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基因分离的图位克隆技术

定位克隆(positoinal cloning),又称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g),1986年首先由剑桥大学的Alan Coulson提出。用该方法分离基因是根据功能基因在基因组中都有相对较稳定的基因座,在利用分离群体的遗传连锁分析或染色体异常将基因伫到染色体的1个具体位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高密度的分子连锁图,找到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不断缩小候选区域进而克隆该基因,并单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转染常用的报告基因

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是一个其表达产物非常容易被鉴定的基因。把它的编码序列和基因表达调节序列相融合形成嵌合基因,或与其它目的基因相融合,在调控序列控制下进行表达,从而利用它的表达产物来标定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筛选得到转化体。 作为报告基因,在遗传选择和筛选检测方面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1)已被和全序列已测定;(2)表达产物在受体细胞中不存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感受态细胞常用的制备方法

常态的细胞不能摄入外部溶液中的DNA,所以要转化质粒DNA进入大肠杆菌必须首先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Ru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多有外源DNA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 转化,是将异源DNA分子引入一细胞株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重组实验

实验目的 要获得表达的基因AKP,必须构建重组子。 我们通过以下的方法构建重组DNA,转入受体菌,就可以表达出目的基因。 之所以重组子要进入细胞,是因为大肠杆菌中有修饰的机制,可以在转入表达载体时不被降解,高效表达。 实验原理及过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微阵列技术介绍及其应用

DNA微阵列技术(m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末端修饰原理

Chapter 4 replication DNA replication DNA damage and repair Reverse transcription RNA replication DNA复制的基本特点 半保留复制(self-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复制子(replicon) 半保留复制 1958年Meselson 和Stahl首次用实验证实了DNA的半保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载体质粒的抽提、纯化及检测

一、目的: 了解质粒抽提常用的方法和原理;掌握试剂盒制备质粒DNA 的法。 二、原理: (一)质粒DNA 制备三个步骤: 1、细菌培养与质粒扩增 2、菌体收集和溶菌 3、质粒DNA分离 (二)方法介绍: 1、碱变性抽提法(SDS法):主要是利用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碱性环境中变性和复性的差异来分离出质粒DNA。染色体DNA 分子量比较大,在碱性环境中(高pH)变性,双链解拆开,抽提时由于机械剪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分型的法医学应用

一、个体识别 个体识别以同一认定理论为指导原则。通过对物证检材 的遗传标记作出科学鉴定,依据个体特征来判断前后两次或多次出现的物证检材是否同属一个个体的认识过程。第一次出现的往往是与案件事实有联系,并且是在案发现场留下该个体的生物检材,如血痕、精斑等。是未知个体,是要查找的对象,称“被寻找个体”。 个体第二次出现一般是侦查或调查活动的结果,第二次出现的个体一般是已知身份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的酶切实验

采用粘末端连接必须对目的DNA分子和载体分子进行酶切以获得相应的粘末端进行连接。酶切可以是单酶切也可以是双酶切。单酶切操作比较简单,但双酶切如果两种酶所用缓冲液成分不同(主要是盐离子浓度不同)或反应温度不同,这时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解决:1)先用一种酶切,然后乙醇沉淀回收DNA分子后再用另外一种酶切;2)先进行低盐要求的酶酶切,然后添加盐离子浓度到高盐的酶反应要求,加入第二种酶进行酶切;3)使用通用缓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基因转化常用方法

一. 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 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基因转移技术,包括基因枪法、原生质体法、脂质体法、花粉管通道法、电激转化法、PEG介导转化方法等,其中基因枪转化法是代表。另一类是生物介导的转化方法,主要有农杆菌介导和病毒介导两种转化方法,其中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转化率高,广泛应用于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 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方法 (一)农杆菌的Ti质粒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肠杆菌glgC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定点突变

摘要:通过PCR,从E.coli K12 Y1090株系中扩增获得glgC基因,插入pUC19的PstI和SacI 位点之间,得到重组质粒pAGP。对所克隆的glgC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与已发表的序列相比,有7个核苷酸发生了改变,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为99.4 %;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2 % 其中,第296位由赖氨酸变为谷氨酸。通过寡核苷酸介导的定点诱变,将第1007位核苷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合成常见问题及解答

Q: 怎样对合成DNA制品进行定量? A: DNA的量与260 nm处的吸光度值(OD值)成正比,因此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是最科学的。1个OD值的合成DNA的重量约为33 mg。 Q: 怎样理解测定的OD值? A: 进行OD值测定时,分光光度计上显示的数值为每毫升溶液中的OD值。当测定200 ml溶液中的OD值为1.5时,溶液整体的OD量应该为多少?此时的OD值 = 1.5 OD/ml &t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连接实验原理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组邻的5’端磷酸与3’端羟基之间形成磷酸酸脂键的生物化学过程, DNA分子的连接是在酶切反应获得同种酶互补序列基础上进行的。 带有相同末端(平端或粘端)的外源DNA必须克隆到具有匹配末端的线性质粒载体中,但是在连接反应时,外源DNA和质粒都可能发生环化,也有可能形成串联寡聚物。因此,必须仔细调整连接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肿瘤标志物检测原理

根据WHO资料,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是人类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2%,并逐年增加。 10种常见肿瘤: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白血病、子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和膀胱癌。 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以肝癌为例,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几乎100%;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肿瘤诊断三大支柱是图像诊断(包括B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受体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一、目的与原理 当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时,即为感受态,而用理化手段使细菌处于感受态的操作为致敏过程。感受态细胞制备是重组基因能否实现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本试验是通过钙离子来诱导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 二、材料和方法 1. 材料:大肠杆菌 2. 仪器: 离心机,恒温摇床,恒温水浴,超净工作台,冰柜 3. 试剂 LB培养基,0.1M MgCl2,3mM氯化六氮合高钴 TFB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

【基本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小麦黄化苗总DNA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DNA的微量提取法。 二、实验原理 小麦黄化苗经液氮研磨,可使细胞壁破裂,加入去污剂(如SDS),可使核蛋白体解析,然后使蛋白和多糖杂质沉淀,DNA进入水相,再用酚、氯仿抽提纯化。本实验采用SDS法,其主要作用是破膜。SDS属阴离子去污剂,要溶解膜蛋白与脂肪,也可解聚核蛋白。SDS在溶液中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蛋白质侧链结合成复合物,当加入钾盐时,能与SDS-蛋白质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CaCl2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的实验步骤

・CaCl2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的实验步骤 1.前夜接种受体菌( DH5α或 DH10B),挑取单菌落于L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过夜(约16小时); 2.取 1ml过夜培养物转接于100ml LB培养基中,在37℃摇床上剧烈振荡培养约2.5-3小时(250-300rpm); 3.将 0.1M CaCl2 溶液置于冰上预冷; 以下步骤需在超净工作台和冰上操作 4.吸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经验过程

实验步骤: 1、将适合菌株(如XL1-Blue DH5α)置于LB或其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在37℃下过夜培养 。 2、高温灭菌大的离心瓶(250-500ml)。准备几瓶灭菌水(总量约1.5升),保存于冷冻室中以备重悬浮细胞用 。 3、转移0.2-1ml过夜培养物至装有500ml LB(或其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的1-2升挡板摇瓶中 。 4、37℃下剧烈振荡培养2-6小时。 5、定时监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