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如下: 1、 GES长的非常快,而且比较大,呈成纤维细胞样,细胞长得越好,铺的越开。 2、传代一般1:3传,每3天需要再传。 2、永生化细胞,不要等细胞100%汇合再传代,多次这样细胞容易球形增加,还不容易洗掉。 3、用胰酶(0.25%)--EDTA(0.01%)混合消化液消化好些,一般1分钟左右呈球形,即可混悬细胞了。 4、培养液用10%小牛血清的DMEM或1640都可以。 步骤: 吸净培养 ...
我养的是膀胱癌 T24细胞(贴壁的)。心得如下: 1、 T24长的非常快,传代一般1:5传,每4天需要再传。 2、虽然是永生化细胞,也一定不要等细胞100%汇合再传代,多次这样细胞状态不好,球形增加,还不容易洗掉。 3、要用胰酶(0.25%)--EDTA(0.01%)混合消化液消化好些,一般1分钟内呈球形,即可混悬细胞了。 4、培养液用10%小牛血清的DMEM或1640都可以。 步骤: 吸净培养液 ...
我说说我们实验室传代的一般方法,这一方法较简单,不需要离心,而且消化后细胞很少聚集成团,具体步骤如下: 1、吸尽待传代细胞瓶内的培养液,按1:1 的比例加入适量0.25%胰酶和0.0 2%EDTA(一般100ml培养瓶各加2滴管消化(消化时不要晃动培养瓶,以免消化不完全而导致细胞成片脱落,从而导致细胞成团,无法吹散)。 2、消化致细胞变圆,细胞相互脱离接触但还未从瓶壁脱落时,吸尽胰酶和EDTA。 ...
1、倒掉培养液用D-HANKS洗两次 2、加入0.125%胰酶/0.02%EDTA(1:1),盖满瓶底为宜。 3、将培养瓶放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细胞间隙增大,突起回缩后竖起培养瓶,倒掉消化液。 4、用D-HANKS洗一次,此时动作要轻 5、加入完全培养液,轻轻吹打混匀,接种至培养瓶中。 注意: 1、0.125%胰酶/0.02%EDTA的PH值和温度重要,即PH值(7.5),温度 (37℃) 2 ...
【摘 要】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糖尿病者 (20 名) 及健康人 (20 名) 的 HbAlc水平,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并进行不精密度分析。 【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呈显著相关性 ( r = 0198,P < 0105),不精密度分析显示免疫比浊法的CV < 5 %。 【结论】运用免疫 ...
1、吸尽旧的培养液(因为我是养在培养皿) 2、用D-HANKs清洗一次 3、加入0.125%/0.02%EDTA的胰酶(盖满皿底即可)。肉眼观察即可,看见皿底有一层薄雾。 4、加入完全培养基,以终止胰酶作用。 5、轻轻反复吹打细胞。 6、吸出一部分加入新的培养皿中。 注意: 1、可以用MEM或DMEM 2、EDTA可使细胞分散 3、BHK-21生长迅速 ...
都是贴壁细胞,在消化传代过程中,步骤如下: 倒尽旧的培养液->用无血清的培养基清洗一两次->加入一定量的胰酶,置于37度培养箱中5--10分钟,使细胞悬浮->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大部分变圆时,回到超静台->加入一定量的含血清的新培养液,以终止胰酶作用->反复吹打细胞->再置显微镜下观察,直到细胞全部悬浮起来->吸出一部分加入新的培养瓶中->最后再补充加入一定量新的培养液。 注意: 1、吹细胞时尽 ...
大多数朋友说推荐培养液为DMEM加10%胎牛血清,1%谷氨酰胺,我们这里用1640加10%新生牛血清,效果也不错。DMEM不容易观察,有时候等DMEM黄了的时候,细胞已经严重缺乏养料,1640颜色变化比较明显,也比较符合细胞当时的情况。 细胞置于5%CO2、37度培养细胞生长较快,根据你留在瓶里细胞的数量,50%两天后传代一次。0.25%胰酶+0.01%EDTA消化,该细胞容易抱团,我是一般先用胰 ...
传代步骤比较传统: 倒掉培养液->PBS洗2遍->胰酶0.25%消化->倒掉胰酶->加培养基->用吸管吹打均匀->分瓶->放置37度,5%CO2孵箱。 我的体会是: 1、消化时间和实验环境温度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实验室条件比较差,不能维持恒温(不过我想大部分实验室目前也还是做不到的)。夏天的时候,消化特别快。但是到了冬天,就很慢,要用手捂老半天。 2、消化到 ...
我养过人类原代滑膜细胞,探讨传代经验:其实最好还是在细胞长满时、还没有接触性抑制之前传代为好。
将小鼠颅段神经管组织块(第6体节前)经0.75mg/ml胶原酶(152U/mg)换液消化3次,37℃20分钟孵育后,轻吹打获神经管,胶原酶通过冷培养基反复置换。 将神经管组织块置于经Fn预孵的75MM培养瓶中(0.25mg/ml纤粘连蛋白抽干后,以条件培养基洗涤备用),37℃培养30分钟后组织块贴壁,加DMEM/F12无血清条件培养基。48小时后去除组织块。2.5g/L胰蛋白酶常规消化传代。 无血 ...
SACC比较难消化,使用37度预热过的0.25%的胰酶一般消化5-8分钟即可,在看到细胞成片脱落后加入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终止。 巴氏吸管吹打均匀,计数后传代。消化时一般不用EDTA,老板说对细胞损伤大,而且还要清洗几次,麻烦。只要消化下来,SACC很容易形成单细胞悬液。 ...
wish细胞是上皮细胞, 人羊膜细胞 ,培养基我用的是最常见的1640(10%小牛血清,加双抗)。 1、细胞长满培养瓶时既要传代。我用胰酶和edta的混合液消化。用D-Hank's液配制成0.25%的胰酶。edta的终浓度是0.02%。 2、使用前37度预热,每个25ml培养瓶加9滴的胰酶和edta混合液,消化液的量可根据自己培养瓶的大小而定,原则就是能够盖满瓶底。加入胰酶和edta混合液以后,为 ...
刚开始养SK-BR-3时,细胞状态不是很好,贴壁也不均匀,于是开始想办法,考虑是不是吹打的不够,或是传得过多,或是其它的什么,后来发现的确如此,细胞的生长状态与传代的方法有很密切的联系。 我的传代方法是: 以50平方厘米培养瓶为例,待细胞长满瓶底70%-80% 1 、吸除或倒掉瓶内旧培养基。 2 、PBS 5ml加入培养瓶,轻轻晃动培养瓶,让PBS流遍细胞表面,倒掉。 3 、PBS 5ml加入培养 ...
RAW264.7因是单核巨噬细胞其生物学特性就是贴壁特别牢,普通的方法根本就不可能将它消化下来,这也是养这种细胞最头痛的问题。现将我的一点心得,简介如下: 消化液:0.5%胰酶、0.2%EDTA,实验前加温到37度 以50ml培养瓶为例: 1、细胞贴壁生长,长满瓶底80%时,弃去培养液,加D-HANKS 漂洗 两次; 2、 加入含胰酶和EDTA的消化液1-2ml消化37℃约2-5min,镜下可见细 ...
最初,用0.25%胰酶消化液传代,细胞脱壁容易,但是,吹打细胞180次左右,也只有80%细胞是单个细胞,而且,易引起细胞机械性损伤。于是,我改进方法。 现在,我的处理如下: 弃旧培养液 0.02%EDTA作用2分钟 弃EDTA 0.1%胰酶作用30秒 弃胰酶,继续消化2分钟 加培养液终止消化。一般吹打细胞30-40次,细胞基本为单个。 EDTA是一种化学螯合剂,主要作用主任已说。我要提醒一下:ED ...
培养液:MEM(GIBCO),20%FBS,双抗100IU/ml; 原代细胞培养:取5kg左右兔空气栓塞法处死后断头,于无菌条件下从枕大孔处用大止血箝扳开颅骨暴露并小心取出脑组织放入装有DMEM的培养皿中,用眼科镊分离基底动脉后按常规平滑肌方法贴块培养。 传代: (1)吸除培养瓶内旧培养液。 (2)D-Hanks液冲洗2遍。 (3)加入消化液少许,以能覆盖瓶底为限。 (4)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胞 ...
在F-12培养基中加入5%小牛血清、10mU/ml TSH、10µg/ml胰岛素、5µg/ml转铁蛋白、10ng/ml生长抑素、0.4ng/ml氢化可的松、10ng/ml甘氨酰-组胺酰-赖氨酸醋酸盐,每100ml培养液加入1ml双抗,用200ml培养瓶置CO2孵箱35℃培养。 每4天换液一次。待细胞有80%融合时进行传代。大约7-10天传一代。 将生长状态良好、有80%融 ...
1、培养液用的GIBCO的RPMI-1640。里面加10%小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消化时用0.25%胰酶。 2、我都是1640配营养液时现加血清和双抗,血清分装后直接由-20度到37度水浴箱中溶掉,没发现血清有沉淀现象。总体积100ml的培养液:90ml1640+10ml牛血清+1ml双抗,无其他物质了。培养过程中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3、传代时,先吸掉培养液,我都不用倒掉的方法,怕由于瓶口而污染 ...
细胞增殖快非常好养,但是要及时换液,否则也很容易死亡、或变形。我养的最好的时候,天天都在换液,两三天就要消化传代。我用的消化液一般是 消化用含EDTA的胰酶0.25%,个人感觉效果比较好一点。 消化步骤:吸出培养液,加入PBS洗涤(视培养瓶大小加入相应的量,25CM加入1-2ML)而后加一次胰酶(25CM培养瓶加0.6ML)作用2-3分钟,轻轻摇晃使均匀作用在细胞层面上。要一直在显微镜下观察,以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