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化酶a phosphorylase a

为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型。是催化糖原发生磷酸解而形成1-磷酸(G-1-P)葡萄糖反应的酶, ΔG°′= 0.73卡。从a(1→4)键的非还原端开始分解,分子量约38万,具有4个相同的亚基,每个亚基含有活性丝氨酸残基和磷酸吡哆醛。存在于肌肉里,Cori夫归曾将之提纯。最适pH为6.8。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化酶 phosphorylase

  催化糖苷键进行可逆的磷酸分解的一类酶之总称。参与生物体内多糖和核苷等糖苷的合成和分解。狭义的指α-葡聚糖磷酸化酶。(1)α-葡聚糖磷酸化酶(α-glucan phosphorylase),广泛分布于动物(肝脏),植物、微生物中,已从马铃薯中分离出结晶。淀粉(淀粉磷酸化酶)和糖原(糖原磷酸化酶)的磷酸分解,生成1- 磷酸葡萄糖。  (2)蔗糖磷酸化酶:在微生物嗜糖假单胞菌(Pseu-domona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化酶b phosphorylase b

糖原磷酸化酶的不活化型。磷酸化酶a由于磷酸化酶磷酸酶(phosphorylase phosphatase)的作用脱磷酸而生成。在有AMP(5′- 腺苷- 磷酸)时活性。分子量约19万,由二个相等的亚基构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化酶激酶phosphorylase kinase

  通过来自ATP的磷酸转移,使非活性的糖原磷酸酶b型磷酸化成为活性型a的酶。 EC2.7.1.38.骨骼肌的酶分子量为133万,由A、 B、 C 3 种亚单位(分子量分别为11.8万,10.8万,4.1万)所成,称为A4B4C8结构。有二型,非活性型因Ca2 而活化。在依赖于环AMP的蛋白激酶的作用下由ATP转移磷酸基,成为活性型磷酸化分子(不需Ca2+)。磷酸结合于B及A 亚单位。由蛋白质磷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化势 phosphorylation potential

  指在细胞内合成ATP时自由能的变化ΔG′=ΔG°′+1.36log10 〔ATP〕/〔ADP〕〔Pi〕)(Pi为正磷酸),为表示细胞能量状态的指标之一。在活体能量转变反应中占中心位置的ATP,通过糖酵解、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等来提供(ADP+Pi→ATP+H2O,ΔG°′=7.3kcal/mol),由逆反应而分解为活体合成和机械功的能量来源。在 ATP的消耗和合成的平衡中,如果偏向于消耗,则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肌酸 creatine phosphate

  磷酸原之一。是P.Eggle-ton和G.P.Eggleton(1927)首先从猫的肌肉中发现的,它广泛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肌肉中。为无色水溶性,其钠盐、钙盐也可溶于水。具有高能磷酸键(ΔG°′= - 10.3千卡)在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成肌酸与正磷酸,在中性溶液中,比较稳定。在生物体内由肌酸和ATP经酶的作用合成,但反应是可逆的,呈如下的平衡(称为肌酸激酶反应,过去称为Lohmann反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化酶磷酸酶 phosphorylase phosphatase

催化磷酸化酶a变为磷酸化酶b反应的酶。EC3.1.3.17。在此过程中游离出4分子的无机磷酸。这些无机磷酸是在磷酸化酶a的4个亚基在各自特定的丝氨酸残基上被酯化的。在磷酸化酶激酶的作用下,利用ATP可进行逆向转化反应。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己糖激酶 phosphohexokinase

催化由ATP把一磷酸己糖磷酸化而成为二磷酸己糖反应的酶之总称。6- 磷酸果糖激酶已在肌肉、脑、植物中广泛发现,在ATP和Mg2 的存在下,生成1-6- 二磷酸果糖。在肌肉中存在和1-磷酸果糖激酶(EC2.7.1.56)相同作用的酶,此外在肌肉和酵母中也存在着磷酸葡糖激酶(E.C.2.7.1.10),都是在ATP和Mg2 的存在下生成二磷酸己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己糖异构酶 phosphohexose isomerase

亦称为己糖磷酸异构酶。已知的有磷酸葡糖异构酶(phosphoglucose isomerase)和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hosphomannose isomerase)。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磷酸酶 phosphatase

水解酶的一种。是磷酸酯及磷酸无水化合物(多聚磷酸)水解的酶之总称。有时也分别称为磷酸酯酶和多磷酸酶。另外前者有磷酸单酯酶(phosphomo-noesterase)和磷酸二酯酶 (phosphodiesterase),后者有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偏磷酸酶(meta-phosphatase)和焦磷酸酶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体栓塞

  多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已溶解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均可形成气体栓塞(air embolism)。前者可见于分娩或流产时,由于子宫强烈收缩,空气被挤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头颈手术、胸壁和肺创伤损伤静脉时,空气也可在吸气时因静脉腔内的负压而被吸入静脉。空气进入右心后,由于心搏动,将空气和心腔内血液搅拌形成大量的泡沫,泡沫状的液体有可压缩性,当心收缩时不被排出而阻塞肺动脉出口,导致猝死。一般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脂肪栓塞

  含黄骨髓的长骨发生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挫伤时,脂肪细胞破裂所释出的脂滴可侵入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流;脂肪肝时也可由于上腹部猛烈挤压、撞击,使肝细胞破裂,其所含脂肪也可进入血流。这都可形成脂肪栓塞(fat embolism)而出现症状。但在某些毫无骨折或脂肪组织挫伤的疾患,例如糖尿病时的血脂过高、烧伤、酗洒和慢性胰腺炎等,也常可在尸检时发现无症状的脂肪栓塞,该脂肪栓子的来源是由于血脂过高或精神激烈刺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血栓栓塞

  由血栓引起的栓塞称为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最为常见,占一切栓塞的99%。  1.肺动脉栓塞 血栓栓子约90%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可来自盆腔静脉很少来自下肢浅表静脉。较小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小分支,多见于肺下叶,因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支气管动脉的血流可以通过吻合支供应该区肺组织,后者可赖以避免梗死;但若栓塞前,肺已有严重淤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卡介苗

卡介苗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减毒疫苗。它注入人体后,能使人体内产生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防止感染和发生结核病。现已公认,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十分有效的措施。迄今为止,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应用已有半个世纪,是防痨(痨病是结核病的俗称)之“盾”。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初次感染常见于学龄儿童。引起各种结核病的元凶是结核杆菌,但在100多年前这还是个谜。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召开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急症医学

急症医学又称急救医学或急诊医学,它是研究与处理急、危病人及伤员急救、途中监护治疗、医院内治疗,及其组织和管理等问题的专门学科。 急诊指急速地为急症病人进行检查和诊断所采取的行动;急救是为防止处于危急状态下的病人死亡和其后致残,而对患者提供的紧急医疗服务。两者同为急症医学的重要核心。急诊医疗勤务体系(EMSS)是负责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分诊、有组织地转送病人及与基地医院密切联系的机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流行学

流行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群体医学的一门学科,曾译流行病学。英语中流行学一词来自希腊文,意为“在人群中”。 流行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这与临床医生研究对象是个体病人明显不同。流行学主要研究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发生了疾病,即疾病分布的描述;疾病的流行规律是什么;疾病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哪些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如何采取措施控制这些疾病,控制的效果如何。以最终达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法医学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医学是一门应用医学,又是法学的一个分支。 法医学为制定法律提供依据,为侦查、审判提供科学证据,因此法医学是联结医学与法学的一门交叉科学。现代法医学分基础法医学和应用法医学两部分:前者研究法医学的原理和基础:后者则运用法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关问题。这包括受理杀人、伤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超生医学

超生医学是从医学角度研究超声对人体的效应及临床应用。涉及超声生理效应、仪器设备、临床应用以及有关的理论、技术等。 虽然人类早已观察到不少动物(如蝙蝠、鲸、海豚等)能发生及感受超声,但压电效应发现后,人类才可能制造适于医学应用的超声波。超声治疗机和更为复杂的超声诊断仪的发明均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如“A型”超声诊断是以曲线的幅度来反映反射回声的强弱,因此需要用阴极射线示波器才能实现,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航海医学

航海医学是研究航海条件下各种医学问题的学科,它是医学科学与航海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医学科学在航海条件下的具体应用。 人类在从事航海的过程中,会受到水面及水下各种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及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船舶的机动性大,在较短时期内可航行在不同海域,停靠不同港口码头,接触面广泛;船舶舱室空间狭小,船员居住密度较高;出海航行期间淡水及新鲜食品供应受到限制;远离陆地、生活单调,环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