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粘病毒组 Orthomyxovirus
互联网
因为它是以宿主细胞的粘蛋白作为受体,所以就用“粘液”( myxo)作为它的名称。以前也叫粘液病毒组( Myxovirus)。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流感病毒就是粘病毒。病毒质粒是直径为 80— 120毫微米的球体(偶尔也有纤维形的)。被膜内包有螺旋状的核衣壳(宽 9毫微米、螺距 5毫微米、长 800— 1000毫微米)。核酸是分子量为 2— 5× 106 的单链 RNA,并由数段( subunit)组成,但它不是合成蛋白质的膜板(负链)。具有 RNA聚合酶。流感病毒中有独立的变异红细胞凝集素( H0 、 H1 、 H2 、 H3 )和神经氨(糖)酸苷酶( N1 、 N2 )的膜抗原。韦伯斯特( R. G. Webster)用人、鸡、猪、马等流感病毒的膜抗原进行遗传杂交而获得了稳定的新毒株。他认为这是流感之所以一再流行的原因。分离株的命名是依次记载它的型号、自然宿主、亚型、分离地点、分离编号、分离年代( H抗原型、 N抗原型)。例如 1968年在香港分离到的流行株记载为: A/人( human)/ 3/香港( Hong Kong)/ 1/ 68( H3 N2 )。可以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各种抗体在体内的分布是以最早感染的株系其抗体效价为最高〔达文波特( Davenpo- rt)现象,是由达文波特等人于 1953年发现〕。由此可证明最早受到感染的流感株系,它的抗原刺激后的免疫记忆是最强的。弗朗西斯( T. Francis)等也由此而于 1955年提出了抗原起因学说( original anti- genic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