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侧舌突起、舌状体。是在昆虫的头部颚区的内壁中间膨出的大的膜质舌状突起。在其与头楯基部之间的口,和在下唇基部之间的腔内分别有唾液腺的开口。 ...
绣菌类的一种双核无性孢子。在由绣孢子产生的对核菌丝体形成的夏孢子器(uredium)内产生许多夏孢子。夏孢子开始是在寄主体内生活,然后穿破表皮向外扩散。进入细胞后,以单细胞的形态,生出密集的刺状或泡状的小突起;形状为长椭圆形或卵形;桔黄色、黄褐色、褐色或近于无色。上有数个发芽孔,以芽管发芽,同样产生形成夏孢子的菌丝或冬孢子的菌丝。 ...
指夏季生长绿叶,而冬季寒冷时期出现落叶的阔叶树构成的植物群落,这种季节变化多在温带北部附近。在欧洲是北纬60—40°,北美及亚洲是50—30°附近。这个群落发达的地区是夏绿林带(落叶阔叶林带),较此更暖和的地区有阔叶常绿林(laurisilv-ae)带,而在寒冷地区可见到针叶林带。夏季温度湿度都很高,而冬季温度相当低的地方,则有由乔木构成的夏绿乔木群落(aestatisilvae)。多为阳树性 ...
亦称贯通纤维(perforating fiber)。 ...
(1) female egg=雌卵。 (2)在雌雄同体的扁形动物棒肠类的某些种类中(例:Mesostoma chrenbergi),在幼虫交尾器未完成期间通过自体受精,形成卵黄量少、卵壳薄的无色卵,这种卵在母体内发生之后,排出体外。由于在夏季可反复进行数次,所以称为夏卵。直到秋末交尾器发育完成,在进行交尾以后,才产生大形的卵黄多的卵壳厚的少数卵于体外。这种卵可耐低温、干燥,越冬后至翌春孵化, ...
亦称刺激-反应理论。是把学习作为某种刺激(S:stimulus)与某种反应(R:response)的结合来考虑的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赫尔(C.L.Hull),他的理论体系蒐集于1943年的“Principleof Behavior”一书中。其源流可追溯到英国的联合主义心理学,1898年由桑代克(E.L.Thorndike)提倡的效应定律,而开始出现了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结合的主张。提倡行为主义心理 ...
韦伯(E.H.Weber)所创造的用语.直接感知自体各部位(躯干、四肢)产生的力和来自外部的作用力的感觉。与位置觉和运动觉一样,主要是指基于肌肉、腱、关节、骨膜等张力和压力感受的一种深部感觉(特别是肌肉觉)形式,其中有关肌梭、腱梭作为特殊的力觉感受器还正在进行研究。肌肉被动牵张时,肌梭和腱梭同时兴奋,主动收缩时前者松弛仅后者兴奋,引起力觉,尤其作为诱发本体反射和姿势反射的感觉也是重要的。现实的力觉 ...
过去是指生物学的方法论和生命论,而现在则是指在实验论证事实的基础上使生物学向理论化发展的一门学科。包括群体遗传学在内的进化和系统的研究,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的某一侧面都是这方面的例子。理论生物学的理论可举出这样一些内容:(1)有关特定的过程或现象的理论:诸如学习、主动运输、光合作用、致癌、染色体、酶的作用、形态建成等:(2)特定的研究和开发规划:譬如选择的变异、药物制造规划、电子机 ...
指骨骼肌作等张收缩时,荷重(张力)P和缩短速度V之间的关系。认为这关系是等轴双曲线,可以用(P a)(V b)= 常数= b(P0 a)来表示。这里,a、b是常数,a称为热常数,P0是等长最大张力。这个关系式称为希尔(Hill)公式,一般认为此式对于各种肌肉均显示近似。上式可改写为(P a)V= b(P0- P),式的左边为单位时间从肌肉释放的能量减去维持热量后的量(功 缩短热),此量表示与 ...
自从立克次(H.T.Ricketts,1871—1910)和普罗瓦茨克(S.J.M.Prowaczek, 1876—1915)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立克次体以来,现在已经发现如下表所列的各种病原性立克次体。 然而这些立克次体仅仅是在各种节足动物(昆虫类、蜘蛛类)体内所发现的许多种类的少数几种。立克次体的大小通常为(0.3—0.5)×0.3微米,比细菌小,用普通的细菌滤过器不能分离。一般来说其形 ...
Johannis和Ивановский是圣约翰节(旧历6月 24日),Lammas是收获节(8月1日)的意思。(立)秋前芽就是指在这时期急速伸长的嫩芽。榉树、柯树等多种树木,4月左右所有的新芽一齐抽出,不久叶片长大,枝的伸长几乎停止。此时形成来年的新芽,到7、8月的时候,其中的一部分突然开始伸长,抽出生长势较强的幼枝,长出的叶片也比春天的大,活力也较强。有时一年当中能这样反复2—3次。原因在于新芽 ...
已知在生物体内有很多这种情况,即立体化学异构体中仅一种特异性的代谢或合成。自然存在的糖大部分是D型,α-氨基酸是L-型,没有发现例外。这些催化生物体内反应的酶,由于大部分仅和立体化学异构体中的一种起反应,所以一般认为这种特异性是酶蛋白质与底物结合的部分,是基于具有仅适于一种异构体的结构。例如肌肉的乳酸脱氢酶仅作用于L( )- 乳酸,对D(- )- 乳酸无作用,精氨酸酶仅作用于L-精氨酸。琥珀酸脱 ...
藤田安二依精油成分在植物体及其群体中的分布方式,提出表示植物种类类缘关系的图式(本世纪50年代)。用相互类似的种的成分,即以其具有相近似的化学组成来考虑产生相近似的代谢系统的渐进进化:同时将这些关系继续在立体上给予各种安排,就能作出表示植物类缘关系远近的图式。这种拟用三维空间来表示复杂的相互关系的立体性的(stereometric或dynamic)设想,被认为是既饶有趣味而又过于勉强。 ...
亦称实体视觉。用双眼视看到的立体物体,虽然物体的网膜象本身是平面的,但在感觉中枢内由于心理作用,却被感觉为立体(立体感)。这被认为是基于双眼视差的存在以及单视界外的物点被复视的结果。单眼视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判断出远近和深度,但双眼视时,即使不转变视线,只消一瞥便可感觉到立体性。仅用具有某些视差的两眼网膜象的融合才能产生立体视觉的这一事实,可由立体镜(stere-oscope)得以证明。 ...
普通显微镜呈现的物象是倒象,如在光路中设置使之呈现正像的三棱镜,再将二个物镜设计成30—45°的俯角,便会观察到材料的立体象,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显微镜称为立体显微镜。这种显微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二个物镜具有相同俯角的立体显微镜,另一种是单个物镜的光通路内装有三棱镜的立体显微镜。此外,为了增加立体感,有的立体显微镜上还附有简单的偏光装置,为了观察方便,有的装有可变焦距透镜。 ...
放线菌Streptomyces mediterranei产生的抗菌素,有利福霉素 B.O.S.SV等类别。对革兰氏阳性菌、结核菌有强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作用很弱。对细菌的RNA聚合酶在开始解读模板DNA时显示有阻碍,但对真核细胞的 RNA聚合酶无抑制作用。一般认为能与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β亚单位相结合。 ...
利福霉素SV的衍生物之一,由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特别显有强的抗菌作用,所以广泛被用作转录的特异抑制剂。
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lydicus的培养液中得到的抗菌素。 C32H44N2O9在抑制细菌的RNA聚合酶方面有与利福霉素(rifamycin)相似的作用,即阻止RNA链的延长。 ...
把铁丝浸于浓硝酸溶液中,使表面形成氧化被膜成为非动态状态。此时若在一处用锌棒触捅或通以电流作为刺激,则该处的被膜可被损坏,这一“伤痕”在铁丝上变动状况可用肉眼观察。这一现象与兴奋在神经上的传导颇为相似。利利氏(1918)对此曾作了详细的研究,而称为利利氏神经模型。
存在于食虫椿象、臭虫及螫蝇等吸血性昆虫体内的激素。食虫椿象,其吸血量可达其身体大小的12倍,而血液中多余的水和盐类可以立即排出,以保证大量吸血。此激素系存在于中胸部食管下神经节后方两种神经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蛋白质性激素,在吸血的刺激下,从神经末梢分泌于体液中。一般在开始吸血后一分钟之内就开始分泌,由于它的作用而使马尔比基氏管的排泄能力增高1000倍。30分钟后排出的水和盐类大致与体重相等,而2—4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