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限制性内切酶质量控制

        互联网

        1736

         

        单位定义

        限制性内切酶的一个活性单位是指,在50μl 的反应体系里,采用随酶提供的 NEBuffer,用1个小时的时间,彻底消化1μg底物DNA所需要的酶量。 酶切反应应在带盖的Eppendorf 管中进行,选用技术数据卡上所标明的适宜温度。在确定酶活性之前,浓缩的酶应该用推荐的贮存液稀释成大约1,000 单位/ml。

        质量控制

        所有质量控制鉴定结果都公布在随酶提供的技术数据卡上。

        非特异性内切酶鉴定

        为鉴定非特异性内切酶污染,限制性内切酶与缺少该酶识别序列的超螺旋DNA底物温育。对于RF I型DNA(超螺旋形式),一个单一的非特异性缺口就会将它转变成RF II型DNA(带缺口环状)。小份的限制性内切酶与1μgDNA在50μl反应体系中,采用推荐的NEBuffer,在推荐的温度下温育4小时。两种形式的DNA在琼脂糖凝胶上很容易区分,可以计算出从RF I 到 RF II的转化率。

        核酸酶污染的过夜鉴定

        所有的限制性内切酶与1μg 底物DNA在50μl反应体系中,采用推荐的NEBuffer温育过夜。比较酶切1小时的特征带型和过夜酶切的带型。如果两种情况下带型均明显、没有改变,则说明测试的酶中不存在非特异性的DNA酶。我们报道了可以温育过夜的最大酶单位数。

        核酸外切酶污染鉴定

        所有的限制性内切酶与1μg 单双链混合的、3H标记的E.coli DNA (200,000 cpm/μg)在50μl反应体系中,采用随酶提供的NEBuffer,在推荐的温度下温育4小时。通过可溶解的TCA着色,可以计算出反应体系中被标记的DAN的百分比,进而可以显示出核酸外切酶的污染。该种方法可检测出的底线是0.05%。

        DNA片段的连接

        DNA片段通过用每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过量消化底物DNA而获得。这些片段随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 5′ 末端浓度为0.1-1.0 μM)。连接的片段然后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重切。仅当3′ 和 5′末端都保留完整,连接反应才会发生;而且只有那些识别位点完全恢复的分子才能被重切。切割后正常的带型说明3′ 和 5′末端都是完整的,而且准备的酶样品中检测不到核酸外切酶和磷酸酶。采用PstI的一个例子显示如下:
        限制性内切酶质量控制

        蓝白斑筛选鉴定

        用于克隆的酶还须通过额外的质量鉴定��蓝白斑筛选鉴定,以确定经酶过量消化后DNA末端的完整性。该种鉴定方法为:用酶10倍过量消化适当的载体上lacZ基因中单一的酶切位点,连接,转化,并涂XGal/IPTG/Amp平板。成功地切割、连接和表达b-galactosidase可以说明克隆后基因是完整的,一个完整的基因产生蓝斑,一个不完整的基因(例如,降解的DNA末端)产生白斑。在进行蓝白斑鉴定中,所有的限制性内切酶产生的白斑数量不应超过3%。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