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搜索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
实验库
>
植物学实验
蛋白质实验
PCR 技术
细胞实验
实验动物
免疫学实验
DNA 实验
RNA 实验
微生物实验
遗传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生物信息学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仪器使用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
药学
临床检验
统计学
其他实验
新生提问
分类:
蛋白质实验
PCR 技术
细胞实验
实验动物
免疫学实验
DNA 实验
RNA 实验
微生物实验
遗传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生物信息学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仪器使用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
药学
临床检验
统计学
其他实验
新生提问
筛选出
6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植物全蛋白实验
本章我们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种植物组织全蛋白抽提的高效方法。该方法利用三氯乙酸和含有巯基乙醇的丙酮在沉淀蛋白质的同时使其变性。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分别在进行经典的 IEF 电泳或用IPG 胶条电泳之前的蛋白质溶解方法。本实验来源「植物蛋白质组学实验指南」〔法〕H.蒂勒门特、M.齐维、C.达默韦尔、V.米琴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的设计与管理实验
随着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发展,异源基因转入植物基因组已成为可能,这为植物育种家拓展遗传资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转基因作物田间试验的设计与管理因目的不同而异。育种家分析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稳定性,记录田间条件转基因纯合个体数的变化。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实质等同性(代谢组学)实验
现代 “代谢组学”方法可用于自动比较大量样本中一些结构不一的化合物含量。该技术非常适合于筛选植物群体,包括发现转基因引起的非预期效应。目前已有几种可用于实质等同性分析的代谢组学方法。我们开发了一种利用 [ 1H ] -NMR 指纹识别筛选植物的代谢组学方法。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实质等同性(蛋白质组学)实验
小麦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之一,被加工成一系列食品供消费者消费。因此,确定转基因技术对小麦的影响( 预期的和非预期的),以及转基因品系与常规育种品系是否实质等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蛋白质组学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实质等同性(转录组学)实验
在西欧,转基因作物想获批商业生产,需要向监管部门提供它们与常规育种作物实质等同性的证明。建立转基因作物与常规育种作物实质等同性的途径之一就是比较两者发育过程的籽粒和其他组织的转录产物特征,以发现任何非预期转基因效应。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植物基因组中整合的转基因片段实验
在过去 30 年中,荧光染色体分析技术促进了人们对基因组构造的了解,并加深了对 DNA 的组织结构及染色体进化的认知。通过荧光染色,可以确认物种、选系和单株的染色体非整倍性及多倍性,包括杂交或组培及遗传转化导致的染色体变异。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基因插入位点和模式实验
转基因植株中外源基因插入模式和位点的研究,极大地有助于人们认识植物核基因组中外源基因的整合、表达和稳定遗传的机理。本章主要介绍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或外源 DNA 直接转化方法所获得转基因禾谷类作物和牧草中,外源基因插入模式和位点数目的标准分析流程及鉴定方法。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燕麦转基因及其在提高渗透胁迫耐受中的应用实验
燕麦是一种在全球广泛种植的温带禾谷类作物,对干旱和/或高盐造成的渗透胁迫缺乏耐受能力。我们建立了一套不受基因型影响的高效茎尖分生组织再生体系,4个燕麦品种 Prairie、Porter、Ogle和 Pacer 都能在体外高效地从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出再生苗。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转化方法实验
在过去 10 年中,农杆菌介导的大麦转化方法已被广泛运用,它在获得转基因植株的效率和质量方面,比基因枪介导的转基因技术更具有优势。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大量可育的转基因独立株系,因此是进行禾谷类作物基因功能研究的理想方法。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基因枪法转化大麦实验
微粒子轰击也称基因枪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禾谷类作物的基因转化。这类方法通过加速轰击包裹着质粒 DNA 的金粉微粒而将 DNA 直接带入植物细胞。第一例完全可育的转基因大麦就是采用基因枪法获得的。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植物原位接种介导的小麦高效农杆菌转化方法实验
本章详细介绍了一种重复性好的农杆菌介导的春小麦转化方法,即通过将农杆菌菌液直接接种到小麦的未成熟种子中进行转化,该方法已申请专利 WOOO/63398[1]。其转化效率为 1%~30%,通常可获得至少 5% 的平均转化效率。转化获得的再生植株整体表现正常。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小麦花器官转化实验
本章介绍了一种类似于拟南芥花序浸染法的方法用于小麦花器官的转化。此方法不依赖离体胚的组织培养,而是选择在单核小孢子发育的早、中、晚 期(孕穗期),将携带有花青素报告基因和 NPTII 选择标记基因双元载体的农杆菌菌液直接侵染剪有切口的小花。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农杆菌介导的小麦新鲜离体幼胚的转化实验
农杆菌介导法是继传统基因枪法后另一种可行的小麦遗传转化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整合拷贝数低等优点,且对特定的硬粒小麦、春性及冬性面包小麦等品种具有同等转化效率。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7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基因枪法转化小麦实验
这里介绍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获得转基因小麦的指导方法,这个方法使用基因枪将质粒 DNA 转移到小麦幼胚中,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获得转基因植株。这也是目前小麦遗传转化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且具有较多的优点。不过,近年来随着一些更简便的小麦转化方法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4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转基因植株的选择实验
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概率低且随机发生,加之这些极少的转基因细胞很难再生获得完整植株,因此,转基因试验中利用选择标记基因已成为常态。对于那些不用于田间栽培的转基因研究而言,通常选用高抗除草剂或抗生素的选择标记。本实验来源「麦类作物转基因技术与田间鉴定实验指南」〔英〕H.D.琼斯 P.R .休里 主编。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与速度及维管束运输潜力实验
通过实验,加深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与速度及维管束运输潜力的认识。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诱变物质的微核测定实验
1、了解微核测定的方法与意义 2、寻找新的测试系统及新的更安全有效的植物诱变剂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染色体结构变异实验
了解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后,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在后期出现染色体桥或染色体断片,在间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微核。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染色体数目变异实验
1、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意义; 2、观察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各种变异及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学特征。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植物DNA的提取与定量分析实验
幼嫩组织的细胞处于旺盛的分裂阶段,细胞核较大而细胞质较少,核酸浓度高,且内含物少,次生代谢产物少,蛋白质及多糖类物质相对较少,在SDS或CTAB物质存在时,经机械研磨,使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含物,提取的DNA、RNA的产量高,纯度好。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1
•••
6
7
8
9
10
•••
15
跳至
页
意见反馈
合作咨询
提问
扫一扫
实验小助手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