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体金的稳定性及免疫胶体金的贮存 胶体金具有很高的动力学稳定性,在稳定因素不受破坏时自身凝聚极慢,可放置数年不发生凝聚。影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电解质、溶胶浓度、温度、非电解质等。 金溶胶必须有少量电解质作稳定剂,但浓度不宜过高。高浓度亲水性非电解质能剥去胶粒外面的水化膜使其凝聚。少量的高分子物质促使溶胶凝聚,但一定量的高分子物质反而可增加溶胶稳定性,如蛋白质、葡萄糖、PEG20000 ...
胶体金的制备一般采用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柠檬酸钠、鞣酸、抗坏血酸、白磷、硼氢化钠等。根据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胶体金颗粒。常用来制备胶体金颗粒的方法如下。 1、枸橼酸三钠还原法 (1)10nm胶体金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100ml,加入1%枸橼酸三钠水溶液3ml,加热煮沸30min,冷却至4℃,溶液呈红色。 (2)15nm胶体金颗粒的制备:取0.01%HAuCl4水溶液 ...
随着免疫分析日益广泛应用于以临床为主以及非临床领域的诊断工业(diagnosticindustry),免疫分析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类为全自动化的免疫分析;另一类为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的快速免疫分析。前者需要价格昂贵的全自动仪器及与仪器严格配套的各种试剂盒,目前只能在医疗及检测中心应用,虽也能较快速给出结果,但仍需一定时间,不适合远离医疗及检测中心的地区,更不能用于“患者床旁检验 ...
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在临床使用的免疫印迹技术几乎都使用其标记。同时在流式、电镜、免疫、分子生物学以至生物芯片中都可能例用到。 1971年Faulk 和Taytor将胶体金引入免疫化学,此后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免疫学方法,在生物医学各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医学检验 ...
(一) 原理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称为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 ...
放射免疫分析(RIA)是由美国生物学家Yalow和Berson于1959年创建的一种体外放射分析技术,该技术有其结果可靠。简便易行,成本低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优点。其超微量测定可达ng至pg水平,目前可测物质已达300余种,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标准曲线的制做非常重要。它可对整批实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在放免分析测定中被测物质浓度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来的。标准 ...
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SAs)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通过任何途径摄入的磺胺类药物会在人体中蓄积,其残留能破坏人的造血系统,造成溶血性贫血症、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欧美等大多数国家规定食品和饲料中的磺胺类药物总量及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单个磺胺类药物的含量不得超过0.1 mg/kg ...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rhlL-2,IL-2)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最主要的淋巴因子一。天然IL-2含有糖基,基因重组IL-2不含糖基,由13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5KD。IL-2在机体应答,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免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用于多种恶性实体肿瘤。重组人IL-2是一种重组人白细胞介素一2的生物制品,一般制备成粉针剂应用,其 ...
本文介绍了均相荧光免疫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本文系统介绍了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RFIA)的优点、标记物、检测原理及参数。
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技术作了一个扼要的介绍。内容包括该技术的原理、测定方法以及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放射免疫分析的原理: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然后与被测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原理来进行分析的。它又分为两种方法。 一、竞争性RIA,又称传统RIA 主要特点:标记的是抗原。其原理:未知抗原Ag+标记抗原Ag +已知定量抗体Ab标记抗原与抗体复合物AgAb+未知抗原与抗体复合物Ag Ab+游离标记抗原Ag (去除)(未知抗原多,标记抗原与定量抗体结合的复合物就少,表现为负相 ...
磁性微粒子固相RIA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RIA,它克服了目前市售常规试剂检测程序多,流程长的缺点,已列为第五代RIA技术。本文就试剂制备,免疫反应模式、技术特征和对比分析及应用前景等方面作简要 评述。
摘要: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 CD34 +细胞及其亚群的纯化分离方法。方法 用干细胞采集仪收集了3例病人的外周血干细胞,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柱快速分离其中的CD34+细胞,随后采用分选型 EPICS Elite 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选出CD34 +/ CD90 +双阳性早期造血干细胞。结果 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后CD34 +干细胞的纯度可达83%~95%,回收率54%~71%,活细胞率 ...
免疫测定技术自本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出现了各种的测定和测定模式,在临床上广为应用。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免疫测定技术将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前景又如何?本文拟就近几年免疫测定技术的研究动向作一概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 1、基因工程试剂对疫测定技术发展的影响 (1) 基因工程抗原 最早在HIV抗体免疫测定中所使用的抗原为用去垢剂裂解HIV感染的细胞后所提取的病毒 ...
免疫测定(immunoassay,IA)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免疫测定的应用范围遍及医学检验的各个领域。任何物质只要能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即可用免疫测定进行检测。可测定的对象包括:具有免疫活性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微生物的抗原和相应的抗体;血液凝固因子;以及临床化学测定中微量而难于分离的物质,如蛋白质、同工酶、激素、药物、毒品等。 ...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是进行流式细胞分析的仪器,它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流体理论、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及单克隆抗体技术于一体,被誉为实验室的“CT”。 流式细胞术则是一种在功能水平上对单个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技术,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同时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的 ...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iotin-Avidin—System,BAS)是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反应放大系统。随着各种生物素衍生物的问世,BAS很快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1979年Guesdon利用生物素和亲合素间具有高度亲合力的特点,建立了标记亲合素和生物素法(LAB/BA)与桥联亲合素—生物素技术(BRAB)。1981年Hsu首次报告了改进的亲合素&mdash ...
HRP是一种分子量达44 000的糖蛋白,由无色的酶蛋白和深棕色的铁卟啉结合而成,中性糖和氨基糖约占18%,主要有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己糖胺等。每一个HRP分子中含一个氯化血红素IX作辅基,该辅基在40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去辅基的酶蛋白在275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HRP在403nm的OD值与275nm的OD值之比,也就是所谓的RZ(Reinheits Zahl)值。RZ值仅说明血红素 ...
均相酶免疫测定是将半抗原或小分子抗原如药物、激素、毒品、兴奋剂等与酶结合制成酶标记物,酶与抗原(半抗原)结合后仍保留酶和抗原(半抗原)的活性。测定时将待测样品、酶标记物、特异性抗体和底物溶液加在一起,待抗原—抗体和酶底物反应平衡后,即可直接测定结果,无需分离步骤,整个检测过程都在均匀的液相内进行。依据实验原理可分为竞争结合法和非竞争结合法两种类型。 1、酶扩大免疫测定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