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互联网

        3127

          棒状菌群的 1属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因其成员的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而得名。多形态,排列不规则,常呈栅栏状或 V字状等;染色不均匀,两端有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无芽孢,大多数菌株无动力。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特殊, DNA中的 G C克分子含量为 52 68%。胞壁多糖主要是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与分枝杆菌属、奴卡氏菌属和放线菌属相似,有交叉反应。分类学上认为本属与放线菌属关系尤为密切。可分为 3类:①人类及动物寄人或病原性棒状杆菌;②植物病原性棒状杆菌;③非病原性棒状杆菌。

        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白喉棒状杆菌 又名 KLB,是人类白喉的病原菌。菌体大小( 0.3 0.8)×( 1 8)微米,异染颗粒明显,无动力,适温为 37℃,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但形态不典型,于吕弗勒凝固血清或鸡蛋培养基上迅速生长,且菌形典型,异染颗粒明显。在含有 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上,白喉棒状杆菌菌落呈黑色。根据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菌落的特点和生化反应特性分为重型、轻型和中间型, 3型的产毒株对人类均有致病作用。对热或常用消毒剂敏感,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在儿童玩具和生活用品上留存数日后,仍具有传染性。

          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只有携带β棒状噬菌体的菌株才产生外毒素,病菌通常在咽喉部粘膜上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可引起局部炎症,形成灰白色假膜。外毒素入血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干扰宿主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常损害心肌与外周神经等。病后因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而有坚强免疫力。患者可用白喉抗毒素和青霉素等治疗。

          还有一些生物学特性与白喉杆菌类似的细菌,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常存在于人类或动物的鼻腔、咽喉、外耳道、眼结膜、外阴中以及皮肤的表面。多数对人类不致病,其中一些可能是条件致病菌。还有一些对动物致病。

          致家畜疾病的棒状杆菌均无运动性,大多引起化脓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常与创伤或动物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