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中度 II 型 SMA 小鼠、SMNdelta7;SMN2;Smn-/-, FVB.SMNΔ7;SMN2;Smn- 、中度 II 型 SMA , Delta 7 小鼠早期同源品系
Smn 靶向突变
lacZ 报告基因纯合且 2 个转基因纯合的小鼠表现出类似于患脊髓性肌萎缩 (SMA) 患者的症状和神经系统病理特征。FVB/N 遗传背景的三重纯合子的小鼠出生时体型显著小于正常的小鼠,并伴有渐进性肌无力。
我们的临床前药效检测服务能够提供专业的科学经验和一系列基于靶点和基于表型的指标(包括体内指标和终点指标),以满足脊髓性肌萎缩小鼠模型中灵活性和检测开发。查看完整服务平台.捐赠者
Arthur H.M.Burghes, 俄亥俄州立大学
深入了解 + 详情详情描述
此三重基因突变小鼠携带 2 个转基因和 1 个靶向突变。转基因Tg(SMN2*delta7)4299Ahmb 包含缺乏 7 号外显子的 SMA cDNA,而 转基因Tg(SMN2)89Ahmb包含完整的人 源
SMN2 基因。靶向突变
Smn 纯合且 2 个转基因纯合的小鼠表现出类似于脊髓性肌萎缩 (SMA) 患者的症状和神经病理特征。出生时,三重突变体小鼠的体型显著小于正常的小鼠。在出生后第 5 天,开始表现出肌无力的症状,并在随后几周逐渐趋于显著,小鼠表现出异常步态、后肢震颤以及容易跌倒。根据2006 年的报道,该品系平均寿命约为13 天。杰克森实验室 2013 年检测的种群显示 ,其寿命约为15-22 天(平均寿命17.7 天)。
免疫化学分析表明,肌营养不良蛋白表达正常,但从 14 日龄起,从三重基因突变个体腓肠肌中分离出的肌肉纤维表现出明显的营养不良的症状。
此模型的引入部分得到脊髓性肌萎缩基金会的支持。模型的构建得到了国立卫生研究院、德国 M.S.研究基金会、SMA 之家、Preston 基金、Madison 基金、Mathew 基金和美国肌营养不良协会资助。 构建靶向突变在德国符兹堡大学 Michael Sendtner 博士实验室构建。通过使用编码新霉素的元件和
lacZ 基因,与要破坏的外显子前 40 个核苷酸融合的靶向载体破坏内源性小鼠
Smn 基因的 2 号外显子,使在
Smn 基因正常表达的组织中表达
lacZ 基因。该构建物通过电转染方法转染至 129P2/OlaHsd 源的 E14Tg2a-IV 胚胎干 (ES) 细胞。将正确靶标的 ES 细胞注射至 C57BL/6 囊胚中并获得嵌合动物。将嵌合动物与 C57BL/6 繁育数代(数量不确定)。
转基因在俄亥俄州立大学 Arthur Burghes 博士实验室构建。将编码人 源
SMN2 启动子和基因(源自基因组克隆 AC215P15)的 35.5 kb
BamHI 基因组片段注射入FVB/N 小鼠的受精卵细胞中并获得首建鼠系 89。同样,将缺少 7 号外显子,受人
SMN2 启动子调控的人
SMN2 cDNA (SMNdelta7) 通过显微注射至FVB/N 的受精卵细胞中并获得首建鼠系4299。将首建鼠系89 与内源性小鼠
Smn 基因靶向突变杂合的小鼠进行繁育。然后将双重基因突变个体与携带 SMNdelta7 转基因小鼠繁育。然后将三重基因突变个体与 FVB/N小鼠 回交至少 6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