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脊柱峡部不连及脊柱滑脱

        互联网

        747

          脊柱的椎弓上、下两侧各有一上关节突和一下关节突。上、下关节突之间有一狭窄的部位,称为峡部。一侧或两侧峡部出现裂隙,称为峡部不连或脊椎崩解。由此引起患椎在下一个椎体上向前移位,称为脊柱滑脱。正常站立时;第五腰椎与骶椎之间向前成角,有向前移的倾向,但受到椎间关节的阻挡,完整的椎弓,椎间盘,周围韧带的制约而保持原位。当峡部不连,椎体向前滑脱。峡部不连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发育缺陷,加之慢性劳损少数是急性损伤骨折所致,86%发生于第五腰椎,约9%发生于第4腰椎,男多于女,成年多于青少年。

        临床表现
          1.单纯脊柱峡部不连早期常无症状,一般在20-30岁后逐渐出现腰痛,多为间歇性钝痛。久站、行走过多,活动过度,弯腰负重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好转,疼痛多位于下腰部,可牵涉到骶尾部、臀部或腹股沟部。 2.部分病人同时有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少数脊柱严重滑脱者,可产生马尾神经受压表现。 3.脊柱无明显滑脱者,局部棘突有压痛,站立弯腰和后伸均觉下腰疼痛。 4.有严重滑脱者,腰椎前凸增加、臀部后翘;行走有摇摆步态,患椎棘突明显后凸,向两侧活动度增大,有神经,马尾受压者,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诊断依据
          1.下腰部疼痛;多为间歇性钝痛。 2.腰部前凸增加,有摇摆步态,患椎棘突向后凸,压痛。 3.X线检查可显示峡部不连的情况。 4.CT扫描显示峡部不连的脊髓受压的情况。 5.核磁共振显示峡部不连和脊髓受压的情况。

        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大部分症状轻微者,可加强腰背肌锻炼,配戴低位腰围适当限制腰部活动。 2.手术疗法:腰痛重、反复发作,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用药原则
          1.早期可采用去痛片等药物治疗及保守疗法。 2.症状重,反复发作,经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采用手术行椎管减压、植骨和骨固定。

        辅助检查
          1.腰骶椎侧位、斜位X线摄片一般来说可瞭解脊柱滑脱程度。对患者来说,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B”为主; 2.部分患者可选择检查框限“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症状、体征改善或部分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