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DNA指纹图谱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 2. 学习DNA的限制性酶切的基本技术 3. 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习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片段的长度,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 实验原理 1984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遗传学家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将分离的人源小卫星DNA用作基因探针,同人体核DNA的酶切片段杂交,获得了由多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组 ...
(一)细胞: 1.选择适当的细胞接种浓度。一般情况下,96孔培养板的一内贴壁细胞长满时约有105个细胞。但由于不同细胞贴壁后面积差异很大,因此,在进行MTT试验前,要进行预实验检测其贴壁率、倍增时间以及不同接种细胞数条件下的生长曲线,确定试验中每孔的接种细胞数和培养时间,以保证培养终止致细胞过满。这样,才能保证MTT结晶形成酌量与细胞数呈的线性关系。否则细胞数太多敏感性降低,太少观察不到差异。 2 ...
序列测定的技术和策略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Maxam-Gilbert DNA化学降解法测序策略 目前应用的两种快速序列测定技术是Sanger等(1977)提出的酶法及Maxam和Gilbert(1977)提出的化学降解法。虽然其原理大相径庭,但这两种方法都是同样生成互相独立的若干组带放射性标记的寡核苷酸,每组寡核苷酸都有固定的起点,但却随机终止于特定的一种或者多种残基上。由于DNA上的每一 ...
桑格是英国生物化学家,1918年8月13日生于英格兰格洛斯特夏郡,在剑桥大学圣· 约翰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到著名的剑桥医学研究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桑格的工作主要研究蛋白质的结构,特别是研究测定胰鸟素分子的结构,成功地测定了胰鸟素的精细结构,因而获得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60年代后他致力于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构研究,利用酶解图谱法确定了RNA中 ...
一直有同学在尝试流式检测凋亡,一直有同学在问怎么分析大量似是而非或者一塌糊涂的流式“凋亡”数据,一直有同学指着荧光图里的各种各样的“AP”、“subG1”夸夸其谈。关键问题在哪里呢?我曾经不止一次跟帖阐述过流式检测凋亡的强限制性,但是效果很不好,所以单独开一个说明贴,以后我不再跟帖解释。版主可以考虑置顶,以后有新同学不知道就看 ...
很多初次使用移液器的人,总以为移液器的操作非常简单,其实不然。移液器的操作是科学试验的第一步,是一个非常基础的试验操作,但绝大多数人对移液器的操作都有偏见。其实移液器的操作学问很多。不妨问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就可以看出您的操作有无偏差。 1.您操作时是否发生过液体倒吸进入活塞? 2.您移液时是否注意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3.移液器使用完毕后,您是否将移液器量程调至最大值? 4.移液器使用完毕后,您 ...
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解释为何拥有完全相同DNA的细胞会分化成不同的功能细胞。美国的一支联合研究小组近日发现,环绕DNA的染色质蛋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然》网站7月1日预先发表了相关论文。 染色质蛋白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包裹基因物质,它们可以影响DNA双螺旋的各个部分的打开和关闭状态,从而进一步影响基因的开合状态。为了破解染色质蛋白质的指令之谜,需要精确测定各个染色质蛋白在DN ...
DNA序列测定分手工测序和自动测序,手工测序包括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和Maxam-Gilbert化学降解法 。自动化测序实际上已成为当今DNA序列分析的主流。美国PE ABI公司已生产出373型、377型、310型、 3700和3100型等DNA测序仪,其中310型是临床检测实验室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型号。本实验介绍的是ABI PRISM 310型DNA测序仪的测序原理和操作规程。 【原理】& ...
DNA序列测定是分子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了解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基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大型基因组测序奠定了基础,当今大多数蛋白质序列都是通过基因或cDNA的核苷酸序列推导出来的。DNA测序方法主要有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和化学降解法(Maxam-Gilbert法)。目前不管是传统的手工测序法,还是仪器自动测序法均使用前者,而仪器自动测序法以其快 ...
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生物的基因组完成了测序工作,如何对如此庞大的原始序列信息进行分析和应用,正是现在最为棘手的问题。大量的基因预测软件和在线工具应运而生。如何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并能有的放矢地利用这些工具,已经成为21世纪分子生物学家的必修课。 随着大规模EST和cDNA序列信息的获取,那些基于表达序列同源范围的程序,在基因组注释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即使在稀少基因或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中,基因组序列的相 ...
蛋白组学研究是即基因组学研究后的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之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最终直接影响着生命活动的变化,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化,而真正发挥功能的蛋白要经过转录后加工、翻译调控以及翻译后加工等许多步骤和调控才能形成,因而对蛋白质的直接研究才能真实的解释各种生命现象。但是目前研究蛋白质的手段和方法还没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寻找有效、快捷的蛋白分析技术成为了至关重要的 ...
目的 克隆人肺鳞癌肿瘤差异性表达基因。 方法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 suppression sub2 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 构建人肺鳞癌cDNA 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后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在Gen Bank 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较最后经RT2PCR 验证。 结果 成功克隆10 个差异基因片段其中2 个为新基因(Gen2 Bank 登录号分别为:C20 :AF36 ...
研究蛋白质芯片的意义: 1、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接近生命活动的物质层面; 2、探针蛋白特异性高、亲和力强 可简化样品前处理,甚至可直接利用生物材料(血样、尿样、细胞及组织等)进行检测; 3、适合高通量筛选与靶蛋白作用的化合物; 4、有助于了解药物或毒物与其效应相关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芯片的分类: 1、蛋白质检测芯片; 2、蛋白质功能芯片。 蛋白质芯片的制备: 1、固相载体及其处理 载 ...
实验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原有的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病毒感染分析、人类产前诊断、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待许多领域。FISH的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标记单 ...
多项乳腺癌微阵列研究结果给科学家提供了有关该病的更多遗传学信息,这将有助于今后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 纽约大学癌症研究所的Julia Smith表示,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可以用在实验室鉴别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或癌前病变的基因指纹。例如,现在已知人乳腺癌中8p11-12染色体有改变,该染色体的微阵列分析已经鉴定出4个新基因(FIJ14299、C8orf2、BRF2和RAB11FIP)可能与乳腺癌的发展 ...
宫颈癌是导致妇女癌症死亡的第一杀手,患病者通常在25到50岁之间。这种癌症的病因是受到人类乳突病毒感染,而且在基因水平上是因为病毒的两种致癌基因E6和E7过表达造成的结果。在澳大利亚,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妇女由300多人。 昆士兰大学免疫学和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治疗宫颈癌的新方法。研究的领导者Nigel McMillan博士称这些发现建立在“基因沉默”方法的 ...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COLUMBUS Ohio)消息,科学家通过对突变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人们以前可能低估了存在于乳腺与卵巢肿瘤易感患者身上的关键基因突变数量。这个突变研究新发现对临床肿瘤遗传学家和他们的患者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这项研究发表于2001年12月11日的医学遗传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上。他们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去比较两类与乳腺和卵巢肿瘤发生强相 ...
(一)不同种属动物 1.灵长类动物:从种系发生上看,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它们也会发生各种形态上和生物学性质上与人的肿瘤相似的病变。已知,它们的肿瘤发病率与动物的种属、性别、年龄及捕养的时间有关。在实验室条件下,猕猴的自发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在动物园内,猕猴的肿瘤发生率约为1%。在老年灵长类动物中,以上皮性肿瘤和恶性淋巴瘤为最常见,脑肿瘤则少见。常用中子或质子射线照射加以引发,可以 ...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采用PCR技术用于临床基因诊断,由于PCR技术对所检测的核酸模板进行大量扩增,容易出现实验室污染导致临床检测标本假阳性结果;另外由于PCR技术要求高、影响因素多(特别是RNA标本),实验过程处理不当易导致核酸模板无扩增现象,导致临床标本假阴性结果。因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验收和规范化管理是PCR技术本身需要,也是在临床上顺利应用该技术前提。 PCR实验室验收准 ...
1. GenBank属于一个序列数据库的国际合作组织,包括EMBL和DDBJ。是NIH遗传序列数据库,一个所有可以公开获得的DNA序列的注释过的收集。GenBank同日本和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DNA数据库共同构成了国际核酸序列数据库合作。唯一人类基因序列集合(UniGene),人类基因组基因图谱,分类学浏览器,同国立癌症研究所合作的癌症基因组剖析计划(CGAP)等数据库。GenBank以指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