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或液体培养物划线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后,单个细菌经分裂繁殖可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colony)。据细菌菌落表面特征不同,可将菌落分为3型: ①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新分离的细菌大多呈光滑型菌落。②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呈皱纹或颗粒状,边缘大多不整齐。R型菌落多为S型细菌变异失去菌体表面多糖或蛋白质形成。R型细菌抗原不完整,毒力和抗吞噬能力都比S型细菌弱。但也有少数细菌新分离的毒力株就是R型,如炭疽孢杆菌、结核分枝菌等。③粘液型菌落(M型菌落):菌落粘稠、有光泽、似水珠样。多见于厚荚膜或丰富粘液层的细菌、结核杆菌等。
本文介绍真菌原生质体所需材质以及制备的技术方法。
勃起功能障碍是男性最常见的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评估表明,多达75%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而且在许多病例中糖尿病患者会有更严重的勃起功能障碍,对常用勃起药物反应较差。细胞分析蛋白组学三月份有篇研究报道,来自凯斯西储大学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随着糖尿病诱发ED的发生,出现了分子的改变,这可以作为帮助确认ED风险的标记以及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可以抵抗艾滋病毒的人,体内所含的一种基因令他们拥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免疫系统。研究发现,有一小部分人(大约每200名感染者中就有这样一个人)接触艾滋病毒后,发展成艾滋病的速度很慢,甚至不会患上这种致命疾病。以前的研究发现,很多天生具有艾滋病毒免疫能力的人,体内含有一种被称作HLA B57的基因。
2010年5月1日,NIBS袭荣文实验室在Genes & Development杂志上发表题为“Polycomb group genes Psc and Su(z)2 restrict follicle stem cell self-renewal and extrusion by controlling canonical and non-canonical Wnt signaling”的文章。该文章揭示了多梳基因调控干细胞的一个新的模式和机制。
STEMCELL Technologies 的EasySep® 为艾滋研究人员提供从全血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样本中分选出高纯度无抗体标记免疫细胞的最佳选择。
结核杆菌与麻风杆菌是分枝杆菌属中的主要病原菌。结核杆菌菌体细长略带弯曲,有分枝生长趋势。菌体含脂量高,与其抗酸特性、抵抗力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等都有密切关系。该菌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形成“菜花状”菌落。
本文介绍麦芽汁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糟培养基,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
植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病原菌的侵袭,植物经过与病原菌的长期共进化形成了一套复杂的防御体系。在整个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如水杨酸、乙烯和茉莉酸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调控功能。不同的植物激素介导不同的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信号途径,并有针对性地调控植物应对不同类型病原菌的侵染,比如水杨酸主要调控植物抵抗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侵染;茉莉酸和乙烯主要介导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侵染,并在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拮抗作用。
本节介绍微生物学基础名词解释包括原核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等。
据国外媒体5月2日报道,由英国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首次确认了垃圾DNA对于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等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而这一名为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垃圾DNA片段也可在其他种类的癌症中发挥作用。相关研究发布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医学》杂志上。
介绍计数器测定法、电子计数器计数法、活细胞计数法等细菌数量测定方法
鼠类中主要常用实验品种小鼠介绍,包括生活习性,常用品系,应用领域等。
采集骨髓一般选择胸骨、肋骨、髁骨、胫骨和股骨等造血功能活跃的骨组织。猴、犬、羊等大动物的骨髓的采集用活体穿刺取骨髓的方法;大、小鼠等小动物骨头小难穿刺,只能剖杀后采胸骨、股骨的骨髓。
实验动物淋巴液的采集法一般采取胸导管(又称左淋巴管)和右淋巴管插管法。
哺乳类实验动物病理剖检方法,包括基本要求、病理剖检基本操作、剖检取材程序、脏器测量和称重
急性动物实验中常以血压、呼吸等为指标,以静脉注射、放血等为实验方法。需要曝露气管、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股动脉,股静脉,并做相应的插管,以及分离迷走神经,减压神经及股神经等。因此手术主要颈部及股部进行。
本文介绍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检测技术,目的为掌握小鼠尾部皮肤移植的方法,准确判断移植皮片的接受与排斥;学习与掌握异构蛋白与同工酶的醋纤膜(板)电泳技术,了解不同近交系小鼠生化标记特征。
植物的自花受精会造成自交退化,即自交所产后代适应性降低。但正如达尔文所预测的,当授粉者或交配对象稀少时,自交可能会受到青睐。防止自交的主要机制是自交不亲和性识别体系,它由雄性和雌性特异性基因及修饰基因组成。
胰腺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有效治疗I型糖尿病,挽救II型糖尿病晚期伴肾功能不全的外科手段,因此,胰腺移植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至今围绕着胰腺移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研究都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上进行,其中大鼠因为其成本低,来源易,免疫系统与人类相似等有点,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流行的实验动物之一。但是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实验外科技术,操作复杂,成功率低。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比较规范,操作简便,模型稳定且成功率高的胰腺移植模型的方法,以利于进行胰腺移植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