括的病毒有:副流感病毒1、2、 ...
第11对脑神经是有羊膜类动物的独立的纯运动神经。由延髓根(radix myelencephalica)和脊髓根(radix spinalis)两根合一以后再分为内侧支(ramus intermus)和外侧支 (ramus externus)两个分支,前者合于迷走神经,后者分布在斜方肌和哺乳类的胸锁乳突肌(musculus sternocleidomastoideus)。支配斜方肌的一支在板鳃类和两 ...
鼠等,在肾上腺以外的地方也散有肾上腺组织,称此为副肾上腺。多在肾门附近,或沿其近旁的下腔静脉而分布,是稍呈圆形的细胞块,直径在1—2毫米以下,带红色,肉眼不易发现。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层细胞构成,有时混有网状层成分。一般不含有髓质细胞。在正常鼠恐无任何作用,但摘除肾上腺后则开始变大,约一个月后,在相当程度上可代行肾上腺皮质机能。
异质结合体中存在的等位基因一方能以非常高的频率使另一个等位基因持久地变成和自己完全一样的基因的突变,这种非常特殊的现象称为副突变。是R.A.Brink(1956)在研究玉米的R基因座位时发现的。在同质结合体中Rr基因非常稳定,但在异质结合体RrRst中Rr会突变成Rst,其突变频率可达100%。 ...
高等植物的腋芽通常为一个,除此以外所生出的一至多个芽均称为副芽。大部分在腋芽近轴面一侧的直线上依次排列,最内的长得最小(丹桂Osmunthusfragrans f.auranticus和野珠兰Stephananda inci-sa)。也偶有在远轴面亦即在叶之间形成的,最下面的长得最小(忍冬属Lonicera的特征)。腋芽受伤时可伸长,但通常不发芽而以休眠芽结束。
指由R.Feulgen和H.Rossenbeck(1924)提出的鉴定DNA的细胞化学反应。将细胞用 RNHCl在60℃下水解(水解时间由固定液而定)。如用Schi-ff′s试剂来作用,由于嘌呤碱基特异性的游离所生成的脱氧核糖的醛基与复红(fuchsin)反应,核染色体染成紫红色,表示DNA的存在。对由在最适条件基础上的富尔根反应所显色的DNA,可用显微分光测定法进行定量。
指植物生产量巨大的湖泊。夏季由于植物性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以多半呈现“水面开花”(wa-ter-bloom)现象。湖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而湖水通常呈中性或弱碱性。由于夏季表层进行着旺盛的光合作用,因此水里含碱量升高(pH值常超过10.0。)湖水呈绿色或黄绿色,因为植物性浮游生物等的光合作用,消光系数增大,湖水透明度小至5米以下,有时仅为数十厘米。在热带地区,常可见到此种类型的深水湖,但在温带地区 ...
原来是湖泊学的术语。湖泊在形成初期,一般深度大生物少,是属于水质清澈的贫营养湖类型,但是年长日久,即使没有受到人为的影响,也会逐渐沉积变浅,蓄积营养物质,生产力和生物量增大,湖水变浊转化成富营养湖类型,这种现象称为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原是指处于天然状态的湖泊其湖泊学的特性变迁,但近来这个词多用来说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湖泊和海湾的有机污浊现象。因此为了区别,把前者称为自然富营养化,而后者专指随着人类 ...
指在冬季降雨、夏季干旱的地中海地方的自然林区,因受强度放牧等人为的影响所形成的矮灌木群落。是以家畜不喜吃的、带刺的和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或分泌乳汁的植物为优势种。在洼地除矮灌木和半灌木以外,也生长着其他一些具有鳞茎和块根的地下植物。一年生植物一般比较少见。在法国南部还可见到典型的咖里哥宇群落。咖里哥宇群落与西班牙所称的tomillares和希腊所称的phrygana两群落是属同一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