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果实类药物,常需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位,有的是核与果肉药效不同,故须除去或分别入药。例如诃子、山茱萸等。
一些动物类或昆虫类药物,有的需要去其头尾或足翅。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分或非药用部分。例如虻虫等。
有些药物的表面或内部常着生很多绒毛,服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可分别采取下列方法:①刷去毛:例如枇杷叶、石苇等。②烫去毛:例如骨碎补、狗脊等。③潦去毛:例如鹿茸的茸毛等。④挖去毛:例如金樱子等。
新药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之一。设计对照组和治疗组(新药组),两组人数要接近,最好相等。两组病人所处环境相近,代表性、均匀性相近。病人分配要随机化,不取决于任何人的意志,要完全按机遇而定。对照组或用安慰剂或用标准药,但无安慰剂的研究得不到国际公认。如果担心安慰剂涉及医德问题或引起医患纠纷,亦可用老药作双育法试验。
本类药多偏于寒凉之性。具平肝息风、潜阳镇静的作用。主要用于以下两类与“肝旺”有关的症:肝风内动,抽搐惊痫;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药如羚羊角、珍珠、天麻、蜈蚣等。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于同一研究对象再进行同一种实验,结果应该是相同的,否则其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就不能肯定。
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者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正治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
在生源上可以视为由鲨烯演变为由体的中间体,大多数结构与甾醇相似,亦具有环戊烷骄多氯菲的四环甾核,在甾核个4、14位上比出醇多3个甲基,也有认为是植物甾酸的三甲基衍生物。
中药归经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纳而成的。归经包含着趋向和归属两个含义。可以理解为是指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和选择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概念。祖国医学认为每一证候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任何病证均可辨证分析认定其发病的脏腑部位,故将治疗某脏腑、经络病证的药物归入某经。例如黄连可泻心火,除心烦,安神入心经。
将净药材置锅内,注入适量甘草水,不断翻搅,用文火煮至药材松软(或能抽去木心),至汤被吸尽;或将甘草水加入净药材中拌匀、闷透,再炒至带色后,取出、摊晒、干燥,或趁热抽去水心后,再干燥。如制远志。
有些药物的表皮(栓皮)、果皮或种皮属于非药用部位,或有效成分含量甚微,或果皮与种子两者作用不同,均须除去或分离,以便纯净药物或分别药用。例如厚朴、杜忡等。大体分三类:①根和茎类:例如桔梗、北沙参等。②树皮类:例如肉桂、杜仲、黄柏等。③果实种子类:例如桃仁、杏仁。
叶酸属于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其中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含量最多,不耐热,长时间烹煮可被破坏。叶酸由喋啶核、对氯苯甲酸及谷氨酸三部分组成。叶酸为机体细胞生长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首先影响生长繁殖迅速的组织,如骨髓胃肠粘膜上皮细胞,临床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舌淡、腹泻等。叶酸作为补充治疗,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如营养性、婴儿期或妊娠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又称“斩”。是将药膳原料斩成泥茸的常用刀法。两手各持一刀,向原料猛斩,称为“排剁”;一手单刀剁称为“直剁”。适用于作馅料、丸子和带骨料。
介于洞角与鹿角之间的一种角型。骨心不分叉而角鞘具小叉,分叉的角鞘上有融合的毛,毛状角鞘在每年生殖期后脱换,骨心不脱落。这种角型为雄性叉角羚所特有,而雌性叉角羚仅有短小的角心而无角鞘。
大环类生物碱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美登木生物碱,一类是大环精胺和精脒生物碱类。前者的结构中氮原子都以酸胺状态存在,如从美登水中得到的具抗癌作用的美登木碱,均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精胺或精眯与带有宫能团的长链脂肪酸或肉桂酸缩会形成另一类大环生物碱。
指由深棕色的外胚乳与淡白色的内胚乳交错或种皮与外胚乳的折合层错人胚乳中而成状似大理石样的纹理。如肉豆蔻和槟榔种仁的断面。
药物和稀释剂、崩解剂、滑润剂等依散剂的混合方法混合后,通过滚压或开放式炼胶机加工l-3次,压成所需硬度的薄片,再用摇摆式制粒机粉碎成颗粒,称为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特制机器,如美国生产的Chitsonator机,速度快而稳定,并能连续不断地压紧物料块,过筛后制成颗料。一些片剂中主药遇湿或热不稳定的及不宜用湿法制粒,而物料本身又具有良好的粘性和流动性者,可采用于法制粒。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曾用此法压 ...
通过气化而使湿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的方法。它包括自然干燥、人工干燥,其过程指水分从湿物料内部倍扩散作用达到表面,并从物料表面受热气化的过程。包括接触干燥、气流干燥、隧道式干燥、真空干燥、沸腾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
药物置容器内用火烤灼(不加水),使之产生液汁的方法称为干馏法。常以干馏法制得的药物有馏鲜竹沥、黑豆馏油。
药品的一般检查项目之一。测定时,取供试品(2mg以下的小粒)置同样条件下干燥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按照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条件干燥至恒重。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供试品干燥时,应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可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可超过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