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互联网

        1128
        在所有海洋生态系中,珊瑚礁区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海里的热带雨林。据估计,珊瑚礁生物种类高达百万种,但至今只发现十万种不到。因为有各式各样体色鲜艳的鱼、虾、蟹及其它无脊椎动物,所以珊瑚礁区也是最具生态旅游及遗传资源开发潜力的海洋生态系。陆上动物具有不同的食性,珊瑚礁区食物链中也一样有生产者、消费者。但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草食性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丰富的是珊瑚礁草食性鱼类。

        「草食性」是遵循陆上动物食性的分类方式,指这些鱼类的营养是来自植物,但因为属于高等植物的海草在台湾的数量少,实际上草食性珊瑚礁鱼类并非只吃海草,主要还是以珊瑚礁上数量庞大、种类众多的多细胞藻类为食物,包括绿藻、红藻、褐藻、蓝绿藻等。所以,精确地说,珊瑚礁中这群素食主义的鱼类应称为「藻」食性鱼类,但本文仍然以一般人所熟悉的名词称此群鱼为「草食性」珊瑚礁鱼类。

        根据化石纪录,真硬骨鱼类最早出现于约一亿两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而且主要是肉食性鱼类,以捕食其它海中动物维生。约在六万五千年前,随着现代珊瑚礁的出现,现代珊瑚礁鱼类才开始现身,其中有一群肉食性鱼类开始改以珊瑚礁区产量最多的藻类为食物。到底草食性鱼类什么时候才出现在珊瑚礁的生态系中,至今仍然无法确定。

        目前可以认定的珊瑚礁草食性鱼种只占全体鱼类的百分之十五,种类虽不多,但在个体数量上却相当可观。主要有鹦哥鱼、粗皮鲷、雀鲷、鱼尉、兰勃舵鱼、臭都鱼等几科鱼为主,其中鹦哥鱼和粗皮鲷是最优势的草食性珊瑚礁鱼类。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