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种常用培养基配方之一
互联网
- 相关专题
-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细胞培养专题
1、 糖发酵 管
成分:
牛肉膏 5g
蛋白 胨 10g
氯化钠 3g
磷酸氢二钠(Na2HPO4%26bull;12H2O) 2g
0.2%滇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
1、葡萄糖发酵管按上述成分配好后,按0.5%加入葡萄糖,分装于有一个倒置小管的小试管内,121℃高压灭菌15min。
2、其他各种糖发酵管可按上述成分配好后,分装每瓶100ml,121℃高压灭菌15min。另将各种糖类分别配好10%溶液,同时高压灭菌。将5ml糖溶液加入于100ml培养基 内,以无菌操作分装小试管。
注:蔗糖不纯,加热后会自行水解者,应采用过滤法除菌。
试验方法: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小量培养物接种,于36℃%26plusmn;1℃培养,一般观察2~3d。迟缓反应需观察14~30d。
2、ONPG培养基
成分:
邻硝基酚%26beta;-D-半乳糖昔(O-Nitrophenyl-%26beta;-D-galactopyranoside,ONPG) 60mg
0.01mol/L磷酸钠缓冲液(pH7.5) 10ml
1%蛋白胨水(PH7.5) 30ml
制法:将ONPG溶于缓冲液内,加入蛋白胨水,以过滤法除菌,分装于10mm%26times;75mm试管,每管0.5ml,用橡皮塞塞紧。
试验方法:自琼脂斜面上挑取培养物1满环接种,于36%26plusmn;1℃培养1~3h和24h观察结果。如果%26beta;-半乳糖苷酶产生,则于1~3h变黄色,如无此酶则24h不变色。
3、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
成分:
氯化钠 5g
硫酸镁(MgSO4%26bull;7H2O) 0.2g
磷酸二氢铵 1g
磷酸氢二钾 1g
柠檬酸钠 5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40ml
pH6.8
制法:先将盐类溶解于水内,校正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然后加入指示剂,混合均匀后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放成斜面。
试验方法:挑取少量琼脂培养物接种,于36%26plusmn;1℃培养4d,每天观察结果。阳性者斜面上有菌落生长,培养基从绿色转为蓝色。
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
成分:
磷酸氢二钾 5g
多胨 7g
葡萄糖 5g
蒸馏水 1000ml
pH7.0
制法:溶化后校正pH,分装试管,每管1ml,121℃高压灭菌15min。
甲基红(MR)试验:自琼脂斜面挑取少量培养物接种本培养基中,于36%26plusmn;1℃培养2~5d,哈夫尼亚菌则应在22~25℃培养。滴加甲基红试剂一滴,立即观察结果。鲜红色为阳性,黄色为阴性。甲基红试剂配法:10mg甲基红溶于30ml95%乙醇中,然后加入20ml蒸馏水。
V-P试验:用琼脂培养物接种本培养基中,于36%26plusmn;1℃培养2~4d。哈夫尼亚菌则应在22~25℃培养,加入6%%26alpha;-萘酚-乙醇溶液0.5ml和40%氢氧化钾溶液0.2ml,充分振摇试管,观察结果。阳性反应立刻或于数分钟内出现红色,如为阴性,应放在36%26plusmn;1℃下培养4h再进行观察。
5、克氏柠檬酸盐培养基
成分:
柠檬酸钠 3g
葡萄糖 0.2g
酵母浸膏 0.5g
单盐酸半胱氨酸 0.1g
磷酸二氢钾 1g
氯化钠 5g
0.2%酚红溶液 6ml
琼脂 15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加热溶解,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放成斜面。
试验方法:用琼脂培养物接种整个斜面,在36%26plusmn;1℃培养7d,每天观察结果。阳性者培养基变为红色。
6、丙二酸钠培养基
成分:
酵母浸膏 1g
硫酸铵 2g
磷酸氢二钾 0.6g
磷酸二氢钾 0.4g
氯化钠 2g
丙二酸钠 3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0ml
pH6.8
制法:先将酵母浸膏和盐类溶解于水,校正pH后再加入指示剂,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试验方法:用新鲜的琼脂培养物接种,于36%26plusmn;1℃培养48h,观察结果。阳性者由绿色变为蓝色。
7、葡葡糖铵培养基
成分:
氯化钠 5g
硫酸镁(MgSO4%26bull;7H2O) 0.2g
磷酸二氢铵 1g
磷酸氢二钾 1g
葡萄糖 2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40ml
pH6.8
制法:先将盐类和糖溶解于水内,校正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然后加入指示剂,混合均匀后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放成斜面。
试验方法:用接种针轻轻触及培养物的表面,在盐水管内做成极稀的悬液,肉眼观察不见混浊,以每一接种环内含菌数在20~100之间为宜。将接种环灭菌后挑取菌液接种,同时再以同法接种普通斜面一支作为对照。于36%26plusmn;1℃培养24h。阳性者葡萄糖铵斜面上有正常大小的菌落生长;阴性者不生长,但在对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如在葡萄糖铵斜面生长极微小的菌落可视为阴性结果。
注:容器使用前应用清洁液浸泡。再用清水、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新棉花做成棉塞,干热灭菌后使用。如果操作时不注意,有杂质污染时,易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7、葡葡糖铵培养基
成分:
氯化钠 5g
硫酸镁(MgSO4%26bull;7H2O) 0.2g
磷酸二氢铵 1g
磷酸氢二钾 1g
葡萄糖 2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40ml
pH6.8
制法:先将盐类和糖溶解于水内,校正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然后加入指示剂,混合均匀后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放成斜面。
试验方法:用接种针轻轻触及培养物的表面,在盐水管内做成极稀的悬液,肉眼观察不见混浊,以每一接种环内含菌数在20~100之间为宜。将接种环灭菌后挑取菌液接种,同时再以同法接种普通斜面一支作为对照。于36%26plusmn;1℃培养24h。阳性者葡萄糖铵斜面上有正常大小的菌落生长;阴性者不生长,但在对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如在葡萄糖铵斜面生长极微小的菌落可视为阴性结果。
注:容器使用前应用清洁液浸泡。再用清水、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新棉花做成棉塞,干热灭菌后使用。如果操作时不注意,有杂质污染时,易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8、Hugh-Leifson培养基(O/F试验用)
成分:
蛋白胨 2g
氯化钠 5g
磷酸氢二钾 0.3g
琼脂 4g
葡萄糖 10g
0.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12ml
蒸馏水 1000ml
pH7.2
制法:将蛋白胨和盐类加水溶解后,校正pH至7.2。加入葡萄糖、琼脂煮沸,溶化琼脂,然后加入指示剂。混匀后,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直立凝固备用。
试验方法:从斜面上挑取小量培养物作穿刺接种,同时接种两支培养基,其中一支于接种后滴加溶化的1%琼脂液于表面,高度约1cm,于36%26plusmn;1℃培养。
9、马尿酸钠培养基
成分:
马尿酸钠 1g
肉浸液 100ml
制法:将马尿酸钠溶解于肉浸液内,分装于小试管内,并于管壁画一横线。以标志管内液面高度,高压灭菌121℃20min。
试剂:三氯化铁(FeCl3%26bull;6H2O)12g,溶于2%盐酸溶液100ml中即成。
试验方法:用纯培养物接种,于42℃培养48h,观察培养液是否到达试管壁上记号处,如不足时,用蒸馏水补足至原量。经离心沉淀,吸取上清液0.8ml,加入三氯化铁试剂0.2ml,立即混合均匀,经10~15min,观察结果。
结果:出现恒久之沉淀物为阳性。
10、营养明胶
成分:
蛋白胨 5g
牛肉膏 3g
明胶 120g
蒸馏水 1000ml
pH6.8~7.0
制法:加热溶解,校正至pH7.4~7.6,分装小管,121℃高压灭菌10min,取出后迅速冷却,使其凝固。复查最终pH应为6.8~7.0。
试验方法:用琼脂培养物穿刺接种,放在22~25℃培养,每天观察结果,记录液化时间。或放在36士1℃培养,每天取出,放冰箱内30min后再观察结果。
11、苯丙氨酸培养基
成分:
酵母浸膏 3g
DI-苯丙氨酸(或L-苯丙氨酸1g) 2g
磷酸氢二钠 1g
氯化钠 5g
琼脂 12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加热溶解后分装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使成斜面。
试验方法:自琼脂斜面上挑取大量培养物,移种于苯丙氨酸琼脂,在36%26plusmn;1℃培养4h或18~24h.滴加10%三氯化铁溶液2~3滴,自斜面培养物上流下,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者呈深绿色。
12、氨基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5g
酵母浸膏 3g
葡萄糖 1g
蒸馏水 1000ml
1.6%滇甲酚紫-乙醇溶液 1ml
L-氨基酸或DL-氨基酸 0.5或1g/100ml
pH6.8
制法:除氨基酸以外的成分加热溶解后,分装每瓶100ml,分别加入各种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鸟氨酸、L-氨基酸按0.5%加入,DL-氨基酸按1%加入,再行校正pH至6.8,对照培养基不加氨基酸,分装于灭菌的小试管内,每管0.5ml,上面滴加一层液体石蜡,115℃高压灭菌10min。
试验方法:从琼脂斜面上挑取培养物接种,于36%26plusmn;1℃培养18~24h,观察结果.氨基酸脱羧酶阳性者由于产碱,培养基应呈紫色。阴性者无碱性产物,但因葡萄糖产酸而使培养基变为黄色,对照管应为黄色.。
13、蛋白胨水(靛基质试验用)
成分:
蛋白胨(或胰蛋白胨) 20g
氯化钠 5g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按上述成分配制,分装小试管,121℃高压灭菌15min。
靛基质试剂
柯凡克试剂:将5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于75ml戊醇中,然后缓慢加入浓盐酸25ml。
欧-波试剂:将1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溶解于95ml95%乙醇内,然后缓慢加入浓盐酸20ml。
试验方法:挑取小量培养物接种,在36%26plusmn;1℃培养1~2d,必要时可培养4~5d,加入柯凡克试剂约0.5ml,轻摇试管,阳性者于试剂层成深红色;或加入欧-波试剂约0.5ml,沿管壁流下,覆盖于培养液表面,阳性者于液面接触处呈玫瑰红色。
注:蛋白胨中应含有丰富的色氨酸.每批蛋白胨买来后,应先用已知菌种鉴定后方可使用。
14、硫酸亚铁琼脂(硫化氢试验用)
成分:
牛肉膏 3g
酵母浸膏 3g
蛋白胨 10g
硫酸亚铁 0.2g
硫代硫酸钠 0.3g
氯化钠 5g
琼脂 12g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加热溶解,校正pH,分装试管,115℃高压灭菌15min,取出直立候其凝固。
试验方法:挑取琼脂培养物,沿管壁穿刺,于36%26plusmn;1℃培养1~2d,观察结果.产硫化氢者使培养基变为黑色。
注:肠杆菌科细菌测定硫化氢的产生,应采用三糖铁琼脂或本培养基。
15、尿素琼脂
成分:
蛋白胨 1g
氯化钠 5g
葡萄糖 1g
磷酸二氢钾 2g
0.4%酚红溶液 3ml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20%尿素溶液 100ml
pH7.2%26plusmn;0.1
制法:将除尿素和琼脂以外的成分配好,并校正pH,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并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15min,冷至50~55℃,加入经除菌过滤的尿素溶液,尿素的最终浓度为2%,最终pH应为7.2%26plusmn;0.1,分装于灭菌试管内,放成斜面备用。
试验方法:挑取琼脂培养物接种,在36%26plusmn;1℃培养24h,观察结果,尿素酶阳性者由于产碱而使培养基变为红色。
16、氰化钾(KCN)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磷酸二氢钾 0.225g
磷酸氢二钠 5.64g
蒸馏水 1000ml
0.5%氰化钾溶液 20ml
pH7.6
制法:将除氰化钾以外的成分配好后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15min,放在冰箱内使其充分冷却,每100ml培养基加入0.5%氰化钾溶液2.0ml(最后浓度为1:10000),分装于12mm%26times;100mm灭菌试管,每管约4ml,立刻用灭菌橡皮塞塞紧,放在4℃冰箱内,至少可保存两个月,同时,将不加氰化钾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分装试管备用。
17、氧化酶试验
试剂: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少量新鲜配制,干冰箱内避光保存.
1%%26alpha;-萘酚-乙醇溶液。
试验方法:取白色洁净滤纸沾取菌落,加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一滴,阳性者呈现粉红色,并逐渐加深;再加%26alpha;-萘酚溶液一滴,阳性者于半分钟内呈现鲜蓝色,阴性于两分钟内不变色。以毛细吸管吸取试剂,直接滴加于菌落上,其显色反应与以上相同。
18、 硝酸盐培养基
成分:
硝酸钾 0.2g
蛋白 5g
蒸馏水 1000ml
pH7.4
制法:溶解,校正pH,分装试管,每管约5ml,121℃高压灭菌15min。
硝酸盐还原试剂:
甲液:将对氨基苯磺酸0.8g溶解于2.5mol/L乙酸溶液100ml中。
乙液:将甲萘胺0.5g溶解于2.5mol/L乙酸溶液100ml中。
试验方法:接种后在36%26plusmn;1℃培养1~4d,加入甲液和乙液各一滴,观察结果: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时于立刻或数分钟内显红色。
注:本试验阴性的原因有三:细菌不能还原硝酸盐;亚硝酸盐继续分解,生成氨和氮;培养基不适于细菌的生长。如欲检查培养基中硝酸盐是否未被分解,可再加入锌粉少许,可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呈现红色。
19、 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
试剂: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溶液.
1%%26alpha;-萘酚-乙醇溶液。
试验方法:取37℃(或低于37℃)培养20h的斜面培养物一支,将两种试剂各2~3滴,从斜面上端滴下,并将斜面略加倾斜,使试剂混合液流经斜面上的培养物,如系平板培养物,则可用试剂混合液滴在菌落上。
结果:于2min内呈现蓝色者为阳性。阳性培养物大多数于半分钟内出现强阳性反应,2min以后出现微弱或可疑反应均作为阴性结果。
20、过氧化氢酶试验
试剂:
3%过氧化氢溶液:临用时配制。
试验方法:挑取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一接种环,置于洁净试管内,滴加3%过氧化氢溶液2ml,观察结果。
结果:于半分钟内发生气泡者为阳性,不发生气泡者为阴性。
21 过氧化物酶试验
试剂:2%儿茶酚溶液。
3%过氧化氢溶液。
试验方法:挑取固体培养基上菌落一接种环,置于洁净试管内,滴加2%儿茶酚溶液1mL及3%过氧化氢溶液1mL。静置于室温(20℃)中30~60min,观察结果。
结果:阳性反应,细菌变为黑褐色;阴性反应,细菌不变色。
注: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可受氰化钾的抑制。
22 磷酸盐缓冲液
储存液
磷酸二氢钾 34g
1mol/L氢氧化钠溶液 175mL
蒸馏水 825mL
pH7.2
制法:先将磷酸盐溶解于500mL蒸馏水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校正pH后,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稀释液:取储存液1。2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分装每瓶100mL或每管10mL,121℃高压灭菌15min。
23明胶磷酸盐缓冲液
成分:
明胶 2g
磷酸氢二钠 4g
蒸馏水 1000mL
pH6。2
制法:加热溶解,校正pH,121℃高压灭菌15min。
24 乳酸-苯酚溶液
成分:
苯酚 10g
乳酸(比重1.21) 10g
甘油 20g
蒸馏水 10mL
制法:将苯酚在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乳酸及甘油。
用途:检验真菌形态时用。
25 肉浸液肉汤
成分:
绞碎牛肉 500g
氯化钠 5g
蛋白胨 10g
磷酸氢二钾 2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绞碎之去筋膜无油脂牛肉500g加蒸馏水1000mL,混合后放冰箱过夜,除去液面之浮油,隔水煮沸半小时,使肉渣完全凝结成块,用绒布过滤,并挤压收集全部滤液,加水补足原量。加入蛋白胨,氯化钠和磷酸盐,溶解后校正pH7.4~7.6煮沸并过滤,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30min。
26肉浸液琼脂
成分:
肉浸液肉汤(PH7.4) 1000mL
琼脂 17~20g
制法:加热溶化琼脂,分装烧瓶或试管,121℃高压灭菌30min。根据需要,倾注平板或放成斜面。
27牛肉(或牛心)消化汤
成分:
绞碎牛肉(或牛心) 1000g
15%氢氧化钠溶液 27mL
胰蛋白酶 40mL
三氯甲烷 1mL
氯化钠 10g
蒸馏水 2000mL
制法:
1 称取碎牛肉,加蒸馏水,隔水加热到80℃,维持15min。
2 加氢氧化钠溶液,对pH试纸呈弱碱性,冷至40℃。
3 加胰蛋白酶,氯仿,在36±1℃放置4~5h,每小时摇动一二次。
4 4h后,吸取上层液5mL于试管中,加5%硫酸铜溶液0.1mL,4%氢氧化钠溶液5mL,混合之。若呈红色,则不须再消化,可由温箱取出。
5 加入15%乙酸溶液45mL,对pH试纸呈酸性。
6 煮沸15min,使胰蛋白酶破坏,冷后,放冰箱内一夜。
7 次日吸取上层清液,加氯化钠10g,并加水补足原量,煮沸。
8 校正pH7.4~7.6(加15%氢氧化钠溶液约10mL),加热,用滤纸过滤,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20min。
注:①此培养基可作为琼脂培养基的基础,不需加蛋白胨。
②胰蛋白酶之配制:称取去脂绞碎的猪胰500g,加入乙醇500mL,蒸馏水1500mL,混合之,装人玻塞瓶内。每日摇匀三次。3d后,用绒布过滤挤出其汁,加盐酸至0.05%,放冰箱内保存备用。
28血消化汤
成分:
绞碎猪胃 100g
绞碎猪血块 100g
蒸馏水 1000mL
浓盐酸 10mL
制法:
1 洗涤猪胃,除去油脂,保留胃粘膜,用绞肉机绞碎。
2 用绞肉机将猪血块绞碎。
3 将蒸馏水加热至55℃,加入猪胃,猪血块和盐酸,置55℃水浴中24h,时常加以摇动。
4 从水浴内取出,加入1moL/L碳酸钠溶液5mL,煮沸10min,置于冰箱内一夜。
5 吸取上层清液,加磷酸氢二钾1g,加热至75℃,加入1mol/L碳酸钠溶液45mL,煮沸,校正pH7.2~7.4。
6 用滤纸过滤,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20min。
29豆粉琼脂
成分:
牛心消化汤(PH7.4~7.6) 1000mL
琼脂 20g
黄豆粉浸液 50mL
制法:将琼脂加在牛心消化汤内,加热溶解,过滤。加入豌豆粉浸液,分装每瓶100mL,121℃高压灭菌15min。
豌豆粉浸液制法:取豌豆粉5g,氯化钠10g,加入蒸馏水100mL。置100℃水浴内加热1h,放于冰箱中过夜。吸取上清液即为豌豆浸液。
30血琼脂
成分:
pH7.4~7.6豆粉琼脂 100mL
脱纤维羊血(或兔血) 5~10mL
制法:加热溶化琼脂,冷至50℃,以灭菌手续加入脱纤维羊血,摇匀,倾注平板。亦可分装灭菌试管,置成斜面。亦可用其他营养丰富的基础培养基配制血琼脂。