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ELISA溶液准备:包被液:50mM Na2CO3 ( pH9.6 ),20mMTris-HCl ( pH8.5 ) 或10mM PBS ( pH7.2 )封闭液:一般封闭用BSA、脱脂奶粉、酪蛋白、明胶等洗涤液:0.02-0.05%Tween-20的0.1M磷酸盐缓冲液或者Tris盐缓冲液( pH7.4 )
用生理盐水稀释免疫原,然后与相应的佐剂进行1:1混合。抗原和佐剂完全混合形成稳定的乳剂,将该乳剂在兔子双肩周围的皮肤下进行皮下注射和后大腿进行肌肉注射。每个区域大约用1/4的免疫原。这样免疫原可以持久存在从而提高免疫应答。
固相多肽合成就是不断地在固相载体上加入α-氨基和侧链基团被保护的氨基酸。FMOC基团是用来保护α-氨基中的N的,去除保护基团后,再加入第二个氨基酸。产生的多肽通过一个连接臂将C端连接在树脂上,它可以被裂解下来。通常情况下,在多肽从树脂上裂解下来的同时去除侧链保护基团,一般采用哌啶去FMOC保护基团,肽树脂的裂解和侧链保护基团去除一般用强酸,比如三氟乙酸,N,N-二甲基甲酰胺(DMF)是树脂去保护、氨基酸反应和洗涤的首选溶剂。
细胞的来源多样,培养方法也各不相同,凡是来源于胚胎、组织器官及外周血,经特殊分离方法制备而来的原初培养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原代细胞经分散接种之手段称为传代。凡能经传代方式进行再次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若能稳定生长传至10~20代以上的细胞可确立为细胞系。若有条件能开展单细胞克隆、纯化,经大量扩增后所形成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克隆化细胞群,称之为细胞株或克隆细胞。此过程称为细胞的纯化或细胞克隆。这些 ...
一、目的基因的克隆(以pshuttle-CMV质粒为例):1、选择适当酶切位点,进行酶切连接,将目的片段插入pshuttl-CMV质粒多克隆位点。 2、重组质粒鉴定: 酶切鉴定或测序。3、重组质粒扩增,纯化并准备适量含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4、用PmeI单酶切线性化重组穿梭质粒,电泳鉴定质粒完全被切开。5、胶回收线性化质粒,以备共转化 ...
细胞的来源多样,培养方法也各不相同,凡是来源于胚胎、组织器官及外周血,经特殊分离方法制备而来的原初培养的细胞称之为原代细胞。原代细胞经分散接种之手段称为传代。凡能经传代方式进行再次培养的细胞称为传代细胞。若能稳定生长传至10~20代以上的细胞可确立为细胞系。若有条件能开展单细胞克隆、纯化,经大量扩增后所形成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克隆化细胞群,称之为细胞株或克隆细胞。此过程称为细胞的纯化或细胞克隆。这些 ...
细胞株若受到细菌、真菌、支原体、或是特定病毒等之污染时,会严重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而细菌、真菌等之微生物污染时,较易自培养基等的外观变化察觉。但是若受到支原体之污染时,细胞之外观较无明显变化,但是其污染会造成细胞之生长速率缓慢、细胞产生病变之型态改变等等变化。
培养的细胞在一般条件下要求有一定的密度才能生长良好,所以要进行细胞计数。计数结果以每毫升细胞数表示。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方法与血细胞计数相同。在细胞群体中总有一些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细胞,总细胞中活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叫做细胞活力,由组织中分离细胞一般也要检查活力,以了解分离的过程对细胞是否有损伤作用。复苏后的细胞也要检查活力,了解冻存和复苏的效果。
体外培养细胞生长、分裂繁殖的能力,可用分裂指数来表示。它与生长曲线有一定的联系,如随着分裂指数的不断提高,细胞也就进入了指数生长期。
细胞凋亡检测-形态学: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2、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3、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实验动物免疫方案:1、抗原: 蛋白质、多肽、细胞器、细胞、组织等。2、免疫方式: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3、不同动物免疫所需抗原量(以蛋白免疫为例)。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常用的采血方法有割(剪)尾采血、眼眶静脉丛采血、断头采血、心脏采血、颈静脉(动脉)采血、股动脉(静脉)采血、耳静脉采血、前肢头静脉才学、后肢小静脉采血等。
在分析工作中,洗涤玻璃仪器不仅是一项必须做的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仪器洗涤是否符合要求,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和精密度均有影响。不同的分析工作有不同的仪器洗净要求,我们以一般定量化学分析为主介绍仪器的洗涤方法。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30%丙烯酰胺溶液:将29g丙烯酰胺和1g NN'-亚甲双丙烯酰胺溶于总体积为60ml的水中。加热至37℃溶解之,补加水至终体积为100ml.用滤器(0.45μm孔径)过滤除菌,查证该溶液的pH值应不大于7.0置棕色瓶中保存于室温。丙烯酰胺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并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其作用具累积性。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应戴手套和面 ...
众所周知,膜蛋白在细胞间接触、表面识别、信号转导、酶活性和运输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它们功能多样,也就成为理想的药物靶点。然而,膜蛋白的生化和结构研究一直都很缓慢。Protein Database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成功解析出三维结构的蛋白中,膜蛋白只占1%,这与膜蛋白占总蛋白的1/3的总量的差别巨大。由此也可以看出膜蛋白研究确实困难重重。
2005年,Georg Nagel实验室和Karl Deisseroth实验室的联合研究证实,光激活细菌(信号转导)通路channelrhodopsin-2(ChR2)能活化神经信号(转导)。由于该过程简单易操作,激发了神经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实验动物的麻醉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正确的麻醉处理,是动物实验成功的有力保障。而麻醉处理不当,会给实验结果带来难以分析的误差。要想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除掌握实验动物麻醉的基本知识和技术、遵循科学的麻醉程序外,还应了解影响实验动物麻醉的各种因素,如动物因素、环境因素等。
r为离心机转轴中心与离心套管底部内壁的距离;rpm(revolution per minute)为离心机每分钟的转数;RCF(relative eentrifugal force)为相对离心力,以地心引力,即重力加速度的倍数来表示,一般用g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