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4 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诱导形成 原理 大麦(小麦)种子吸水开始萌动之后,胚乳中的淀粉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糖,α-淀粉酶就是参与此水解过程的一种酶。该酶是由胚中释放出来,在赤霉作用下,在糊粉层细胞合成或激活。因此,没有胚的活动或者赤霉素的参与,α-淀粉酶就不能形成或激活。本试验即证明赤霉素对α-淀粉酶的作用。 仪器药品 ...
实验65 细胞分裂素对萝卜子叶的保绿作用 原理 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着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分裂,阻止核酸酶和蛋白酶等一些水解酶的产生,因而使得核酸、蛋白质和叶绿素少受破坏,同时具有减少营养物质向外运输的作用。 将植物的离体叶片放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置于25梍30℃黑暗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的分解速度比对照慢,证明细胞分裂素具有保绿 ...
实验66 乙烯对棉花子叶脱落的效应 原理 乙烯能增强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加速果胶质和纤维素水争,使得细胞间的结合力减弱,导致离层产生,引起器官的脱落。 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在植物细胞液的pH条件下(一般pH4),缓慢分解放出乙烯,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 仪器药品 剪刀 镊子 培养 ...
实验67 乙烯对雌花的诱导 原理 乙烯是一种气态激素,普遍产生于各种植物组织中,是植物体内一种正常的代谢产物,其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乙烯有调节性别转化诱导雌花形成的作用。 “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它的化学名称是2—氯乙基膦酸,进入植物体内,被分解,释放乙烯,反应如下: 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能促使瓜类植物雌花的数目增多,雌花出现的时期也提早。 仪器药品 ...
实验68 乙烯对果实的催熟作用 原理 乙烯是植物正常代谢的产物,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激素,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它还能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细胞液的pH条件下,缓慢分解放出乙烯,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 仪器药品 层析缸 容量瓶 量筒 ...
实验69 生长延缓剂B9 对花生茎节生长的影响 原理 B9(Alar)的化学名称是N,N—二甲基琥珀酰胺酸,其结构式如下: B9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延缓剂,有阻止细胞分裂与细胞伸长的作用。以适宜浓度的B9溶液喷施花生植株,能使植株变矮,节间变短,抑制茎枝徒长,减少养分消耗。在生产实践上有一定的意义。 仪器 ...
实验70 植物生长调节剂NAA促进生根 原理 生长素IAA、IBA处理苗木插条,能促进发根,提高成活率。对造林树种幼苗,进行移栽前的根系处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即使容易生根的植物,经处理后也可以加快发根,提高成活率。人工合成药剂NAA具有同样的作用且效果较好,已在生产上得到应用。处理的剂量决定于插枝的状况,嫩枝所需浓度低,浸泡时间短些,老枝需要较高的浓度,处理时间要长 ...
实验71 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 种子发芽率是指在最适宜条件下,在规定天数内,发芽的种子占供试种子的百分数。它是决定种子品质和实用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与播种时的用种量直接有关。但是常规方法(直接发芽)测定发芽率所需时间较长,特别是有时为了应急需要,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测定发芽率,遇到休眠种子也无法知道。快速测定法则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结果。 Ⅰ.氯化三苯四氮唑法(TT ...
实验72 谷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形成(示范) 原理 当种子萌发时,水解酶的活性大大加强,子叶或胚乳中贮藏的有机物,在它们的作用下降解为简单的化合物,供幼苗生长时的需要。淀粉酶在萌发过程中形成,可使淀粉水解成糖。利用淀粉对I—KI的蓝色反应,即可检测淀粉酶的存在。 仪器药品 培养皿 烧杯 水浴锅 研钵 毛笔 刀片 琼脂 淀粉 I—KI ...
实验73 从事物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原理 种子中的贮藏物质淀粉,在萌发过程中,主要是在淀粉酶水解作用下转变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是构成新器官的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定量淀粉糖化过程时间的长短即可表示酶活力的大小。 仪器药品 天平 恒温水浴锅 研钵 白磁板 漏斗 漏斗架 培养皿 滤纸 ...
实验74 油类种子萌发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原理 油菜籽等含油脂较多的油菜种子,萌发时在脂肪酶的作用下,贮藏的脂肪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脂肪酸可用碱进行滴定。 仪器药品 小型磨粉机 研钵 台天平 水浴锅 漏斗 大试管和橡皮塞 培养皿 三角烧瓶 移液管 碱式 ...
实验75 花粉管生长的测定 原理 成熟花粉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便能萌发和生长。花粉的萌发和生长情况与植物种类,花粉成熟度,培养条件和气候等有关。 仪器药品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花粉培养小室 镊子 恒温箱 培养基(内含硼酸10 ...
实验76 花粉活力的测定 通过花粉活力的测定,可以了解花粉的可育性,并掌握不育花粉的形态、生理特征。 Ⅰ.碘—碘化钾染色测定法 原理 水稻正常花粉呈圆球形,并积累淀粉较多,通常可用I—KI染成蓝色。发育不良的花粉常呈畸形,不积累淀粉,用I—KI染色,不呈蓝色,而呈黄褐色。 仪器药品 ...
实验77 苍耳的光周期诱导 原理 植物在发育地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光周期诱导才能进入性器官的分化,从而达到开花结实。苍耳是短日照植物,短的光周期诱导能促使其性器官分化,提早开花结实。 仪器 供短日处理的暗箱或暗室 小花盆 光照自控装置 双筒解剖镜 操作步骤 1.将苍耳种子播种于小花盆中,每盆3─4 ...
实验78 日本青萍6746的光周期诱导 原理 日本青萍6746(Lemna paucicostata 6746)属单子叶植物浮萍科(Lemnaceae)浮萍属(Lemna),是一种短日照植物,漂浮于水面生长,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在条件合适时,培养17天即可开花。由于植株小,有利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 仪器药品 ...
实验79 H 流向与植物生长模式 原理 有证据表明,的移动能调节植物的生长,生长素的作用在于调节H 的流向,而改变生长的模式。H 外流增加壁松弛酶的活性,增加了细胞壁的可塑性,改变细胞壁中纤维素的性质,促进细胞的伸展生长。如果H 的外流较强地发生于根或茎的一侧,则导致茎或根的均衡生长,从而引起弯曲生长。本试验即可观察到这一现象。 仪器药品 ...
实验80 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的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 ...
实验81 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伤害 原理 植物在遭遇不良环境(如高温、低温等)时,原生质的结构常受到影响,原生质膜的半透性丧失,对物质的透性发生改变,盐类或有机物从细胞中渗出,进入周围环境中。通过电导度的测量和糖的显色反应,可以测知物质的外渗,表明植物受害的情况。 仪器药品 电导仪 电冰箱 温箱 ...
实验82 植物缺水程度的鉴定(脯氨酸法) 原理 当植物缺水时体内的脯氨酸含量增加。植株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株体内的水分情况,因而可以作为植物缺水情况的参考性生理指标。 用人造沸石(Permutit)在pH1─7范围内振荡溶掖,可除去干扰的氨基酸或使不与茚三酮反应(如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精氨 ...
实验83 植物的向性运动(示范) 原理 植物在受到某种刺激,如果各方向来的刺激强度不均一时,就会产生运动,植物的向光性和向地性,就是容易被观察到的向性运动。运动的方向与刺激方向有关,向着刺激方向运动即为正向性,背着刺激方向运动即为负向性。 仪器药品 温箱 锡纸 光照箱 暗室 培养皿 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