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可在培训班上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基因,自主构建TALEN并带走! TALEN是一种源于植物致病菌Xanthomonas的崭新的靶向基因操作技术。目前已在人、斑马鱼、水稻、小鼠、大鼠、猪、羊、果蝇、爪蟾、拟南芥及酵母等所有检测的物种得到成功应用。 TALEN技术特点: 1.任意敲除,无基因序列、细胞、物种限制,永久失活 2.打靶率高,在保证脂转或电转效率的前提下,有效性可达95%以上 3. ...
一、试验目的 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使用溶出度测定仪 二、实验指导 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要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对难溶性药物而言,溶出是其主要过程,故崩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制剂吸收程度的指标。溶解度小于0.1~1.0(g/L)的药物,体内吸收常受其溶出速度的影响 ...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净化工作台的使用。 2.掌握一般滴眼剂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指导 滴眼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制成供滴眼用的水性、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剂,也包括眼内注射溶液。滴眼剂一般应在无菌环境下配制,眼部有无外伤是滴眼剂无菌要求严格程度的界限:用于外科手术、供角膜穿通伤用的滴眼剂及眼内注射溶液要求无菌、且不得加抑菌剂与抗氧剂,需采用单剂量包装;一般滴眼剂要求无致病菌,尤其不得有铜绿 ...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防腐剂的防腐作用 二、实验指导 液体药剂易被微生物所污染,尤其是含有营养性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的水性液体药剂,更容易引起微生物的滋长和繁殖。抗生素和一些化学合成的消毒防腐药的液体药剂,有时也会染菌生霉。这是因为各种抗菌药物对本身抗菌谱以外的微生物不起抑菌作用所致。液体药剂一旦染菌长霉,会严重影响药剂质量而危害人体健康,不能再供临床应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对液体药 ...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抗氧剂及金属络合剂的抗氧作用。 二、实验指导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药物制剂稳定性系指药品从生产、贮存、直至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中,保持其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稳定性,并保持其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确定药品有效期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内容 1.亚硫酸氢钠对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 称取维生素C3.8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压片机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压片剂的装卸和使用。 二、实验内容 1.单冲压片机主要部件 (1)冲模,包括上、下冲头及模圈。上、下冲头一般为圆形,有凹冲与平面冲,还有三角形、椭圆形等异型冲头。 (2)加料斗,用于贮存颗粒,以不断补充颗粒,便于连续压片。 (3)饲料靴用于将颗料填满模孔,将下冲头顶出的片剂拨入收集器中。 (4)出片调节器(上调节器),用于调节下冲头 ...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二、实验指导颗粒剂系指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制备工艺:原辅料的处理→制颗粒→干燥→整粒→质量检查→包装。(1)原辅料的处理:根据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提取,一般多用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用等量乙醇精制时放置的时间、回收乙 ...
一、实验目的1.熟悉架盘天平、电子天平的结构、性能,掌握两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称重操作中的注意事项。2.掌握各种量器的使用方法及1ml以下液体的量取方法。二、实验指导1.使用量筒和量杯时,要保持垂直,眼睛与所需刻度成水平,读数以液体凹面为准。小量器一般操作姿势为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垂直平稳持量器下半部并以中指垫底部。右手持瓶倒液,瓶签必须向上或向两侧,瓶盖可夹于小指与无名指间,倒出后立即盖好,放回原处。 ...
一、实验目的1.熟悉实验室的要求。2.熟悉和管理好基本实验仪器。3.通过查阅《中国药典》中有关项目和内容的练习,熟悉药典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听讲实验室要求后,认真阅读。2.清点、洗刷基本仪器,熟悉排放秩序。每次实验前必须阅读实验要求,直到每条均已习惯为止。3.按照下列各项要求,查阅药典,记录查阅结果并写出所在页数。 ...
药剂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具有工艺学性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课占总学时数的二分之一。实验教学以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通过实验应使学生掌握药物配制的基本操作,会使用常见的衡器、量器及制剂设备,能制备常用的药物制剂,通过实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力工作的能力。 实验内容选编了具有代表性 ...
1、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塘称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3、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4、头晕 ...
1.硬度碎片抽屉 2.硬度微调夹头 3.硬度盒盖 4.电源指示灯 5.电热保温指示灯 6.硬度指示读数表 7.脆碎盒盖 8.崩解升降导杆 9.升降导杆接杆 10.崩解支杆 11.释放水平调节螺钉 12.崩解吊篮夹头 13.释放支杆 &nb ...
一、离体消化道平滑肌标本制备 【标本制作方法】 通常选用家兔、豚鼠、大白鼠或小白鼠等动物,禁食24 小时。击头致昏,以避免麻醉或失血对胃肠道机能的影响。立即打开腹腔,取出所需的胃、肠、胆囊等。去除附着的系膜或脂肪等组织。迅速放入充氧(或95%O2+5%CO2 )保温(37 ℃)的营养液中,并以注射器用营养液将管腔内的食物残渣清洗干净。 ⑴肠管标本的制备通常取十二指肠或回肠十二指肠的兴奋性和自 ...
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 众所周知,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即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其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去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再用这种抗体(第一抗体)作为抗原去免 ...
一、处方学 (一)处方的意义: 处方是医生根据病情需要为病人开写的药单,包括药名、药量和用法等内容,药师按照处方配药、发药,并注明用法。处方正确与否关系到病人健康的恢复和生命的安全,凡由于开写处方或配药、发药差错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处方便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医生或药师应负法律责任。故医务人员必须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处方。为了正确处方,医生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而且要熟悉 ...
一、设计性实验目的 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所学得基础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验的选题与设计。通过创造性设计一种机能性动物实验(包括动物的病理模型),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实验设计到亲自动手操作全过程。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动物的各种机能与代谢变化,分析和掌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机制,使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同学发现问 ...
查看更多DNA60周年专题: 纪念DNA双螺旋发现60周年 ...
一、实验动物的采血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 实验研究中,经常要采集实验动物的血液进行常规质量检测、细胞学实验或进行生物化学分析,故必须掌握正确的采集血液的技术。采血方法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实验的目的和所需血量以及动物种类。 ㈠大鼠、小鼠的采血方法 ⒈剪尾采血 需血量很少时常用本法,如作红、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制作血涂片等可与此法。动物麻醉后,将尾尖剪去约5mm,从尾部向尾尖部按摩,血即从断端流出 ...
一、实验动物给药量的确定 观察一种药物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给动物用多大的剂量较合适。剂量太小,作用不明显,剂量太大,又可能引起动物中毒致死。可以按下述方法确定剂量: 1. 先用少量小鼠粗略地探索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然后用小于中毒量的剂量,或取致死量的若干分之一作为应用剂量,一般可取1/10~1/5。 2. 植物药粗制剂的剂量多按生药折算。 3. 化学药品可参考化学结构相似的 ...
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观察药物对机体功能、代谢及形态引起的变化,常需要将药物注入动物体内。给药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动物种类和药物剂型、剂量等情况确定。 (一)注射给药法 1. 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即可进行注射。一般小鼠在背部或前肢腋下,大鼠在背部或侧下腹部;豚鼠在后大腿内侧、背部等脂肪少的部位;兔在背部或耳根部注射;蛙可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