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油菜、油白菜、小油菜。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茎短缩。基生叶发达,大型,倒卵形,深绿色,全缘,有不明显的钝齿或波状齿。叶柄明显,扁宽,两侧多无叶翅。茎生叶多数卵形,无叶柄,基部成耳状抱茎,顶生总状花序,圆锥状,花淡黄色。长角果条形,开裂,有细而长的喙。种子球形,紫褐色。喜冷凉气候,需水肥充足。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及北方地区广为栽培,为夏秋季主要蔬菜。
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茎有分枝。叶具叶柄,不抱茎,叶片宽卵圆形或窄披针形,边缘有缺刻、疏齿或全缘。总状花序花后延长,花淡黄色。角果条形,种子球形,紫褐色。一般耐寒性较差。原产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有叶用芥菜、茎用芥菜和根用芥菜三类。为主要蔬菜之一。亦可腌制,种子可榨油或制芥辣粉。
又称芸苔。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茎粗壮,多分枝。叶互生,抱茎。总状花序,花黄色。十字花冠,四强雄蕊,长角果条形,先端有喙。种子球形,紫褐色。花期3~4月。性喜温暖和肥沃土壤。我国分布较广,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和西北地区为最多,为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及蜜源作物之一。种子含油量40%左右,供食用;嫩茎叶和花梗作蔬菜。 ...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李亚科。落叶乔木。叶卵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叶柄近顶端有2腺体。花单生,先于叶开放。萼裂片5,花后反折,花瓣白色或稍带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核果球形,果皮多为金黄色,常有红晕。果肉味甜多汁,核平滑,沿腹缝有沟。喜温凉而较干燥气候。原产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多用嫁接法繁殖。果供生食外,可制成杏干、杏脯等。杏仁可食用、榨油、药用、能润肺止咳、平喘、润肠。 ...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李亚科。落叶小乔木。叶矩圆状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密浅钝圆重锯齿,下面除脉腋间有毛外,余均光滑;叶柄近顶端有两或三腺体。花先叶放,常3朵簇生,具柄,萼筒钟状,裂片卵形,边缘有细齿,花冠白色,雄蕊多数。核果卵圆形,基部凹陷,有深沟,绿色、黄色或浅红色,光滑,核有皱纹。原产我国。此外,还引种美洲李和欧洲李。用嫁接或分株法繁殖。中国李和美洲李中多数品种自花不孕,栽培上须注意配 ...
又称卢桔,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苹果亚科。常绿小乔木。叶革质,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表面皱缩,背面密被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花白色,有芳香。花柱5,离生。梨果球形或椭圆形,黄色或桔黄色。花期冬季。性喜温暖湿润,宜于荫处生长。原产我国,以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栽培最盛。用种子、嫁接或压条等法繁殖。品种颇多,其中优良品种有浙江塘栖“软条白沙”、“大红袍”,江苏洞庭山“照种白沙”,福建莆田“大钟”等。果生食, ...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李亚科。落叶乔木。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密锯齿,叶柄顶端有2腺体。花先叶开放,单生或两朵齐出,萼筒钟状,花瓣多为白色或淡红色,味香。雄蕊多数,离生,心皮1。核果球形,两边扁,有沟,味酸。核有蜂巢状孔穴。性喜温暖湿润,对土壤适应性强。原产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多用嫁接、种子繁殖。依采收时果色不同,可分为白梅(青白色)、青梅(绿色)、花梅(带红色)等类型。果供食用,可制蜜饯 ...
双子叶植物,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属(Rosa)植物的泛称。落叶或常绿灌木,茎直立、或蔓生,常具皮剌,奇数羽状复叶,托叶大部附生于叶柄上;稀单叶,无托叶。花单生、聚生或集成伞房花序。花色多种,通常有芳香。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壶状或杯状花托内。果为蔷薇果。花期5~8月,产于北温带及亚热带,我国南北各地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栽培时常用扦插、嫁接或压条等法繁殖。种类多,常见的如野蔷薇、多花蔷薇、 ...
双子叶植物,锦葵科。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叶片心状圆形或肾形,5~7浅裂,边缘有圆锯齿。花单生或3~11朵簇生于叶腋,花柄长短不等,副萼3片,分离。花冠淡紫色,有紫脉,美丽。蒴果扁圆形,花期5~10月。我国各地多有栽培。为常见的观赏植物。 ...
又称槿麻。双子叶植物,锦葵科。一年生草本。茎不分枝,有剌。下部叶心脏形,不分裂,上部叶掌状深裂。叶柄疏有小剌。花大、单生枝端叶腋,具条形小苞片7~10枚,分离。花萼近钟形,有剌和绒毛,裂片5。花冠黄色,基部红色,单体雄蕊,心皮5,结合,花柱分枝5。蒴果球形,密生剌毛,先端有短喙。花期秋季,短日性,喜温暖,需水较多,适应性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为重要麻类植物。茎的韧皮纤维柔软有光泽,主要供制麻袋、绳 ...
又称青麻。双子叶植物,锦葵科。一年生草木。茎有柔毛。叶互生,圆心形,被短毛。花单生叶腋,无小苞片。花萼杯状,5裂,花瓣5,黄色。心皮15~20,排列成轮状。蒴果,半球形。短日性,喜光,耐低温,适应低洼水涝地区。我国分布较广,栽培或野生。常见于路旁、荒地、田野。茎韧皮纤维主要供制麻袋、绳索。种子油供制肥皂、油漆等。 ...
又称莺桃、中国樱桃。双子叶植物,蔷薇科,李亚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形或长卵形,边缘有大小不等重锯齿,托叶旱落、花先叶放,3~6朵簇生或为有梗的总状花序。萼筒裂片花后反折。花瓣白色,雄蕊多数,心皮1。核果小,球形,红色,稍甜而带酸,果柄长。花期4月下旬。喜光,要求一定的大气湿度,适于砂壤土或壤土生长。原产于长江流域,各地普遍栽培。多用分株、嫁接等法繁殖。最有名的是安徽太和的大樱桃。此外,在我国大 ...
指陆地棉。双子叶植物,锦葵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有营养枝和果枝。单叶互生,掌状3裂,稀5裂,托叶早落。花大,单生枝端叶腋,花梗短于叶柄。小苞片(或称副萼、苞叶)3、分离。花萼杯状,5齿裂。花冠白色或淡黄色,后变淡红色或紫色。雄蕊多数,花丝基部连合成雄蕊管。蒴果3~4瓣,室背开裂。种子分离,具长棉毛和灰白色纤毛。性喜温暖,适宜砂壤土。除陆地棉外,还有树棉(中棉)、草棉和海岛棉。我国产棉区普遍 ...
又称青龙木。双子叶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常绿乔木,树皮灰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互生,矩圆形,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萼钟状,5裂,蝶形花冠,黄色,雄蕊单体,子房有短柄。荚果扁圆形,周围有宽翅。种子1~2粒。分布于广东、云南南部。生在坡地疏林中或栽培。心材棕红色,可制优质家具及乐器等,树脂或木材削片和锉末入药,治疮毒。 ...
又称甜草。双子叶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粗壮,皮红棕色。茎、叶及花萼均有短毛和腺体,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宽卵形。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冠,蓝紫色,旗瓣大,卵圆形,龙骨瓣直,较翼瓣短,都有爪,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有褐色腺状刺。花期7月。生于干燥草原及向阳山坡。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根状茎供药用,能解毒、镇咳、健脾胃、调和诸药。又可作糖果、卷烟及蜜饯食品的调味剂。
又称膜荚黄芪、东北黄芪,双子叶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多年生草本。主根直而长,圆柱形。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背面散生白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萼筒状,5浅裂。花冠蝶形,浅黄色,旗瓣无爪,较翼瓣和龙骨瓣长,两者有长爪。荚果膜质,膨胀,有长柄。生长于山坡阳处、灌丛中及旱坡砂质壤土地区。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根入药,能滋肾补脾、止汗利水、消肿排脓。
双子叶植物,锦葵科,落叶灌木。叶菱状卵圆形,常3裂,基出三大脉,花单生叶腋,副萼6~7片。花萼钟形,裂片5,花瓣5或成重瓣,淡紫色、白色、粉红色,单体雄蕊,蒴果卵圆形。原产我国和印度。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 ...
双子叶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1枚,互生,矩圆形或宽椭圆形,先端微凹。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间。蝶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雄蕊(5 5)二组。荚果矩圆形,扁平。有种子1~3粒。生多石山坡灌丛中。分布于我国中部、南部各地。木材坚韧、致密,可作各种负重力及拉力强的用具及器材。 ...
双子叶植物,豆科,蝶形花亚科,苜蓿属(Medicago)中的紫苜蓿(M.sativa)南苜蓿(M.hispida)等的统称。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铺散。复叶,具3小叶,小叶上部边缘有细齿,托叶贴生在叶柄基部上。花很小,黄色或紫色,成短总状或头状花序,腋生。萼齿近等长,旗瓣长圆形或倒卵形,雄蕊(9) 1二组。荚果螺旋形或多弯曲,很小,不开裂。种子肾形或矩形。多为野生,我国各地有栽培。为优良饲料 ...
通称菊花。双子叶植物,菊科,筒状花亚科。多年生草本,高0.5~1米,全体密生白毛。根状茎多少木质化。茎直立,基部有时木质化,叶互生,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有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外层总苞片绿色,条形,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