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立克次体 rickettsia

        互联网

        859

          自从立克次( H T Ricketts 1871 1910)和普罗瓦茨克( S J M Prowaczek 1876 1915)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立克次体以来,现在已经发现如下表所列的各种病原性立克次体。

          然而这些立克次体仅仅是在各种节足动物(昆虫类、蜘蛛类)体内所发现的许多种类的少数几种。立克次体的大小通常为( 0.3 0.5)× 0.3微米,比细菌小,用普通的细菌滤过器不能分离。一般来说其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态是杆菌状或球菌状,也有排列成两个以上的链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姬姆萨染色染成红紫色,在细胞内呈偏在性寄生,以分裂法增殖。显示有柠檬酸循环的存在,并证明有脂质、蛋白质的合成系统。 RNA合成活性虽被证明,但三磷酸核苷酸合成系尚未得到证明。至于其增殖为什么必须在活细胞内的理由,现在尚不明了。在人体,是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网状内皮细胞内增殖,能引起皮肤发疹、脑症状、间质性肺炎等。立克次体能和抗体呈现补体结合反应,并显示一种毒素作用。本症患者血清具有使变形杆菌( Proteus vulgaris)的某种菌株( OX 19 OX 2 OX K)凝集的特异的性状。据此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立克次体病的鉴别诊断上( Weil Felix反应)。有人认为立克次体在生物进化上首先是作为节肢动物的病原体间感染,其次大部分成为共生体的一群细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