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 描述磺胺嘧啶单次静脉注射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房室模型)。 【实验原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为了描述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通常使用房室模型进行模拟。使用房室模型可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如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半衰期(t1/2)、消除速率常数(k)等。药物总清除率(overall clearance,CL)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含有从机体清除总药量的血浆体积。 ...
【实验目的】 观察苯妥英和苯巴比妥的抗电惊厥作用。 【实验原理】 惊厥是指骨骼肌异常的非自主性强直与阵挛性抽搐,并引起关节的运动。若使用电刺激器,可以形成小鼠头部的强电流,从而产生全身强直性惊厥(前肢屈曲、后肢伸直),故用于模拟癫痫大发作模型。 苯妥英为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临床主要用于癫痫局限性发作和癫痫大发作,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对失神性发作无效甚至可能诱发;治疗剂量时不引起镇静催眠作用。苯巴比妥为镇静催眠药,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惊 ...
【实验目的】 测定家兔单次静脉注射水杨酸钠的生物半衰期(t1/2)。 【实验原理】 生物半衰期(t1/2)是描述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参数,定义为药物在生物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单位通常为小时(h)。大多数药物遵循一级消除动力学规律(定比消除),其半衰期t1/2为恒定值。多次给药时,通常经过3~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因此测定半衰期t1/2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实际中,可以通过测定药物血浆浓度,同时结合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计算半衰 ...
【实验目的】 观察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症状,比较解磷定和阿托品的解毒作用 【实验原理】 有机磷酸酯类是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使酶失去活性且难以恢复。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可水解乙酰胆碱(Ach)并使其失效,故有机磷酸酯中毒可造成Ach在体内大量堆积。轻度急性中毒者以M-样症状为主;中度中毒者可同时出现M-样与N-样症状;重度中毒者除M-样与N-样症状外,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23-5)。有机磷酸酯类中 ...
【实验目的】 测定药物对肝脏CYP450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实验原理】 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可分为I相反应(分解代谢)及II相反应(合成代谢)。I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催化。CYP450酶主要分布在肝脏,故又称作肝药酶。CYP450酶的诱导和抑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导致临床上的药物相互作用。苯巴比妥钠为CYP450酶的诱导剂,而放线菌素D为CYP450酶的抑制剂。本 ...
【实验目的】 利用热板法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 【实验原理】 小鼠的足底光滑裸露,无毛,适于热刺激致痛模型。若将小鼠置于温度55℃±0.5℃的金属热板上,则其“舔后足”现象可以作为出现疼痛反应的指标。通过考察疼痛反应的出现时间(痛阈),可以反映镇痛药的疗效。然而,热板法致痛模型主要用于筛选麻醉性镇痛药,并不适用于筛选解热镇痛药,后者可使用化学性致痛模型进行评价。 吗啡为中枢镇痛药,属于阿片类药物,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水杨酸钠为外周解热镇 ...
【实验目的】 观察组胺对小肠收缩的影响,测定苯海拉明的拮抗参数PA2值。 【实验原理】 组胺(histamine)可局部作用于H1受体,引起胃、肠道、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对组胺具有竞争性拮抗作用,其作用强度可用拮抗参数(PA2值)来反映。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拮抗药使两倍浓度的激动药仅产生原浓度激动药的反应水平,此时该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为PA2值。本实验通过测 ...
【实验目的】 1. 掌握药物半数致死量的概念、测定。 2. 了解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原理】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药物急性毒性实验中,当动物死亡率为50%时的单次给药剂量,单位通常为mg/kg。例如,当某药物给予400mg剂量时,可致使一半家兔(体重约为4kg)死亡,则其LD50值为100mg/kg。LD50值通常反映药物急性毒性的大小。药物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实验同属于一般毒理学的研究范畴。此外,药物毒理学研究尚包括特殊毒理学(致癌、致畸 ...
细菌大多数属异养菌,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进行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不同细菌的生长条件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病原菌,选择最佳培养条件,可提高临床分离培养的阳性率,缩短诊断时间。观察不同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各种代谢活动,可用作鉴别菌种及解释细菌致病性的依据。 一、培养基的分类1.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混合营养制品。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1)液体培养基:液 ...
酶联免疫检测仪简称酶标仪,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专用仪器。可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大类,其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酶标检测仪是一种高级光度计式读数仪,具有检测方便、测量准确、高性能、灵活性和可靠性。ELISA测定一般要求样品的体积在250μL以下,是一般光电比色计无法测试的。同时由于测试样品数目多,要求测试速度快以及稳定性好。 酶标仪系统中包括灯、光纤、检测器及滤光片、打印 ...
摘要:目的研究山嵛酸甘油酯作为润滑剂在片剂中的应用。方法将一定量的山嵛酸甘油酯分别混合在乳糖、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中,测定粉末流动性、片剂推片力,同时比较制备参数对分别含2%山嵛酸甘油酯、0.5%硬脂酸镁的乳糖片剂的崩解时限的影响。结果山嵛酸甘油酯家到乳糖、磷酸氢钙或者微晶纤维素中,都会使得休止角度降低;可以使含有乳糖或者微晶纤维素的片子具有较低的推片力(
摘要:山嵛酸甘油酯作为一种新型的脂质缓释基质,在国外医药上市产品中应用及研究广泛。该文系统介绍山嵛酸甘油酯作为脂质缓释材料的特点、在口服缓释制剂中制备缓释片和缓释微丸的应用及以其为基础的相关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如直接压片、湿法制粒、熔融制粒、热熔挤出和喷雾冷却等。山嵛酸甘油酯是由山嵛酸与甘油经酯化而得,主要成分为山嵛酸单甘油酯、山嵛酸二甘油酯及山嵛酸三甘油酯,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几乎不溶,白色粉末,溶 ...
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对o/w型微乳形成的影响 目前在药物活性筛选与研发过程中,生物药剂学分类为Ⅱ或Ⅳ类的化合物日益增多。由于这些化合物溶解度低,因此,寻找合适的处方与工艺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一直以来的目标。o/w型微乳体系中纯在大量表面活性剂,可增加某些水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利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国内关于微乳处方的研究多以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评价为主,对助表面活性剂选择的研究甚少。实际上,助表面活性剂对 ...
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分期为何如此重要?肝纤维化分期如此重要其原因有二:首先,选择治疗的病人;其次,治疗后纤维化的动态变化(进行或退行)。慢性病毒性肝病(CHB)是长期炎性肝脏疾病,该病毒对肝脏的侵袭会导致纤维化的发展,恶化等。纤维化以及纤维化终点的肝硬化都是导致发病率和致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对肝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上,纤维化评估被广泛认为可提供相关的重要信息,并且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我们知道纤维 ...
摘要:药用塑料瓶以其质量轻、强度高、密封性和耐压性好等优点,正逐步替代药用玻璃瓶,被广泛应用于口服固体药和液体药的包装领域。但由于药品成分复杂、性能各异,储藏条件苛刻,所以对塑料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相应标准的出台,意味着企业更需要严格执行对药用塑料瓶的质量监控与检测工作。本文将依据标准要求,简单介绍一下药用塑料瓶的阻隔性能与密封性测试方法。背景:药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影响国民健康,包装作为药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出 ...
2014年4月21日-23日土耳其肿瘤科专家赴上海、成都等地一线医院参观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并有上升的趋势。中国人结、直肠癌与西方人比较有3个流行病学特点:①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1.5∶1;②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所占比例高,约占75%,大多数直肠癌可在直肠指检时触及;③青年人(
在进行ELISA实验操作时,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有很多种,现在多采用Excel软件来进行,今天推荐一款标准曲线绘制软件Curve Expert。简单介绍下其使用方法:1.启动“Curve Expert1.3”(最新有1.4版本的,其实功能都差不多的,下载请看文章底部)2.X轴输入标准品的OD值,Y轴输入所对应的浓度值,如图:3.单击按钮,出现如下对话框4.单击按钮,出现如下两个对话框,关闭下面一个对话框5. 在对话框的右上角出现一些曲 ...
肝硬化是导致美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有快速蔓延之势。在世界范围内,肝硬化甚至具有不成比例的影响,正处于生命黄金期的年轻人或患有其他疾病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病人更容受到该疾病的影响,这真令人惋惜。 为促进人类抗纤维化临床试验,以最终达成共识为目的,今年将举行AASLD新趋势主题会议,本次会议旨在商讨与解决“抗纤维化药物临床实验的新趋势:策略与方法“。本次大会举办地:美国芝加哥;举办时间:2014年6月21日-22日。 ...
饮水消毒方法 一、漂白粉有效氯测定 原理:漂白粉在酸性溶液中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析出的碘量即可算出漂白粉中的有效氯含量。 2KL+2CH3COOH →2CH3COOK+2HI 2HI+Ca(OCL)CL→CaCL2+H2O+I2 I2+2Na2SO3 →2NaI+Na2S4O6 (一)仪器 250ml具塞三角烧瓶1个;研钵1个;100ml量液瓶1个;25ml容量吸管1支;2ml吸管2支;1ml吸管1支;碱性滴定管1支。 (二)试剂 0.71%漂 ...
第十九章 寄生虫病 第一节 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amo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原虫感染引起,病变发生于结肠,在少数病例病原体可进一步移行到肝、肺和脑,偶尔蔓延到肛周皮肤、泌尿、生殖等器官。 本病遍及世界各地,但以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多见。在我国多见于南方,但在夏季也常见于北方。由于我国卫生状况的不断改善,近年来本病的流行和急性病例已明显减少。 一、肠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