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一篇文章,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备,推荐大家阅读!尿分析定义为在快速,可靠、准确、安全、收费合理方式下,以通常的操作方法对尿液进行检验。 由此"尿分析"一词包括下列某些或全部内容 ·肉眼评价(如颜色和透明度) ·物理学检测(如体积和比重) ·化学试纸条或试剂片检测 ·显微镜检查 每个实验室应确定使用哪些程序及应作检查的范围。根据已有的评价结果及发表的研究成果;病人群体的类型(如无症状病人群体筛选产生极少的阳性结果,而住院肾科病人的阳性率 ...
血小板在体内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会指导临床医师抽骨髓检查或输人血小板治疗,鉴别血小板减少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如未被及时发现,会给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及时发现尤为重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细胞特别是测定血小板具有快速、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 ...
一、试带法测定原理 尿白细胞试剂带测定膜块中的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盐两种,其测定原理基于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此酶可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在酯酶作用下将其转变为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成比例关系。而这种酯酶在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均不存在。 二、标本对结果的影响 尿液标本必须新鲜,留尿后尽量立即测定,以免白细胞破坏,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人为实验误差。干化学法既可测定完 ...
一、细胞 (一) 白细胞 (leukocyte ,LE U)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临床意义:1.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2.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 (<15/HP),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3.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现大量白细胞,并可见到退化白细胞,还可见到 边缘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亦可见到吞有异物的小巨噬细胞。4.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 (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 时粪便涂片染色还可见较 多 ...
本周蛋白是免疯球蛋白的轻链单体或二聚体,属于不完全抗体球蛋白,分为k 型和 λ型,其分子量分别为22000和44000,蛋白电泳时可在α2至r 球蛋白区带间的某个部 位出现M区带,多位于r区带及βr 区之间。易从肾脏排出称轻链尿。可通过肾小球滤 过膜滤出,若其量超过近曲小管所能吸收的极限,则从尿中排出,在尿中排出率多于白 蛋白。肾小管对本周蛋白具有重吸收及异化作用,通过肾排泄时,可抑制肾小管对其他 蛋白成分的重吸收,并可损害近曲、远曲小管,因而 ...
经常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见到的沉渣有各种管型、粘液丝、红细胞等,确定其来源,明确病变部位对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相差显微镜法和光镜染色法,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最终难于明确诊断,近年国内外多人报道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判断尿沉渣成分,较为科学的确定其是肾性还是非肾性沉渣。 一、尿红细胞免疫球蛋白细胞化学染色 正常尿液中无免疫球蛋白存在,但在肾小球及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尿中可检出免疫球蛋白,已经证实尿中红细胞多在H ...
(一) 操作1.标本收集:患者先排尿弃去,准确收集3 小时尿液于清洁干燥容器内送检。2.准确测3 小时尿量,充分混合,取尿液10ml,置刻度离心管内,1500r/min 离心5min ,弃去上层9 ml 尿液,留下1ml。充分混合,吸尿液一滴,注入血细胞计数池内。 细胞数10 个大方格,管型数20 个大方格。 (二) 计算1 小时细胞数=10 大方格细胞总数×100 ×3 小时尿总量数/31 小时管型数=20 大方 格管型总数/2 ×100 ×3 小时尿总量数/3 。 (三) 参考值红细胞:男性<3 万/小时,女性<4 万/小时 白细胞: ...
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义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肾实质性损害。 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质在肾小管、集合管内凝固而形成的圆柱状结构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质物为T-H糖蛋白。在病理情况下,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质由肾小球进入肾小管,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内,由于浓缩(水分吸收)酸化(酸性物增加)和软骨素硫酸酯的存在,蛋白质在肾小管腔内凝聚、沉淀,形成管型。 管型尿是由于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管型尿 ...
一 尿液及体液有形成分检查概念的划分和演变尿液是人体日生成与排泄量最多的液体。通过实验室方法如物理学、化学、显微镜与自动分析仪等手段对尿中某些成分如细胞、管型等进行确认,是临床实验室除血液外最常用的检查项目之一,以往称为尿常规检查(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近10年来,随着检验项目的日渐扩大,检验自动化快速发展,应用“尿常规”一词简单概括尿液检验全部内容已不合时宜,目前已改称为尿液分析(Urin ...
血小板是骨髓中成熟巨核的胞浆脱落而来,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致,易于粘附、聚集和破坏,释放血小板因子,在促进血凝和血块收缩等方面,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血小板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 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 ...
人体有多种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碱性磷酸酶的物质。血细胞内也含有这种物质,但多数不表现出活性,即处于“沉睡”状态,只有中性粒细胞的成熟阶段表现出碱性磷酸酶活性,我们称之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简称N—AL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的胞浆内,可以通过钙—钴方法使之着色来显示。然后计算出反应的阳性率和积分,即可表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高低。计算方法:显微镜下观察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有阳性反应的 ...
现今临检科室主要检查血、尿、便三大常规,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标本采集不当,留置时间过长,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误差和错误,不可避免地给临床医生诊治带来困难。现将便标本留取时间和检验结果的关系探讨如下。 正常粪便主要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消化分泌物、大量细菌、无机盐和水组成。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根据粪便的形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 ...
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所引起的缺血、缺氧及其代谢产物,可到重要脏器损害,严重者可致昏迷、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临床上并非罕见,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因此,及时确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尽快查明原因,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抢救急性溶血性贫血成败的关键。1溶血性贫血临床分类在临床上,溶血性贫血一般可分为急性溶血和慢性溶血。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腰背酸痛、气促、乏力、烦躁,也可出 ...
作者:朱冬青,应琪,史继敏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反应和镜检红细胞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尿液潜血干化学分析结果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随机留取400份门诊患者尿液,按照仪器操作说明立即进行尿液分析仪检验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的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86.15%,假阴性率为7.80%,假阳性率为13.85%。结论 临床工作中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者应结合显微镜检查尿液红细胞,才能为临床提供准确 ...
C-2000型血凝仪采用磁珠法原理,通过先进的双磁路系统测定钢珠在检测中振幅的变化,确定凝固终点,经计算处理得出检测结果。虽然它是目前凝固法中,国际公认最先进的直接检测方法,有不受血液中黄疸,溶血,乳糜微粒,浑浊试剂本身浊度等原因造成的干扰和不受原血浆粘度的影响优点外,但其有受人为因素较多:1机器方面1.1机器与电源连接时,要注意插座的接地线是否可靠,严禁零地共用。1.2进行测试时,机器要先进行预热,显示窗达到37℃ ...
1.有核细胞分类计数检测原理 (1)直接分类法:细胞直接计数后,将镜头转换为高倍镜,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形态进行有核细胞分类。 (2)染色法:浆膜腔积液有核细胞分类应在抽取积液后立即离心沉淀,沉淀物涂片瑞特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有核细胞分类。必要时,可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收集细胞,以提高细胞分类的准确性。 2.方法学评价 (1)直接分类法:简便、快速,但准确性差,如细胞变形则分类困难,适用于新鲜的清晰或微浑的浆膜腔积液标本。 (2)染色法:细胞 ...
1.量:在空腹不受刺激的情况下,24h胃液分泌量为1.2~1.5L,正常空腹12h的胃液残余量约为50ml.在插管成功后持续负压吸引1h所得的胃液总量称为基础胃液量,正常为10~100ml.若大于100ml为增多,常见于胃分泌增多、胃排空障碍、十二指肠液反流等。若胃液量小于10ml为减少,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胃蠕动功能亢进等。 2.颜色:正常胃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含血液、胆汁,无食物残渣。①混浊灰白色:混有大量粘液所致。②鲜红血 ...
孙立,李忠培,赵爱萍,刘美荣 (泰安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山东泰安271000) 检验科分析仪器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地更可靠的依据,血细胞分析仪由过去三分类分析到今天的五分类仪器。分析仪器越来越精密,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作为血液分析仪提供的一种参数,国内外学者已有多项研究。本文报道分析仪测定健康人lVlPV与年龄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与试剂SF-3000型血液分析及配套试剂1.2 样本采用肝肾功能正常,无高血脂、高血 ...
【 标 本 】 静脉血。 【 方 法 】 改良血块法。 【 操 作 】 1. 抽取患者血液2~3ml ,注于干燥试管内,于室温待凝。 2. 于凝固刚形成时,用竹签将凝块搅碎,并将残余凝块除去。 3. 以2000r/分钟离心沉淀10分钟 ,使白细胞聚集在同一层面,以利于狼疮细胞形成。 4. 置37℃温箱内温育2h。 5. 取出白细胞层及其上下各少许,置红细胞比积管中,以2000r/分钟离心,沉淀10分钟。 6. 吸去上层液,轻轻吸取白细胞层,制成薄片3~4张。 7. 以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 附 注 】 1. 整个操作时间不能超过3h。 2. 注意与果馅细胞鉴别。 一氧化碳血红蛋 ...
浙江省立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综合报道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的临床应用潜力。网织红细胞计数技述根据显微镜计数原理随着各种自动化的发展而迅速完善。多功能的专门流式细胞仪使用荧光活体染色可以精确测定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已有许多关于网织红细胞片段对各种临床造血功能状况判断的有较大的价值,包括骨髓移植期的反应,急性髓性白血病药物治疗后的恢复,贫血的诊断和监测,以及促红素治疗后的监测等均有较大价值。一个病例研究显示IRF与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