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法

        相关实验:整合型载体介导的基因导入技术

        最新修订时间:

        原理

        逆转录病毒载体属RNA病毒,但可在受染细胞内反转录产生DNA互补链,此DNA单链可作为模板合成第二条DNA链,第二条DNA链可掺入细胞基因组DNA中。此病毒可利用宿主细胞的酶自行转录与复制,RNA可合成蛋白,再包装病毒,RNA从胞内释放,成为感染性病毒,该载体可经不同方式改变。介导过程可使病毒单拷贝基因组稳定地进入细胞。

        材料与仪器

        步骤

        1. 转染前,10cm培养皿中接种大约10%——20%皿底面积的包装细胞。


        2.将10μg含抗药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质粒DNA加入0.5mL HeBs中,加入32μL 2mol/LCaCL2,轻振动,加盖30分钟,室温下培养45分钟,直到小的、模糊的兰色沉淀产生。


        3. 从包装细胞中弃去旧液,轻轻滴入HeBs-DNA沉淀于细胞培养皿中心,使细胞接触DNA20分钟,每10分钟轻轻摇动培养皿,使溶液均匀,加入10mL培养液,并于37℃放置4小时。


        4. 完全吸出培养液,逐滴加入2.5mL的HeBs/甘油,放回培养箱继续培养,如果使用的是ψ2/YCRE/YCRIP/PA317包装细胞系,需培养3.5分钟,若为Q2bn包装细胞系,需培养1.5分钟,或根据不同包装细胞选用不同时间。迅速弃去HeBs/甘油,用10mL培养液洗2次,加入含有血清的5ml培养液培养18——24小时。


        5. 取出培养液用0.45μm过滤,可获得含有短期产生病毒的培养上清,-70℃或-80℃贮存,或立即用于其它包装细胞系的感染。


        6. 加入10ml培养液于上述已感染的细胞,继续培养2——3天,继续步骤10。


        7. 另一包装细胞受感染前1:10或1:20传代。8.倒去包装细胞的培养液,加入步骤5获得的病毒。方法如下:


        对于10cm培养皿,将0.1至1.0mL病毒贮存液稀释至3——5mL的终体积,加入800mg/L聚凝胺至终浓度为8 mg/L,培养1小时以上。


        9. 若10cm培养皿加入10mL培养液,6mL培养皿中应加入4mL培养液,培养2——3天。


        10. 步骤6或步骤9得到的感染细胞,2——3天后按1:10或1:20传代,接种于选择培养液培养3天,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3——4天,直至克隆出现。


        11. 用克隆环挑出分离的克隆,每个克隆接种24孔板或6孔板中的二个孔,生长至50——90%底部面积。


        12. 倒去培养液,换入1倍体积的培养液,继续培养1——3天,收取培养液,马上滴定,或者贮存于-70℃或-80℃。


        13. 继续传代克隆细胞直到能被冷冻或被鉴定,若病毒产生克隆被鉴定,10%——15%DMSO保护剂液氮冻存细胞。即产生病毒细胞系建立。

        注意事项

        1. 无论用什么方法将DNA导入细胞,暂时或稳定的转染率很大程度取决于细胞的类型。不同的细胞系对获取外源性DNA以及表达的能力相差几个数量级。此外,一种方法对一种培养细胞有效,但对另一种培养细胞可能无效。


        2. 合适的载体将外源基因高效导入受体靶细胞,需要按照操作步骤在专门的实验室中安全进行,防止原生物种基因库非预期或不受控制的基因六点,导致基因污染。

        常见问题

        1. 基因治疗载体主要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靶向性强,但其包装能力小,易引起免疫反应。非病毒载体毒性低,具有低免疫原性,但转染效率低。


        2.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制约着病毒载体的发展,需要构建出更合适的重组病毒载体,在低免疫原性的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基因介导效率。而对于非病毒载体,载体材料的选取是影响靶基因导入效率的关键。


        3.来源于《基因治疗导入载体的研究进展》王巍杰,生物技术通报,2010 (2) :38-41

        来源:丁香实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