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结合实例讲解了 DNA 机械性质、DNA - 蛋白相互作用与病毒包装,并对常见疑问做出了解答。
本节课重点介绍磷酸化修饰位点的蛋白激酶预测、GSEA 方法、 iKAP方法等知识点。
本节课主要包含 4 个内容:1.基本介绍2.数据挖掘的应用方向3.经典文献解读4.原图复现
本节课将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划分,教大家如何根据研究目的构建统计方法。
1.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方向和研究基础。2.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验证自己的结论。3.通过数据挖掘直接产出一篇完整的 SCI。
手把手教你玩转 WB 和蛋白纯化,给大家全面梳理 WB 的基本原理、实验流程、进阶技巧和避坑指南;同时从表达体系、缓冲条件到亲和标签、纯化方法的蛋白纯化攻略,帮你拆解注意事项,提高实验效率。
本节课主要讲授专硕和规培生如何平衡科研工作,包括一些具体的时间规划和方法。
本节课通过“高级找关系”的模型并结合实例来教大家如何建立合适的统计回归模型。
本视频介绍了 5 秒判读法,教新手区分 3 种统计数值类型。
如果一个词汇没有在 Pubmed 中找到对应的主题词,可以直接用自由词吗......更多问题及解决方案请查看本课程。
1.meta 分析的定义与流程。2.最易上手的两种 meta 类型介绍与检索实操演示。
本节课程介绍了 meta 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操作流程。
1.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数据库?2.数据库的价值何在?3.如何借助这些资源助力自己的科研?
一篇经典 Meta 分析需要包含以下部分:1.四图:纳入筛选流程图、偏倚风险评估图、森林图、漏斗图。2.一表:纳入研究特征表。
本节课程介绍了对文章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的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1.成组设计;2.配比;3.重复测量设计;4.析因设计;5.交叉设计。
讨论部分有很多可以挖掘,注意讨论一定要深入浅出,重点写“本文发现、说明提示、文献支撑、总结反扣”,切忌不总结。
编辑们主要看什么?1.看题目:从题目了解现象、功能、机制。2.看摘要:看摘要了解文章的核心发现与具体内容。3.看结果:不会看内容文字,重点看图表。
本部分介绍了外泌体分离的 4 种具体方法与外泌体鉴定的 3 种具体途径,并包含了外泌体组学分析、外泌体示踪及功能等知识点的讲解。
本视频详细解说了 SCI 写作的整体架构,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与讨论六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