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关于连续型变量不显著是否要取cut-off

相关实验:基于 SPSS 的数据管理与基础运算

user-title

Kepler98

前辈们好,我最近在做一个基于公开数据库的队列研究。探究的是X(连续变量)和结局Y(二分类)之间的关系。打算使用的统计方法是常规的COX回归分析。但是在分析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1. 当X作为连续性变量纳入model时,单因素显著、多因素不显著。逐个回归后发现年龄一旦加入模型中,X就不显著了。VIF提示没有明显共线性。针对年龄分层发现在某一层中显著,其他层不显著。相乘交互作用不显著。X和年龄有显著负相关,但是相关系数只有0.1左右。我不知道这种情况是说明X本来就不是一个危险因素还是年龄在其中起到混杂作用呢?如果继续把X当作连续变量分析的话要如何做呢?
  2. 把X分成四分位后做KM曲线发现Q1比其他三个显著更容易发生Y事件。我是不是应该用ROC等方法确定cut-off值,然后按照cut-off二分类纳入model中呢?
  3. 连续不显著,变成cut-off之后显著,这种分析方法在一些比较好的杂志会接受吗?总感觉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解释方法,结果不一定稳健。

欢迎前辈们指点交流!

wx-share
分享

4 个回答

user-title

huarenqiang5

有帮助

连续型变量不显著,变成cut-off后显著的分析方法杂志社能够接受。

user-title

dxyc42u

有帮助

一些好的期刊不接受cut-off,还是不要取了

user-title

loveliufudan

有帮助

1.当X作为连续变量时,在多因素回归中不显著,但在年龄分层中某一层显著,这种情况可能是年龄在其中起到混杂作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使用调节或交互作用来探讨年龄是否在X和Y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如果你想继续把X当作连续变量进行分析,你可以考虑进一步调整其他可能的混杂变量,或者进行其他的敏感性分析,例如剔除异常值或采用不同的统计模型等。

2.当把X分成四分位后做KM曲线发现Q1比其他三个显著更容易发生Y事件时,你可以考虑使用ROC曲线或其他方法来确定cut-off值,然后按照cut-off值把X二分类纳入模型中。这种方法可能更适合探索X和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3.当连续变量不显著,变成cut-off后显著,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的统计方法,例如逻辑回归或非参数方法,来探究X和Y之间的关系。此外,你可以进行多种敏感性分析来确保结果的稳健性,例如调整其他可能的混杂变量、使用不同的cut-off值、采用不同的统计模型等。

user-title

土井挞克树

有帮助

把X分成四分位后做KM曲线发现Q1比其他三个显著更容易发生Y事件。应该用ROC等方法确定cut-off值,然后按照cut-off二分类纳入model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