甙元以羧基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俄类是酯甙。酯甙的甙键既有缩醛性质又有酯的性质,易为稀酸和稀碱水解。例如山慈菇甙A和B即为酯甙,有抗霉菌活性。
一般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叫溶剂提取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通过细胞壁透入细胞内,溶解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多次往返,直到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 ...
这是一种检查细菌内毒素的试验方法,亦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利用一种低温海洋动物鲨的血液变形细胞溶解物(简称AC)等微量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从而检出微量细菌内毒素的存在。目前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检测内毒素败血症、菌尿症、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等的快速早期诊断,也用于食品检验和部分药品细菌内毒素限度的检验,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其作用原理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变形细胞中的凝固酶原经内毒素激活转化成 ...
亦称释放度或溶出度。是指固体药物制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中有效成分在特定的溶解介质中的溶解速度和程度。固体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和释放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因而与药效密切相关,是控制和评定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采用体外恒温(37℃±0.5℃)动态下进行的理化方法予以测定。常用的测定仪器有转篮式、桨叶式、循环式及崩解式等。测定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不仅可以评价中成药的内在质量 ...
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而成,品种比较复杂,以枣花蜜、山白蜜、荔枝蜜等质量为佳。因蜂种。蜜源环境等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其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等,蜂蜜生性凉、熟性温,其作用用途很多:①单用或配方能补中润燥,缓急止痛,调和解毒,矫味矫臭。②炮制上具有液体辅料的作用。③制剂学上,可用作粘合剂和矫味剂。
溶解发生在胃液内,为吸收作用发生的基本过程。指细小颗粒分解为分子或离子,并均匀分布在溶液内的过程。分解时间可用体外条件下药物的溶解速率表示。多数情况溶解有助于发挥药物活性。
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25度±2度)时,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限度。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药品的溶解度用下列名词表示: 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易溶:系指溶质1g(ml)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略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不溶:系指溶 ...
遇水能溶解的片剂。溶液片多用手工模印法制备,也可用机器压片。溶液片的辅料应完全可溶、无毒副作用、无其他药理活性、无特殊臭味,一般选用葡萄糖溶液和乳糖制颗粒,用聚乙二醇4000作滑润剂。溶液片的贮存应注意选在干燥处,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5%-40%之间。眼用溶液片是在无菌条件下制备的溶液片,如将氯霉素与缓冲剂、抑菌剂、等渗调节剂等混合后压片,用前以一定量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滴眼用。
指脂肪、脂肪油或其他类似物质100g,当充分卤化时所需的碘量(g)。药典规定注射用油的碘值为79-128。碘值说明油中不饱和键的多少。碘值高,则不饱和键多,容易被氧化而引起油脂的酸败变质;碘值低,则油脂熔点高,常温接近固体,难以注射和吸收。所以注射用油需规定一定的碘值范围。
包括醒类和慰类衍生物两种。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醌、荼醌、菲醌、蒽醌等类型;蒽类衍生物包括蒽醌及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例如蒽酚、愈酮以及蒽酮的双聚物等。蒽醌类化合物~般为黄色、橙色或红色,许多蒽酿类化合物具有生理活性。如蓝雪配、紫草素具有抗菌作用;胡桃醌、落羽松醌具有抗肿瘤作用;紫草色素具有止血作用,番泻式具有泻下作用。
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卵状披针形,边缘有刺状锐齿。状状花序全部为管状花,初开时黄色,渐变为桔红色。瘦果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喜温暖干燥气候,有一定的抗寒、耐旱、耐盐能力,不耐涝。原产埃及,现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和中国等许多地方都有栽培。 红花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很快的油料作物,在此之前一直作为药材和染料植物栽培。种子含油35~47%,高于大豆。油的碘值120~152;脂肪酸组 ...
毛莨科。多年生草本。具根茎。叶基生,三全裂,裂片再作疏羽状分裂,边缘有细刺状锯齿。花小,白色,雌雄异株。花期2~4月,果期3~6月。主产四川、湖北等地,其中四川的黄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 黄连是著名的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根茎味极苦,苦味在于它所含多种生物碱,主要为小檗碱,其次为甲基黄连碱、雅托碱等。黄连素是小檗碱的盐酸盐,它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 ...
又称土藿香、大藿香。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达40~100厘米,全草有强烈芳香。茎直立,方形,疏生细毛。叶对生,叶柄细长;叶片心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叶脉上有毛,叶端长尖,边缘具粗锯齿,叶上密生圆形鳞腺。轮伞花序组成密集的圆筒形穗状花序,顶生,长4~15厘米;苞片线形至披针形,萼齿狭三角形;花淡紫色或红色,花冠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3裂,中裂片特大并具波状细齿。雄蕊伸出于花 ...
夹竹桃科。半灌木,有白色乳汁。叶椭圆状披针形,聚伞花序,花冠针形,粉红色或淡紫色,芬香。蓇葖果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色细长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于河岩沙地、山沟沙土、多石的山坡及盐碱地,耐旱、耐盐碱、耐严寒和酷暑,抗风力强。产于中国西北、华北及东北。 罗布麻是一种野生的高级纺织原料,全国约有罗布麻1000万亩以上。罗布麻的韧皮纤维是野生纤维植物中的佼佼者,在纤维细度和强力方面可与苎麻 ...
柳叶菜科。二年生草本。花单生叶腋,淡黄色,直径5厘米。蒴果圆柱形,种子细小。花期6~8月,果期8~9月。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抗旱、耐寒。原产美洲温带,中国有引种。另种香月见草(O.odorata)原产南美智利、阿根廷,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已成为野生。月见草油是本世纪发现的最重要的营养药物。种子含油20~30%,油中70%为亚油酸,8~9%为人体必需的γ-亚麻酸。月见草油可治疗多 ...
可作药用的真菌。中国以真菌作为药材治疗人类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55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用豆腐上生长的霉治疗疮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药用真菌有茯苓、灵芝、虫草、木耳等。在《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中也都有药用真菌的记载。真菌用作现代药物始于20世纪40年代,1940年青霉素提纯作为抗生素首次用于临床试验,从而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传染病的先例。1956年第二种真菌抗生素——头孢霉素试制成功。 ...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肉质根圆柱形或纺锤形,顶端有根茎,下端常分叉。掌状复叶轮生。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果实扁球形,鲜红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喜冷凉湿润气候和斜射光及漫射光。野生于中国东北深山中,辽宁和吉林有大量栽培。 人参是中国一类保护植物。根味甘、微苦、性温,具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之功效,被誉为“百草之王”。主要含10多种人参皂甙,以及人参快醇 ...
不同类群、亲缘关系较远的动物,由于生活在相类似的环境条件下,不对等的器官产生了类似的适应而形成次生相似的这种现象,称为趋同律。例如蝶翅与乌翼、虾鳃与鱼鳃以及适应水中生活的鱼类和鲸;虽属于不同的纲,但都具有相似的游泳器官——流线形的身体和鳍形的附肢。这些都属于趋同现象。
将药材放入规定的溶剂中,加热,至药材溶解后,滤除杂质,滤液静置于阴凉处冷却,待大部分结晶析出,捞出结晶,晾去表面水分,迅速收藏;滤出杂质后,将滤液倒入搪瓷盆内,水浴加热,随着水分的蒸发,液面析出结晶,随析随措,至无结晶析出为止。将结晶干燥。常用此方法的药物有芒硝等。
某些花叶类和全草药材,由于散发的气微弱,不易直接嗅到,可先将样品揉搓至破或皱裂后,再进行嗅闻。例如鉴别鱼腥草,揉搓后可嗅到鱼腥气,是中药材传统鉴别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