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蕈样肉芽肿

        互联网

        730

          蕈样内芽肿过去被误称为蕈样酶菌病,现已证实是一种原发于皮肤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肿瘤。多发生于青壮年,但亦有10余岁或60余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有三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由斑片或斑块发展成肿瘤,也可直接发生肿瘤,称突发性蕈样肉芽肿,发展较快,预后较差。约10%的病例可发生红皮病,称为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本病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平均为4-10年。

        临床表现
          1.红斑期:形态多种多样,呈淡红色或暗红色鳞屑性红斑。可类似湿疹、银屑病、副银屑病、鱼鳞病、神经性皮炎,或红皮病伴有顽固瘙痒,慢性期可呈皮肤异色病样; 2.斑块期:在红斑基础上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红色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大小不等,有时中央愈合呈现环状或马蹄状,浸润处毛发脱落或形成溃疡; 3.肿瘤期:在浸润性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发生肿块,晚期可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内脏(肝、肺、脾、骨和中枢神经系统)。

        诊断依据
          1.不断发展的皮损,难以用某一种皮肤病概括,并且对治疗无反应,应疑为本病; 2.红斑期表现淡红色鳞屑性红斑; 3.斑块期表现红色或暗红色浸润性斑块; 4.肿瘤期表现红斑或正常皮肤上的肿块; 5.组织病理:真皮内多种细胞呈带状浸润(包括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及嗜中性白细胞,可见异型T细胞)浸润表皮形成Pautrie微脓肿。
          治疗原则
          1.红斑期及早期斑块主要选择局部化疗(氮芥酒精溶液)和光化学疗法; 2.局部化疗和光化学疗法无效时,采用电子束照射治疗加全身化疗; 3.斑块期或肿瘤期,局部放射治疗或电子束照射,或全身用药。

        用药原则
          1.早期和斑块期:首选氮芥,作局部化疗或光化学疗法; 2.局部化疗、光化学治疗电子束照射失败,可加用氨甲喋呤或COP方案全身化疗; 3.13-顺维甲酸、维胺脂和银屑灵可作为各期的辅助治疗; 4.应用氨甲喋呤时可酌加甲山四氢叶酸钙解救或预防前者中毒。

        辅助检查
          1.本病单纯表现为红斑期和斑块期,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肿瘤期伴有淋巴结转移或疑有内脏受累,检查专案应包括检查框限“A”、“B”和“C”。

        疗效评价
          1.治愈:治疗后肿瘤或皮损完全消失,细胞学检查阴性; 2.好转:经放疗或化疗病变明显缩小; 3.未愈:放疗或化疗后病变消退或缩小不明显。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