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诊断meta的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

        相关实验:基于 SPSS 的卡方检验

        user-title

        实验室小助理夏奇

        各位大佬,对与模型的选择,不是一般而言有异质性是随机效应模型吗?无异质性用固定效应模型?

        为什么看的几个发表的诊断meta用meta-disc软件做的,都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有的没有异质性也用这个模型?

        wx-share
        分享

        3 个回答

        user-title

        土井挞克树

        有帮助

        因为异质性的判断有时候并不准确,所以这个时候会选择适合研究的模型,比如随机效应模型

        user-title

        sswei

        有帮助

        根据Ⅰ2值及P值来决定模型使用。大部分认为Ⅰ2<50%且P>0.1时,存左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名模型。当Ⅰ2≥50%或P<0.1时,用固定效应模型。

        user-title

        loveliufudan

        有帮助

        通常情况下,对于异质性较大的meta分析,应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来估计效应量和置信区间,而对于异质性较小的meta分析,则可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这是因为在随机效应模型中,考虑到每个研究之间的差异性,会引入一个额外的随机项来反映这种差异性,而在固定效应模型中,假设所有研究间的差异性为零,仅仅考虑各研究估计值与总效应值之间的差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些研究的异质性可能会被低估或高估,因此即使某些meta分析中异质性较小,使用随机效应模型仍然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效应量和置信区间,而不是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至于为什么一些发表的诊断meta分析使用了meta-disc软件,并且选择了随机效应模型,即使异质性很小,可能是由于这种选择被认为是更加保守和可靠的方法,有助于减少偏差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最终选择的模型应该基于对研究异质性和偏差的全面评估,并且符合特定研究的统计假设和目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