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等的藻类到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高等植物的各类、各部分都可采用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一般裸子植物多采用幼苗、芽、韧皮部细胞,被子植物采用胚、胚乳、子叶、幼苗、茎尖、根、茎、叶、花药、花粉、子房和胚珠等各个部分。 由于植物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常被霉菌和细菌污染,故材料必须进行灭菌处理。一般用漂白粉溶液(1~10%)、次氯酸钠溶液(0.5~10%)、升汞溶液(0.01%)、乙醇(70%)或过氧化 ...
组培常见英汉对照abortion(败育)adenine(腺嘌呤)agar (琼脂)anther(花粉)apical(顶端的)aseptic(无菌的) auxin(生长素)axillary bud (腋芽)callus,calli(愈伤组织)cellular totipotency(细胞全能性) cellulase(纤维素酶)cellulose(纤维素)centrifuge(离心)chloropla ...
(一)温度: 对大多数植物组织20~28℃即可满足生长所需,其中26~27℃最适合。 (二)光: 组织培养通常在散射光线下进行。光的影响可导致不同的结果。有些植物组织在暗处生长较好,而另一些植物组织在光亮处生长较好,但由愈伤组织分化成器官时,则每日必须要有一定时间的光照才能形成芽和根。有些次生物质的形成,光是决定三因素。 (三)渗透压: 渗透压对植物组织的生长和分化很有关系。在培养基 ...
化学合成培养基大致由6种成分组成:(1)糖类,②多种无机盐类,(3)微量元素,(4)氨基酸、酰胺、嘌呤:(5)维生素;③生长素。此外,有些培养基还可添加天然的汁液,如椰子汁、酵母提取液、水解酪蛋白、麦芽浸出液等,培养基中如加入0.5~1%的琼脂即为静止培养的固体培养基,否则为悬浮培养的液体培养基。不同植物材料常需要改变配方,如维持生长和诱导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培养基配方就不同,因此配方的种类很多,目前 ...
药用植物用种子繁殖最为普遍,如人参、西洋参、黄连、当归等,具有繁殖技术简便,繁殖系数大,利于引种驯化和新品种培育等特点。但是,种子繁殖的后代容易产生变异,开花结实较迟,尤其是木本药用植物,种子繁殖所需年限也长。 1.种子特性 种子是一个处在休眠期的有生命的活体,种子休眠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限制,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是植物对外界条件长期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种子收获后在适宜发芽条件下 ...
(一)天然染料1、苏木精 苏木精是从南美的苏木(热带豆科植物)干枝中用乙醚浸制出来的一种色素,是最常用的染料之一。苏木精不能直接染色,必须暴露在通气的地方,使他变成氧化苏木精(又叫苏木素)后才能使用,这叫做“成熟”。苏木精的“成熟”过程需时较长,配置后时间愈久,染色力愈强。被染材料必须经金属盐作媒剂作用后才有着色力。所以在配制苏木精染剂时都要用媒染剂。常用的媒染剂有硫酸铝按、钾明矾和铁明矾 ...
几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淀粉酶,尤其是萌发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性最强。主要是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随萌发时间迅速增加,将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糖类,供幼苗生长。α-淀粉酶随机水解淀粉的α-14-糖苷键,作为淀粉分解的起始酶而起主要作用;其水解产物为麦芽糖、麦芽三糖、糊精等还原糖;β-淀粉酶水解非还原端的第二个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芽糖,并能使一部分糊精糖化。本实验以萌发种子 ...
实验3 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原理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是由被胶粒所因着的束缚水及不被胶粒所固着的自由水两部分所组成。束缚水不蒸发和结冰,不能作为溶剂,也不被浴质夺取,所以当植物组织被浸入较浓的糖溶液中脱水,一定时间后仍未被夺取的水分作为束缚水,而被夺取的水分作为自由水。自由水的量可根据所加糖液浓度的降低量来计算。再由植物组织的总含水量减去自由水量, ...
实验1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原理 植物组织的水量是植物生理状态的一个指标。如水果、蔬菜含水量的多少对其品质有影响,种子含水状况对安全贮藏更有重要意义。 利用水遇热蒸发水蒸汽的原理,可用加热烘干法来测定植物组织中的含水量。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常以鲜重或干重%表示,有时也以相对含水量%(或称饱和含水量%)表示,后者更能表明它的生理意义。 ...
实验2 植物组织水分饱和亏的测定 原理 根据生理意义可将植物组织内的水分状况用自然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和临界含水量三种不同方式表示。 1.自然含水量:植物在自然生长状态下组织中的水分含量,称为自然含水量,或简单地称为植物的含水量。 2.饱和含水量:即植物组织吸收水分达饱和状态时的含水量。 3.临界含水量:当植物体内的水分减少到临近 ...
实验6 蒸腾强度的测定(钴纸法) 原理 本实验方法系根据氯化钴纸在干燥时为蓝色,当吸收水分后变为粉红色,根据变色所需时间的长短,然后按钴纸标准吸水量计算出作物蒸腾强度。 仪器药品 扭力天平 烘箱 干燥器 瓷盘 镊子 剪刀 玻璃板 载玻片 薄橡皮 有塞指管 ...
实验7 环境因子对植物吐水的影响(示范) 原理 植物在正常生长状况下,从叶的尖端边缘叶脉终止部位的水孔排出水滴,这种现象称为吐水,这是一种由根压产生的的生理现象。 外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土壤溶液的水势,以及根系的损伤等都会影响到苗的吐水活动。 仪器药品 玻璃钟罩 玻璃缸 冰块 10%NaCL溶液 三氯甲烷 食盐 操作步骤 1.实验前一周在盆钵中种上小麦、 ...
实验5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原理 水势表示水分的化学势,象电流之由高电位处流向低电位处一样,水从水势高处流向低处。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和环境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 当植物细胞或组织在外界溶液中时,如果植物的水势小于溶液的渗透势(溶质势),则组织吸水而使溶液浓度变大;反之,则植物细胞内水分外流而使溶液浓度变小;若植物组织 ...
实验9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原理 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可由钾离子所调节,无论是环式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都可形成ATP。ATP不断供给保卫细胞原生质膜上的钾-氢离子交换泵作功,支持保卫细胞逆着离子浓度差而从周围表皮细胞吸收钾离子,降低保卫细胞的渗透势,从而使气孔张开。 仪器药品 显微镜 镊子 温箱 载玻片、 盖玻片 培养皿 0.5%硝酸钾 0.5%硝酸钠 ...
实验10 气孔保卫细胞内钾离子变化的观察 原理 气孔开关的钾离子泵学说认为,当保卫细胞内有钾离子累积时,细胞内有渗透势降低,从而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的钾离子外流时,气孔关闭。 用亚硝酸钴钠的组织化学染色法,在显微镜检查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和单子植物副卫细胞中的钾离子,钾离子与亚硝酸钴钠形成黄色的亚硝酸钴钠钾沉淀,如再与硫化铵作用则形成Co ...
实验11 小孔的扩散(示范) 原理 气孔蒸腾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气孔口很小,其总面积一般不超过叶面积的1%,可是叶子通过气孔蒸腾所损失的水分却达到与叶面积相等的自由表面的50梍80%,如此惊人的蒸腾量,可以用小孔扩散原理加以说明。水分通过小孔扩散的量和小孔的周缘长度成正比,而和小孔面积不成比例。通过此试验所产生的现象,可以证明小孔边缘应的存在。 ...
实验8 植物叶子气孔密度和面积的测定 原理 植物的蒸腾作用,气孔蒸腾占着重要的地位,而气孔在叶面上的数目及孔度的大小与气孔蒸腾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气孔在叶面上的分布和面积,对于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着重要的意义。 单位面积上气孔的数目可用显微镜数得每一视野中的数目,而后用物镜测微尺量得视野的直径,求得视野面积,由此而计算单位叶面上气孔的数目。气孔面积 ...
实验13 植物灰分常量元素分析 原理 植物组织中含有的各种元素,可以利用微量化学分析进行检定。植物所必需的十大元素,除碳、氢、氧、氮在植物组织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丧失外,其余的元素均能在灰分中检出。通常可以利用元素与特殊试剂进行的专一性反应,产生一定形状的结晶或颜色,可在显微镜下作定性鉴定。 仪器药品 高温电炉 烘 ...
实验12 植物伤流液中糖和氨基酸的鉴定 原理 植物根系不仅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许多重要物质的合成器官。当植物地上部分被切去时,从伤口就有液体流出,这种现象称为伤流。伤流反映了根系的活动情况。用蒽酮试剂和茚三酮试剂可以鉴定出性糖和氨基酸的存在。 仪器药品 三角烧瓶 试管 乳胶管 软木 ...
实验14 植物组织可挥发性元素的鉴别 原理 植物组织中含有大量C、H、O、N和一定量的S。在高温下,这些元素常以气体状态散发出来,当遇到一定的试剂时,即发生特定的反应,由此可鉴别它们的存在。本实验用干馏法使植物叶片干馏产生的气体,通过醋酸铅、氢氧化钡溶液和奈氏试剂而发生下列反应: 1.pb(Ac)2 H2S→PbS↓ 2HAc 2.Ba(OH)2 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