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Antigen,Ag)是一种物质,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能与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免疫效应细胞);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Antigen: (Ag) something that stimulates an immune response~ 10 amino acids long i ...
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主要以下三大功能包括: 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ce) 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正常时可产生抗感染免疫的作用,防御功能过强会产生超敏反应,过弱则产生免疫缺陷(后两种情况均属异常反应)。 2.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 ...
免疫(Immunity)的定义: 具有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是有害的,引发疾病。 免疫学(Immunology):研究免疫系统静态的结构和功能及动态免疫应答引起的获得性防御 ...
自动原位杂交仪 细胞计数仪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 ...
我们为科研机构、制药行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的高性能测试设备。 SPRi技术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时,对小分子检测有较大需求(分子量<1000 Da)。本文展示的技术可以检测的分子量低至244 Da。 引言 本实验选择的模型为链酶亲和素与生物素的相互作用。链酶亲和素结合到吡咯分子上经电共聚合到生物芯片的金表面。然后,生物素通过与链酶亲和 ...
贝克曼库尔程视频主要讲解: 贝克曼库尔视频 本视频来自 ...
拉曼光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无损的快速检测技术,能方便地给出物质的结构、组分等指纹信息,并且能从分子层面上识别各类物质及晶型结构,非常适合用于制药过程及药品检测。 虽然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制药行业,但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红外吸收光谱相比,拉曼光谱具有如下明显的技术优势: 光谱分辨率更高,能给出更多的光谱细节,信息更加丰富; 拉曼测试简单,不需要制样。红外需要制样,对于某 ...
Emmanuel SURANITI1 Elodie SOLLIER2 Roberto CALEMCZUK1 Thierry LIVACHE1 Patrice MARCHE2 Marie-Bernadette VILLIERS2 Yoann ROUPIOZ1 1 CREABUMR 5819 (CEA-CNRS-UJF) DRFMC CEA Grenoble France. 2 INSERM U82 ...
这篇文章可以帮助纠正一些常见的关于DNA(以及RNA)定量、纯度方面错误的信条。尤其是提取像土壤这类的环境样品的情况下。 提取环境土壤获取大量高纯度DNA比提取其它类型样品难度都要大,因为环境样品微生物裂解的复杂性和抑制因子的去除问题。而要定量分析从中提取得到的核酸就相对比较容易。可是如果定量、定性分析不得要领,你可能会误读结果,导致无谓反复试验甚至错过实验中产生的关键信息。 &n ...
原理 利用萤光染剂(bisbenzimide Hoechst 33258)侦测支原体污染。此染剂会结合到DNA之Adenosine-Thymidine (A-T) rich区域,因为支原体之DNA中A-T含量占多数(55~80%),所以可将其染色而侦测。被支原体污染之细胞经染色后,在细胞核外与细胞周围可看到许多大小均一之萤光小点,即为支原体之DNA,证明有支原体之污染。 测试步骤用 ...
原理 直接培养支原体于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及菌落生成。 特点 是目前最直接与灵敏之步骤,亦是用来评估其它侦测新步骤之标准步骤。 缺点 培养时间长,须3-5星期才能判断。有些支原体不能在培养基培养出来 (例如M. hyorhinis)。需同时培养支原体株作为正反应对照组,可能会造成污染。 材枓 dextrose、L-arginine HCl、Difco P ...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直径0.2 um)并独立生活的微生物,约有1%可通过滤菌器。支原体无细胞壁形态呈高度多形性,可为圆形、丝状或梨形。 支原体形态多变,在光境下不易看清内部结构。电镜下观察支原体膜为三层结构,其中央有电干密度大的密集颗粒群或丝状的中心束。支原体多吸附或散在于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横断面与细胞微绒毛相似,但微绒毛电子密度比支原体小,且中央无颗粒群或中 ...
高压蒸气灭菌方法的原理是水在大气中100℃左右沸腾,水蒸气压力增加,沸腾时温度将随之增加,因此,在密闭的高压蒸气灭菌器内,当压力表指示蒸气压力增加到15磅(1.05 kg/cm)时,温度则相当于121.3℃,在这种温度下20min即可完全杀死细菌的繁殖体及芽胞。在灭菌时,加足一次灭菌之用水于夹层中。用螺旋固定锅顶铁盖底部,使不漏气。加热,水沸后蒸气沿夹层上升。由洞入内筒,当蒸气初进入内筒时应把上 ...
一、核心技术介绍 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RTCA,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是通过特殊工艺,将微电子细胞传感器芯片整合到细胞检测板的底部,用以构建实时、动态、定量跟踪细胞形态和增殖分化等改变的细胞阻抗检测传感系统。当贴壁生长在微电极表面的细胞引起贴壁电极界面阻抗的改变时,这种改变与细胞的实时功能状态改变呈相关性,通过实时动态的电极阻抗检测可以获得细胞生理功能相 ...
SPRi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测定生物的相互作用时,很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数百次的相互作用与再生。为了满足这种需求,HORIBA Scientific开发了一种结合电化学聚合的表面化学。它通过电聚合将吡咯结合生物分子共聚固定在SPRi BiochipTM(生物芯片)上。使用该技术将受体固定在传感器芯片上,可以再生超过100次而不失去活性。在此我们通过抗卵清蛋白/ 卵清蛋白间的生物相互作用模型 ...
背景: 其实免疫组化在DAB染色后一般有四种情况:阳性染色效果很好、阴性染色、非特异性染色很深、阴阳脸(染色不均匀)。而阴性染色是许多初学者经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我身边有个研究生同学在我们实验室初次涉入免疫组化,听说步骤不难,跟我后面做了几次之后,就自己开始做了,连续做了三次,结果均是阴性染色。很扫兴,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问题及其解答:免疫组化染色呈阴性结果的原因有哪些? 1、抗体 ...
背景: 奥运会期间我们课题组研究生都在实验室做实验,许多从北京购买的试剂买不到,对我们的许多实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以前一直用中杉金桥的SP三步法染色试剂盒,效果不错,在奥运会期间我准备做同批实验分不同批次酶免疫组化实验,第一批组化实验结果很好,抗体浓度感觉比较合适(Santa Cruz公司1:200),等做第二批时发现封闭血清不够了,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我又从福州迈新顶了一个SP试剂盒,同时 ...
背景: 因实验需要,于2008年07月04日初次做肝脏组织ZO-1(一种胞膜蛋白,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染色,以前我对酶免疫组化非常熟悉,在园子内也有不少置顶贴和精华帖,但免疫荧光一直还没做过(原理知道,但细节不太了解)。我先用石蜡切片做了5次,结果一直不理想(表现为未见特异性强染色);近几日,我又切了冰冻切片,做了2次,终于基本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前些天 ...
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的比较? (1)要求做冰冻切片的不一定能做石蜡切片,这是今天我向一老师请教得出的结论。因为作石蜡切片时要高温烤片,可能会破坏组织的抗原性,如果组织的抗原性较稳定,则可作石蜡切片;但是要求做石蜡切片的,可作冰冻切片。 (2)冰冻切片的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不需抗原修复这一步。缺点是细胞内易形成冰晶而破坏细胞结构,可能会使抗原弥散;切片厚度较石蜡 ...
一、定义 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对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分布和含量进行组织和细胞原位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这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技术。 二、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和化学显色原理,组织切片或细胞标本中的抗原先和一抗结合,再利用一抗与标记生物素、荧光素等的二抗进行反应,前者再用标记辣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