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从微生物的发现到目前可以用现代化设备对其进行分离、鉴定,期间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1673年,Leeuwenhock发明第一代显微镜,并观察到尿液与水中的微生物;1880年,郭霍氏(Koch)发明了固体培养基;1914年,Difco 公司发明了粉末装的培养基,使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成为可能。 传统的微生物培养、鉴定方法主要是利用试管或平板培养基方法。从20 世纪70年代后,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自动化设备出 ...
ELISA 实验的结果受操作影响很大,每个步骤包括加样,温育,洗涤,显色,酶标仪读数均应认真负责才能充分发挥ELISA 的高灵敏,强特异的优点。因此,应建立实验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SOP)。 加样 ◎加样应用微量移液器(加样枪)按规定的量加入微孔板的1/3 处避免加在孔壁上部,并注意不可溅出,不可产生气泡。 ◎每次加样应更换吸嘴,做到一人一吸头,以免发生交叉污染;干吸头预先在血清中抽吸三次。 ◎样本稀释,目的是为了减少非特异性反应,所以一定要先加 ...
近二十年来,心脏标志物尤其是肌钙蛋白(cTn)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cTn检测有着不可比拟的高灵敏性,因此很多首诊患者即表现出cTn轻度升高。如何正确分析该指标,从而区分高危的心脏急重症患者和非重症患者,对于临床医师非常重要,这样既能为前者提供程序化快速诊断、准确的危险分层评估以及最充分的治疗,又能减少后者留院观察时间,降低临床诊疗费用效益比。 值得注意的是,cTn升高虽然是 ...
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方法共有三大类,分别为终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动力学法。 终点法: 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反应达到平衡,由于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可认为全部底物(被测物)转变成产物,反应液的吸光度不再变化,只与被测物的浓度有关。这类方法通常称为“终点”法,更确切地说应称“平衡”法。 单试剂单波长终点法:t1时刻加入试剂(体积为V),t2刻加入样本 (体积为S),然后搅拌并反应,之后开始测量反应液的吸光度, 在t3时刻反应达到终点,t3-t2为测定时 ...
一、试剂间化学污染的来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展迅速,具有多项目、多样本的处理能力,检测速度不断的提高,但由于共用吸样针、试剂针、搅拌棒以及比色杯,当生化仪长期使用致其清洗能力下降、比色杯老化后引起吸附力增加、生化仪内污垢的积聚、测试顺序安排不当,且常规清洗不能有效消除交叉污染时,就会增加试剂间化学污染的可能性,引起测定结果不准确。1.试剂针污染:目前大多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双试剂检测样本,,试剂R1、R2的吸取与吐出 ...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的方法。方法:应用BECKMAN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双波长双试剂二点法测定血糖。结果:本法与LX20电极法相关系数r=0.998 6,血糖浓度在22.20 mmol/L内线性良好,批内CV是2.11%~3.07%,批间CV是3.57%,平均回收率为100.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法适用于常规批量测定血糖,且该法基本解决了溶血、脂血、黄疸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双波长;双试剂;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重要监测指标,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是目前为止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因此,hba1c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预后。 许多大型的临床研究如dcct(糖尿病控制与慢性并发症试验)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均已证实,持续性降低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hba1c不但可作为糖尿 ...
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和生糖氨基酸)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是体内单糖生物合成的唯一途径。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长期饥饿、酸中毒时肾脏的异生作用增强。 糖异生的途径基本是糖酵解的逆向过程,但不是可逆过程。 糖异生的4个关键酶是: 葡萄糖-6-磷酸酶 果糖-1,6-二磷酸酶 丙酮酸羧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 生理意义: 1) 作为补充血糖的重要来源,以维持血糖水平恒定。 2) 回收乳酸能量,防止乳酸中毒。 3) 协助氨基酸代谢。 糖的有氧氧化 ...
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 是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它是体内糖代谢最重要的途径。 糖酵解途径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引发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异构化。 已糖激酶(催化) 磷酸化 ①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 (消耗1分子ATP) 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一,是葡萄糖进入任何代谢途径的起始反应。 磷酸已糖异构酶 ②葡萄糖-6-磷酸 果糖-6-磷酸 6-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化 ③果糖-6-磷酸 1,6-果糖二磷酸 是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酵解过程关键步骤之二, ...
——重新认识高密度脂蛋白与AS的关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赵水平 有关HDL抗AS作用的困惑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研究证实其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与冠心病(CHD)发生危险呈负相关,这提示高密度脂蛋白(HDL)具有一定的抗AS作用,升高HDL-C水平是抗AS的靶点之一。 然而,在临床研究中有学者却发现了一些矛盾现象:升高HDL-C水 ...
虽然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在日常生活中科学饮食尚有欠缺,摄取高能量、高脂类食物不断增多,罹患冠心病、心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接受血脂检验的工作量较大,被检者对提高血脂检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饮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抽血前1~2周应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前3 d避免高脂饮食,不应太油腻,不饮酒,禁食12~14 h后空腹抽血。 (2 ...
(一)体液葡萄糖的检测 酶法为推荐使用的测定方法(如:己糖激酶法或葡萄糖氧化酶法)。 1. 标本收集和贮存 大多数临床实验室采用血浆或血清测葡萄糖浓度,而大多数床旁测定葡萄糖的方法使用的是全血。使用不同的标本应采用不同的参考值。 室温下,血细胞中进行的糖酵解使血中葡萄糖减少,在获得标本后应尽快测定。 通过向标本中加碘乙酸钠或氟化钠可抑制糖酵解作用,使血葡萄糖在室温下稳定3天。 2. 已糖激酶法 (1)原理:在有已糖激酶(hexokinase)和Mg2+ ...
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单独做某个项目时结果没有问题,可是将它与某些项目组合在一起时,结果却出现异常。其中的原因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清洗系统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累加,清洗效果逐渐下降,试剂交叉污染的程度增加所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各试剂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到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给检验结果带来很大的偏差,有时甚至会误导临床医生,延误患者的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避免试剂间的干扰, ...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 鄢盛恺 血脂测定是检出血脂异常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血脂测定结果准确是血脂异常防治工作的基本需要。近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简称《指南》)已正式颁布实施。我国已开展的第一、二次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揭示,我国目前血脂达标率不高,部分归因于血脂化验报告单与《指南》不相适应。本文拟对目前临床检验申请及报告方式与新《指南》的要求存在差距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不断提 ...
作者:朱一堂 李福坤 孙艳 王景阳 【摘要】 目的:进一步探讨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降低的原因。方法:2001~2005年采用AMP�buffer方法进行了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共2568例。其中126例低于正常,88例为患者,83例为男性。结果:重症肾病并伴有肾衰患者占365%,营养不良患者占18%,镁缺乏患者占88%,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占48%,严重贫血患者占3%,其余24例(占299%)没有与血清ALP活力降低有明显关系的症状。结论:血清A ...
肝功能试验下载方法:右键点击另存为或者迅雷下载
项目名称 参考范围 简明临床意义 血脂分析 总胆固醇(TCH) 3.0-6.5mmol/L 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胆总管阻塞、糖尿病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贫血 甘油三脂(TG) 0.4-1.9mmol/L 增高:Ⅳ、Ⅱb、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 高密度脂蛋白(HDL-C) 0.91-2.20 mmol/L 降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HDL又被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LDL-C) 2.1-3.1 mmol/L 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LDL又被称为致动脉 ...
试剂空白吸光度是反映试剂质量的指标之一,但不能反映试剂质量的全部。试剂成份、纯度、用量及稳定性,才是保证试剂质量的关键所在。目前市售的一些试剂具有抗干扰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入抗干扰物质或使用新的色素原以避免内源性物质的干扰。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试验项目在消除内源性物质干扰的同时,会带来样品含量真实性的变化。 1、试剂空白 试剂空白吸光度是反映试剂质量的指标之一。每种试剂都有一定的空白吸光度范围,试剂空白吸光度的改变往往提 ...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临床实验室总蛋白多采用单一试剂的双缩尿法来检测,当遇到脂血标本时,测定结果偏高。为排除干扰,有的文献介绍了模拟双试剂样本空白法,现将我院脂血标本血清总蛋白的样本空白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对象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人样本中的40份脂血标本。1.1.2 仪器及试剂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蛋白试剂盒及按照全国临床检 ...
临床检验的目的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诊断依据。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检验医学中必须坚持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即指对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各方面因素及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即指对实验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实验误差中实验前误差占70%,因而实验前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