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癔症性躯体障碍

        互联网

        1108

          癔症性躯体障碍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等而缺乏相应的机体器质性改变的基础。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认为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在16-35岁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少数病人超过40岁,心理暗示治疗效果好。

        临床表现
          1.感觉脱失; 2.视野障碍,失明; 3.耳聋; 4.失音; 5.肢体瘫痪; 6.痉挛发作,全身发抖。

        诊断依据
          1.有心理社会因素作为诱因; 2.临床表现为感觉脱失、管状视野、失明、失音、耳聋、瘫痪及抽搐等; 3.妨碍社会功能; 4.起病急,过去有类似发作史; 5.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

        治疗原则
          1.远离心理刺激源; 2.解释支持性心理治疗; 3.暗示及催眠治疗。

        用药原则
          1.患者兴奋抽搐,以肌注安定控制。 2.病情控制后可口服镇静催眠药。 3.病情稳定后,须进行充分的心理治疗,以疏泄其情绪。 4.对癔症性躯体障碍的治疗,应在充分心理疏导及建立起治病信念基础上,用10%葡萄糖酸钙进行暗示性治疗。

        辅助检查
          一个癔症诊断的确立,必须建立在充分的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之上。故基本检查(A)是很重要的,是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有力依据;B和C类检查对某些难于鉴别者可以考虑。

        疗效评价
          1.基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消失。 2.好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缓解。 3.未愈: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基本无改变。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