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互联网

        3110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研究近年来获得重大突破。日本学者利根川进(Tonegawa)因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结构研究有突出贡献而获得1987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应用X结晶衍射分析、DNA序列分析和园双色等技术研究表明,许多细胞膜表面分子和机体某些蛋白分子多肽折叠方式与Lg相似,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免疫球蛋白可变区(V区)或/和恒定区(C区)有较高的同源性,它们可能从同一祖先基因(primordial ancestral gene)进化而来。编码这些多肽链的基因称为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mmunoglobulin gene superfamily),这一基因超家族所编码的产物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

          Ig超家族中某些成员如Fascilin Neuroglian和Amalgam等分子存在于昆虫中,这表明Ig超家族结构域的多样化(diversification)在后生动物(Metazoon)进化早期即开始发生,通过基因的复制(duplication)和随后发生的偏离(divergence)产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多功能域结构。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和特点

          一、Ig超家族的组成

          由于细胞表面标志、单克隆抗体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发现越来越多的膜表面分子和蛋白分子属于Ig超家族,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识别抗原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分子,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MHC抗原及相关分子,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某些细胞因子受体,与神经系统功能和粘附有关的分子,某些粘附分子和分化抗原等(表3-1)。

        表3-1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组成(举例)

        成 员 分子量

        (kDa)

        Ig结构域类型 人染色体

         定 位

        主要功能
        C1 C2 V
        识别抗原和信号转导        
        Igμ重链   4 - 1 14q32.33 识别抗原
        Igγ重链 52~58 3 - 1 14q32.33 识别抗原
        Igδ重链   3 - 1 14q32.33 识别抗原
        Igε重连   4 - 1 14q32.33 识别抗原
        Igα重连 52~56 3 - 1 14q32.33 识别抗原
        Igκ重连 24 1 - 1 2p12 识别抗原
        Igλ重连 24 1 - 1 22q11.12 识别抗原
        Ig-α(CD79a) 47 (一个Ig结构域)   mIg复合体成分,信号转导
        Ig-β(CD79b) 37 (一个Ig结构域)   mIg复合体成分,信号转导
        TCRα链 45~60 1 - 1 14q11.12 识别MHC/多肽复合物
        TCRβ链 40~50 1 - 1 7q32 识别MHC/多肽复合物
        TCRγ链 45~60 1 - 1 7p15 识别MHC/多肽复合物
        TCRδ链 40~60 1 - 1 14q11.2 识别MHC/多肽复合物
        TCRγ链 25~28 - 1 - 11q23 TCR信号传导
        TCRδ链 20 - 1 - 11q23 TCR信号传导
        TCRε链 20 - 1 - 11q23 TCR信号传导

        续表1

        成 员 分子量

        (kDa)

        Ig结构域类型 人染色体

        定 位

        主要功能
        C1 C2 V
        MHC抗原及相关分子        
        MHCⅠ类抗原α链 44 1 - - 6p21.3 α1、α2结合肽片段,
        α3结合CD8
        MHCβ2m 12 1 - - 15q21-q22 稳定MHCⅠ类分子α链
        MHCⅡ类抗原 α链 32~34 1 - - 6p21.3 α1结合肽片段,α2结合CD4
        MHCⅡ类抗原 β链 29~32 1 - - 6p21.3 β1结合肽片段,β2结合CD4
        MHCⅡ类抗原 γ链 30 (属IGSF)   参与Ⅱ类抗原功能
        CD1 43~49 1 - - 1q22-q23 TCRγ/δ限制成分?
        Qa/TL重链 48 1 - - (小鼠) TCRγ/δ限制成分?
        免疫球蛋白Fc段受体        
        polyIgR 100 - 1 4 1q31-q42 多聚Ig受体(肝细胞上
        polyIgR是HBV受体)
          FcγRⅠ(CD64) 70 - 3 - 1q23-q24 IgG Fc高亲和力受体
         FcγRⅡ(CD32) 40 - 2 - 1q23-q24 IgG Fc低亲和力受体
        FcγRⅢ(CD16) 50~70 - 2 - 1q23-q24 IgG Fc低亲和力受体
        FcεRⅠα链 25 - 2 - 1q23-q24 IgE Fc高亲和力受体
        FcαR(CD89) 60 - 2 - (尚未鉴定出) IgA Fc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M-CSFR(C-fms) 165 -4 1 5q33.2-q33.3 细胞因子受体
        (CSF-1R)(CD115)        
        SCFR(C-kit)(CD117) 145 -4 1 4q31-3 细胞因子受体
        IL-1RtI(CDw121a) 82 - 3 - 2q12 细胞因子受体
        IL-1RtⅡ(CDw121b) 68 - 3 - 2q12 细胞因子受体
        IL-6R(CD126) 80 - 1 -   细胞因子受体
        G-CSFR 150 - 1 -   细胞因子受体
        PDGFR 180 - 4 1 5q31-q32 细胞因子受体
        FGFR 130 (3个Ig结构域)   细胞因子受体
        gp130(CDw130) 130  (属IGSF)   细胞因子受体
        VEGFR   (7个Ig属结构域)   细胞因子受体
        粘附分子和分化抗原        
        CD2 50 - 2 - 1p13 LFA-3(CD58)配体
        CD4 55 - 1 2 12pter-q12 结合MHCⅡ类抗原
        CD7 40 - - 1 17q25 T细胞活化
        CD8α链 34 - - 1 2p12 结合MHCⅠ类抗原
        CD8β链 30 - - 1 2p12 结合MHCⅠ类抗原
        CD19 95 (2个Ig样结构域)   B细胞活化

        续表2

        成 员

        分子量

        (kDa)

        Ig结构域类型 人染色体

        定 位

        主要功能
        C1 C2 V
        CD22(MAG类似物) 130/140 - 5 -   B细胞粘附
        CD28(同源二聚体) 90 - - 1 2q33-q34 T细胞活化,结合CD80
        CTLA-4(CD28类同物)   - - 1 2q33-q34 活化CTL
        PECAM-1(CD31) 140 - 6 -   粘附
        CD33 67 (2个Ig结构域) 19q13 髓样细胞粘附?
        CD48(blast-1) 41~45 - 1 1 1q21-q23 B细胞粘附,结合CD2
        ICAM-3 (CD50) 124 - 5 -   LFA-1配体
        ICAM-1(CD54) 80~114 - 5 - 1q LFA-1配体(鼻病毒受体)
        LFA-3(CD58) 40~65 - 2 - 1p13? CD2配体
        CEA(癌胚抗原)(CD66e) 175~200 - 2~6 1 19q13.1-q13.2 粘附作用?
        B7/BB1(CD80) 60 (2个Ig结构域)   B细胞活化抗原,结合CD28
        B7-2(CD86) 80 (2个Ig结构域)   活化T细胞,结合CD28
        Thy-1(CDw90) 17.5~18.7 - - 1 11q23 T细胞活化和粘附
        CD96(TACTILE) 160 (3个Ig结构域)   T细胞激活
        ICAM-2(CD102) 60 - 2 -   LFA-1配体
        VCAM-1(CD106)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110 - 7 -   VLA-4配体
        MRC OX-2 41~47 - 1 1 3  
        妊娠特异性蛋白 54~72 - 3 1 19q13.2-13.3 粘附作用?
        α1BgP(血清α1胆汁糖蛋白) 63 - 5 -   (与CEA结构相似)
        BMLP(基底膜连接蛋白) 44.5~48.5 - - 1   粘附
        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PVR)与神经组织细胞粘附及其它功能有关 67 - 2 1 19q V区与PV结合
        NCAM(CD56)(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97~220 - 5 - 11q23 神经细胞粘附
        NCAM-L1(神经细胞粘附分子-L1) 200 - 6 - (小鼠) 轴索成束和延长,神经元的移行
        MAG 67/72 - 5 - (大鼠) 髓鞘形成中轴索和神经胶质的相互作用
        (大鼠髓鞘磷脂相关糖蛋白) 外周髓磷脂糖蛋白(po myelin protein) 28~30 - - 1 (大鼠) 使髓鞘质紧密

          从表3-1中可以看出,不同组Ig结构域的类型和数目有以下特点:

          (1)识别抗原和信号转导组中,Igμ、γ、δ、ε和α重链各含1个V区,3~4个C1区;Igκ、λ轻链各含1个V区和1个C1区;TCRα、β、γ和δ链各含1个V区和1个C1区;CD3γ、δ和ε链只含1个C2区(CD3ξ和η链结构与IGSF无同源性)。

          (2)MHC抗原及相关分子只含1个C1区,Qa/TL或CD1与β2m组成异源二聚体与MHCⅠ类抗原结构相似,MHCⅠ类分子α1、α2结构域,MHCⅡ类分子α1、β1结构域具有多态性,但其结构不属于IGSF。

          (3)免疫球蛋白Fc受体基因均定位于1号染色体,除polyIgR外,其余IgFc受体的Ig结构域为2~3个C2区。

          (4)IL-6Rα链、gp130和G-CSFR的胞膜外结构除N端各含有1个C2样区外,靠近胞膜侧各有一个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结构域,此外,还有2~4个纤粘连素结构域。

          (5)与神经组织细胞粘附有关的粘附分子中绝大多数含有5个或6个C2区。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