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色谱仪分离度的措施有提高柱效、提高选择性因子和增大容量因子。一、提高柱效 N:分离度R与理论塔板数 N 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增加塔板数,有利于提高分离度。1、增加柱长可增加 N,改善分离,但分析时间将大大延长,峰产生扩展。2、减小塔板高度 H:(1)根据速率方程的启示,制备一根性能优良的色谱柱是十分重要的。(2)根据速率方程选择合适的色谱条件同样有效。二、提高选择性因子 α:α 越大,分离效果越好。增大α是提高分离度最有效的手段。改变柱温可改变 α。 ...
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实验室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和工业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2、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和毛细管柱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3、按灵敏性可分:微量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和痕量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4、按固定相性质可分:化学键合相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和硅胶固定相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等。5、按产地可分:国产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和进口水质离子交换色谱仪。6、按进样器可分:针进样水质 ...
正相硅胶反相洗脱色谱仪对碱性药物的保留主要是离子交换机理,不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复杂的处理手段,碱性药物保留时间大大缩短,拖尾改善,峰形对称,能同时分析极性范围很大的一类药物。一、固定相:采用未改性的原形硅胶为固定相。以普通硅胶作固定相简单方便,不需 HPLC 众多的键合相就能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在高 PH 值(PH>8)的水-有机溶剂混合液中,固定相稳定,硅胶不溶于高浓度极性有机溶剂和高pH值的流动相中,可使用数月不影响柱效。二 ...
水质离子色谱仪种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实验室水质离子色谱仪和工业水质离子色谱仪。2、按固定相性质可分:键合固定相水质离子色谱仪和硅胶固定相水质离子色谱仪等。3、按洗脱方式可分:等度洗脱水质离子色谱仪和梯度洗脱水质离子色谱仪。4、按使用范围可分:专用型水质离子色谱仪和普通型水质离子色谱仪。5、按分离特点可分:高效水质离子色谱仪、高压水质离子色谱仪和高速水质离子色谱仪。6、按分离特征可分:高选择性水质离子色谱仪、 ...
色谱仪常规分析常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选择性因子、有效塔板数和分离度等。一、选择性因子 α:用选择性因子 α 来评价固定液。选择性因子 α 的定义与相对保留值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选择性因子α是两个相邻峰的调整保留值之比(后峰比前峰,α≥1),而不是被测物与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值之比(可小于 1)。选择性因子 α 越大,柱对此相邻峰分离得越好。二、有效塔板数N有效:用有效塔板数 N 有效来评价色谱柱和分离条件。在气相色谱中,通常用有效塔板数N有效和有效塔板高度 H 有效 ...
液固吸附色谱仪的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类型有多种,最常用的是硅胶,其次是氧化铝。一、固定相类型:1、固定相按极性大小可分:(1)极性吸附剂:1)酸性吸附剂:硅胶和硅酸镁等。2)碱性吸附剂:氧化铝和氧化镁等。(2)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碳等。2、硅胶按结构可分:(1)表面多孔硅胶。(2)全多孔硅胶:1)无定形全多孔硅胶。2)球形全多孔硅胶二、硅胶:1、硅胶的性质:硅胶表面主要存在着硅羟基(硅醇基)和暴露于表面的 Si-O-Si 键。硅羟基的表面浓度在液 ...
分析型原油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化验室分析型原油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原油色谱仪。2、按进样量可分:常规体积进样分析型原油色谱仪和大体积进样分析型原油色谱仪。3、按灵敏性可分:微量分析型原油色谱仪和痕量分析型原油色谱仪。4、按检测器属性可分:质量型检测器分析型原油色谱仪和浓度型检测器分析型原油色谱仪。5、按进样流动方式可分:直接进样分析型原油色谱仪、不分流进样分析型原油色谱仪和分流进样分析型原油色谱仪 ...
优良的液固吸附色谱仪固定相填料应具备的特性:一、表面具有极性活性基团即吸附位点。二、形状适宜,最好成微米级微球形,且粒径分布均匀。三、多孔且比表面积大,载样量大。四、化学性质稳定。五、机械强度高。六、价格合理。
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种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化验室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2、按分离原理可分:分析型催化剂分配色谱仪和分析型催化剂吸附色谱仪。3、按流动相物理状态可分:气相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和液相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4、按分离特点可分:高效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高压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和高速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5、按分离特征可分:高选择性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高灵敏度分析型催化剂色谱仪和高分离 ...
高效液相色谱仪所用的固定相颗粒极细,对流动相阻力很大,为使流动相较快流动,必须配备高压输液系统。高压输液系统由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过滤器和压力脉动阻尼器等组成,其中高压输液泵是核心部件。一、高压输液泵要求:1、泵体材料耐腐蚀。2、输出流量稳定,重复性高,输出流量范围宽。3、泵腔体积小,以便快速更换溶剂。4、压力平稳,无脉冲。5、能在高压下连续工作。二、高压输液泵类型:1、恒流泵: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输出流量保持恒定而与色谱系统 ...
分析型血液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实验室分析型血液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血液色谱仪。2、按灵敏性可分:微量分析型血液色谱仪和痕量分析型血液色谱仪。3、按作用可分:分析型血液定量色谱仪和分析型血液定性色谱仪。4、按进样量可分:常规体积进样分析型血液色谱仪和大体积进样分析型血液色谱仪。5、按流动相物理状态可分:气相分析型血液色谱仪和液相分析型血液色谱仪。6、按分离特征可分:高选择性分析型血液色谱仪、高灵敏度分 ...
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核心部件,由柱管和固定相等组成。一、柱管材质:柱管材料有玻璃、不锈钢、铝、铜和内衬光滑聚合材料的其它金属。玻璃管耐压有限,金属管使用较多。二、色谱柱描述方式:如 ODS(Φ4.6×150mm,5um)。三、色谱柱规格:色谱内径为 4~5mm,柱长为 50~300mm,凝胶色谱柱内径为 3~12mm,制备柱内径较大,可达 25mm 以上。四、色谱柱保护:一般在分离柱前备有一个前置柱(预柱或保护柱),其填充物和分离柱完全一样,使洗脱剂 ...
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种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实验室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2、按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大小可分:正相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和反相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3、按检测器属性可分:质量型检测器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和浓度型检测器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4、按洗脱方式可分:等度洗脱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和程序洗脱分析型蛋白酶色谱仪。5、按应用范围可分:分析型蛋白酶专用色谱仪和分析型蛋白酶通用色谱仪。6 ...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有溶质性检测器和总体检测器两种基本类型。溶质性检测器仅对样品组分的理化性质有响应,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等。总体检测器对样品组分和洗脱剂总的理化性质有响应,有示差折光检测器、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等。一、紫外吸收检测器:1、可变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连续光源(如氘灯或钨灯)发出的复合光(190~600nm),以光栅分光。光栅分光能够随意选择检测波长以匹配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 ...
分析型菌体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实验室分析型菌体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菌体色谱仪。2、按分离原理可分:分析型菌体分配色谱仪、分析型菌体吸附色谱仪和分析型菌体凝胶色谱仪。3、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分析型菌体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分析型菌体色谱仪。4、按灵敏性可分:微量分析型菌体色谱仪和痕量分析型菌体色谱仪。5、按产地可分:国产分析型菌体色谱仪和进口分析型菌体色谱仪。6、按固定相性质可分:键合固定相分析型菌体色 ...
超临界流体色谱仪(SFC)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仪,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色谱技术。一、与 LC 比较:1、SFC 的柱效比 LC 高。当平均速度为 0.6cm/s 时,SFC 的柱效是 LC 的 3 倍左右。2、SFC 的分离时间比 LC 短。这是由于流体的粘度低,流动速度比 LC 快,有利于缩短分离时间。3、SFC 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基本与 LC 相当。二、与 GC 比较:1、SFC 的谱带展宽比 GC 小。2、流体的扩散系数与粘度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因此 SFC 中流动相的作用类似 LC 中流动相,流体 ...
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类型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实验室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2、按固定相性质可分:化学键合相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和硅胶固定相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等。3、按作用可分:分析型维生素定量色谱仪和分析型维生素定性色谱仪。4、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5、按分离特点可分:高效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高压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和高速分析型维生素色谱仪。6 ...
生物亲和色谱仪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和固定相表面存在某种特异性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通常在载体(无机和有机填料)表面键合一种具有一般反应性能的间隔臂(如环氧和联氨等),再连接上配基(酶、抗原和激素等)。这种固载化的配基将只能和具有亲和力特性吸附的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而被保留,没有这种作用的分子不被保留。生物亲和色谱仪主要用于蛋白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
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类型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化验室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2、按作用可分:分析型生物酶定量色谱仪和分析型生物酶定性色谱仪。3、按进样自动性可分:自动进样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和手动进样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4、按洗脱方式可分:等度洗脱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和梯度洗脱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5、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分析型生物酶色谱仪。6、按固定相性质可分:化 ...
由于欧盟关于化学物质的毒性风险评估(REACH EC No. 1907/2006)法规的改变,以及目前不断发展的替代方法的需求,以取代动物实验为目标,在体外模型基础上进行肺毒性的评估的技术,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细胞体外毒性测试实验研究中,仍多采用浸没式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然而,在浸没条件下的颗粒物暴露并不符合在细胞体内的真实情况,并可能影响研究受试物(颗粒物、气体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早在 1999 年,德国 Aufder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